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成風投“新寵”:“旋風式”投資狂潮開啟

2022年12月12日08:42

  12月12日消息,據報導,隨著人們圍繞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討論和炒作不斷增加,風險投資人們正在忙著投資這些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以填補失敗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企業留下的空白。

  最近一段時間來,能夠在短短幾秒鍾內編寫腳本和創造藝術的複雜計算機程式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這類人工智能工具讓大量投資者對其發生了興趣,這些項目獲得的投資金額也在飆升,在近年來估值暴跌和裁員主導的創業環境中創造了一個罕見的亮點。

  OpenAI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公司,微軟是其最大的資助者,上週該公司向公眾發佈了其GPT-3.5軟件的最新版本,它可以通過文本與用戶交談,並不斷回答後續的問題,甚至可以承認錯誤並拒絕不適當的請求。

  在短短五天內,ChatGPT的用戶數突破了100萬人,並得到了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讚揚,他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但是在2018年離開了董事會。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ChatGPT好的可怕,我們離危險且強大的人工智能不遠了。”

  開發類似的強大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了無數投資者和創業者的新的創業想法。IQ Capital的管理合夥人艾德·斯塔西(Ed Stacey)就說道:“任何組織都可以拿起這些東西,並開始訓練它們,和它們一起進化,看看它們能產生什麼。站在一邊觀看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隨著矽谷投資者的社交媒體賬號上充斥著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和文字的例子,在最近的加密貨幣崩潰中,人們對所謂的“Web3”(一種建立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虛擬世界的願景)的興趣減弱,並且將更多的興趣轉向人工智能。

  Supernormal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科林·特雷澤勒(Colin Treseler)表示:“這裏有一個巨大的炒作週期,關於Web3的炒作結束了,這些人需要一個新的去處。”Supernormal公司使用人工智能來總結線上會議。

  PitchBook發佈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風險資本對創造性人工智能的投資增加了425%,並在今年達到了21億美元,而這一切是在更廣泛的技術市場投資總額下降的背景下完成的。

  一位人工智能創業者表示,在只與三位投資人討論了潛在的融資問題後,他被其他20多位投資人的投資提議所淹沒,並在世界各地進行了一週的旋風式會議後獲得了投資。

  今年10月中旬的兩筆交易標誌著最新的融資狂潮的開始,Coatue Management和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都完成了投資。

  自稱為營銷人員“人工智能文案”的Jasper以15億美元的估值籌集了1.25億美元,而圖像生成工具Stable Diffusion背後的公司之一、總部位於倫敦的Stability AI籌集了1.01億美元的融資,此舉使成為了一家“獨角獸”初創企業,即估值達到10億美元。本週,另一家人工智能開發商Runway籌集了500萬美元。

  四年前,當克里斯托瓦爾·巴倫蘇埃拉(Cristóbal Valenzuela)與其他人合作創辦Runway時,投資者告訴他,“創造性人工智能不是一個好的項目”。他說道:“那時候,每個人都認為我們有點瘋狂。”他補充說道,而現在,投資者卻又改口說這項技術可能“像20年前的移動通信一樣具有變革性”。

  巴倫蘇埃拉表示:“最近發生的一個變化是,模型的質量已經變得非常好。創造性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未來的理念了,它已經真正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了。”

  無論是ChatGPT和OpenAI的藝術程式DALL-E,還是競爭對手的圖形工具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都是使用大型語言和圖像模型的例子,有時它也被稱為創造性人工智能或基礎模型,它們可以根據從前的單詞序列或圖像生成內容。

  9月,紅杉資本合夥人使用GPT-3軟件共同撰寫了一篇投資論文,稱人工智能將能夠在未來兩年內產生比人類平均水平更好的寫作終稿,以商業規模生成代碼,並在圖像和遊戲中打草稿。

  紅杉資本在其分析總結道:“創造性人工智能正在順利地變得不僅更快、更便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比人類創造的東西更好。”該機構在5月對Hugging Face完成了C輪投資,該公司擁有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初創公司Bloom,後者的估值為20億美元。

  PitchBook的研究顯示,今年人工智能增強內容解決方案的全球市場將達到23億美元,並預計到2025年將整體增長17%。但是該集團補充說,“這項技術在短期內可能不會產生高收入,因為專業人員抵製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而且該技術仍然不夠成熟”。

