來源:瀟湘晨報
近日,多地調整核酸檢測實施方案,北京、廣州、太原等地宣佈長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網課學生等無社會面活動人員可以不參加每日核酸檢測。
朝陽區副區長孟銳在11月29日舉行的北京疫情防控發佈會上介紹,有針對性地免檢是是降低疫情防控對人民群眾生活影響、落實中央精準防控的要求,不僅可以減少傳播風險,也能有效節約資源。
除了多地核酸檢測政策調整,實施“精準免檢”,南都記者還注意到,近日北京部分社區出現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婦感染後居家隔離的情況。相關社區工作人員對此回覆稱,這是考慮到部分陽性人員的身體狀況不宜轉運,其他陽性人員按常規轉運到方艙。有工作人員表示,特殊人群能否居家隔離主要依靠街道相關疾控部門研判、作出決策,社區配合執行相關決策。
北京、廣州多地調整核酸檢測人群範圍
精準免檢,減少檢測點傳播風險
近日,國內多地根據疫情情況進行了核酸檢測政策調整。
11月28日起,廣州市多區發佈通知,轄區內網課師生按需檢測核酸。即長期居家老人、每日網課學生、居家辦公者等無社會面活動人員,如果沒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參加全員核酸篩查,減少人群聚集感染風險,節約全市核酸資源。
11月29日,北京市朝陽區宣佈有針對性地對部分群體實行免檢,推行“願檢盡檢”,長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網課學生、嬰幼兒等無社會面活動的人員,如果沒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參加每日核酸檢測。11月30日,北京大興區、順義區也發佈相同舉措。
11月30日,山西太原市教育局明確,上網課學生可以不參加每日核酸檢測,線上教學期間,學校不再要求學生提供每日核酸證明,學生核檢納入常態化核酸檢測。
調整核酸檢測人群範圍尤其是上網課學生會有哪些影響?南都記者從幾名在北京、廣州上網課學生的家長處得知,在相關核酸檢測人群範圍調整前,他們就收到來自學校的通知,在家上網課學生可以不用參加每日核酸。而在收到通知之前,上網課學生需每日做核酸並上傳結果,有的學校要求上傳同住人的核酸檢測結果。
除了上述城市針對網課學生等無社會面活動人員實行核酸免檢,國內還有一些城市則調整了核酸檢測的範圍。
11月26日,重慶宣佈渝中區等區開展三輪全員核酸篩查,同時在疫情發佈會上明確,“無疫小區”“無疫社區”不參加近期三輪全員核酸檢測。近5天都沒有陽性的街鎮、有陽性的街鎮中近5天沒有陽性的社區和小區,不用參與此次全員核酸檢測。11月28日,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佈通告稱,29日在主城8區開展重點人員核酸檢測篩查工作,5天內無病例小區居民不參加檢測。
目前施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明確,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區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後,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新華社11月29日的署名文章《“精準免檢”也是精準防控》將廣州重慶等地出台的上述措施稱作“精準免檢”,認為該措施可以減少傳播風險,節約資源。文章認為,對一些長期居家、行動不便的老人與在家上網課的學生來說,過高頻次參加核酸檢測既會造成不便,也沒必要,更會浪費核酸檢測資源。
在11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症率、死亡率等情況,包括密切關注國際上一些疫情形勢的變化,對於防控的措施,我們一直在研究,不斷在調整,最大程度保護人民利益,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有社區允許老人孕婦等特殊人群感染後居家隔離
考慮是否轉運,患者的身體情況是第一衡量標準
南都記者從北京朝陽多個社區瞭解到,目前存在確診病例居家隔離的情況,居家者多為不適宜轉運的高齡老人、孕婦或嬰幼兒。
北京朝陽區某社區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轄區內某小區的兩個樓棟各有1例確診病例,其中1名是高齡老人、1名是孕婦,都在家隔離。同時,對確診病例所在的樓棟單元採取十字花涉及樓層、住戶進行封控管理,至少隔離“5+3”天,期間所有封控住戶每天需要自測抗原。同一單元其他樓層的住戶暫時可以正常出入,按照北京市最新的核酸檢測實施方案進行按需檢測,不需要每日進行核酸檢測。

同樣實施特殊人群感染後居家隔離的,還有北京某區的另一社區。該社區工作人員餘樂(化名)告訴南都記者,在考慮是否轉運確診病例時,患者的身體情況是第一衡量標準,看下是否屬於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
餘樂說:“我們社區有一名懷胎8個月的孕婦,考慮到她的情況不適合轉運,我們向上級部門彙報這個情況,最後同意居家隔離了,大部分居民對於這一情況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在社區一線“奮戰”的餘樂表示,社區里的多數人表示如果感染更希望在家隔離。
南都記者從另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瞭解到,除了有特殊人群例如孕婦、老人等感染後可以居家隔離外,其他確診病例都需要轉運至方艙。有社區工作者表示,確診病例能否居家隔離,需要所在街道相關疾控部門對病例的居住環境等條件進行研判後做出決策,社區則是配合併執行相關部門的決策。
南都記者注意到,除上述社區外,北京個別社區出現陽性確診後,受轉運影響,對少量陽性人員居家隔離暫時居家隔離,並對十字花涉及樓層、住戶進行封控管理。十字花區域內的住戶在確診病例轉陰後,實行“5+3”天隔離。對此,有居民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有居民擔心陽性患者居家隔離可能造成樓棟其他居民感染風險增加。
陽性人員是否可以經鄰居同意居家隔離?
專家:需評估居家環境
南都記者注意到,此前,朝陽慧穀陽光小區一位患有哮喘的2歲幼兒核酸檢測陽性,其父母已穿好防護服、打包好行李,準備陪孩子去方艙,鄰居們擔心孩子在方艙醫院不能得到好的照顧,勸他們居家隔離,並與街道溝通,在承諾書上籤字同意“該陽性業主在家隔離”。
這一幕通過視頻廣泛傳播後,鄰居的行為收穫許多讚許,也引發一些人討論“陽性人員是否可以在鄰居同意的情況下居家隔離”的問題。
對於陽性是否可以居家隔離的問題,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如果能夠做到精準,“一家一策”、“一人一策”是最好的,但需要通過專業人員評估社區環境、家庭通風下水條件等,確保周圍是安全的。
李侗曾認為,現實是沒有可靠的評估方法,很多社區也做不到這一點,採取集中隔離的策略是考慮到現實情況。將來怎麼調整,要做好預案。
在11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針對高齡老人、治療期的腫瘤患者等基礎病患者,要堅持基礎性疾病和新冠肺炎一同治療的原則,必須要科學分類收治好這樣的感染者。(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