  由於運行程式和存儲人工智能程式學習所用的大量數據的成本很高,大型語言模型以前一直是微軟、Google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的專利。

  然而如今OpenAI已經通過應用程式接口提供了其技術,可以讓任何公司接入其功能。OpenAI成立於2015年,它最初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原則是讓每個人都能獲得人工智能,並安全地開發相關技術,這是科技界一些最激進的思想家的想法,包括馬斯克和彼得·蒂爾(Peter Thiel)。

  2019年,OpenAI成為一家營利性企業,不久之後,它就獲得了來自微軟的10億美元交易,包括使用其Azure雲計算平台來進行實驗。根據這筆交易,微軟獲得了將OpenAI研究的早期成果商業化的第一手資料。

  在微軟對關注OpenAI之前,其競爭對手Google已經大量投資於搜索和語音技術,並在2014年以4億英鎊收購總部位於倫敦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微軟與OpenAI的交易,推動其奪回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的一部分。

  IQ Capital斯塔西表示:“大型企業擁有的重要歷史性優勢之一是,就是他們可以獲得大型的、典型的專有數據集。他們已經能夠使用這些數據集來訓練規模越來越大的模型。”

  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平均而言,運行ChatGPT的成本估計為每次聊天幾美分。在Twitter上被問及該工具是否會永遠免費時,他回答說:“我們將不得不在某個時候以某種方式讓其實現貨幣化,此類工具的計算成本是非常高的,會讓人瞠目結舌。”

  最近幾天的事實證明,ChatGPT非常受歡迎,以至於該平台限制了可使用它的人的數量。報導稱,該公司正在向投資者籌集更多資金。上週,阿爾特曼在Twitter上表示,該公司正在尋求招聘更多員工。

  總部位於英國的深度技術風險投資公司Bloc Ventures將其投資重點放在了能夠實現高水平雲計算水平的技術上,以減少創造性人工智能的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

  Bloc Ventures高管大衛·萊福特利(David Leftley)表示:“我們處在一個公司追逐淨零碳排放的世界中,而擁有可以通過人工智能進行對話的聊天機器人是一個奢侈的行為,它們正在數據中心裡把地球燒出一個洞。”

  總部位於紐約的Runway公司正在採取一種更加雄心勃勃和成本更高的經營方法,該公司既做主要的人工智能研究以建立模型,又將其變成一套圖像生成和協作工具,這項技術已經被包括Publicis、Google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內的公司使用。

  巴倫蘇埃拉表示:“有很多公司在現有的應用程式接口基礎上進行開發,然而我們的長期目標是,你需要擁有自己的堆棧,你需要擁有自己的技術,以使你在需要時能夠更迅速、更容易地進行改變。”

  他堅持認為,像Runway這樣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可以避開大科技公司的鋒芒。他說道:“這個領域的發展速度極快。學習的速度真的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如何適應,如何改變。”

  通過向公眾提供ChatGPT,OpenAI能夠收集更多的數據來訓練其大型語言模型並消除錯誤。

  該技術以及類似的人工智能工具也有一個重要的局限性,即所謂的“幻覺”,也就是程式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卻與事實不符。例如,最近Twitter上就出現了一個例子,ChatGPT錯誤地聲稱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來自於同一個政黨。

  牛津大學倫理學和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教授卡莉莎·維利茲(Carissa Véliz)表示:“它有著巨大的傳播錯誤信息的潛在可能性,如果你讓它創造一個有關新冠疫情的陰謀論,它會生成一個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文案。”

  OpenAI自己也承認,GPT“有時會寫出聽起來合理但不正確或毫無意義的答案”,該公司也承認這項技術的其他局限性,導致許多人認為該技術在嵌入企業之前需要人為干預。

  微軟的私募股權、數據和人工智能負責人麗莎·韋弗-蘭伯特(Lisa Weaver-Lambert)表示:“圍繞這些模型和能力在商業上的可行性這一議題,還存在很多問題。”她認為,創造性人工智能目前依然處於實驗階段。

  她還補充說:“如果我想在這一領域進行投資,我會先想清楚,人們一直在解決的實際存在的具體商業問題是什麼,而人工智能能否提出一種更快速、成本更低的方法來完成同樣的事情?”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