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2月14日報導:家人近期病了,去醫院應該怎麼掛號?現在醫院人多嗎?這是近期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記者今天從上海多家三甲醫院瞭解到,目前醫院門急診就診量平穩,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則有所增加。醫院接診有了新舉措,門診精細區分接診區域,在急診設置診療區和緩衝區,同時進一步擴容和改造醫療資源。不少醫院還上線了“在線發熱門診”。

上午,記者從仁濟醫院獲悉,該院東院區和南院區內,急診24小時開放,就診患者需提供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沒有相關證明的就診者需當場完成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後方可就診。救護車來院無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的就診患者,完成抗原檢測後可進入緩衝區就診,待核酸快速檢測陰性報告後,進入搶救大廳就診。據瞭解,仁濟醫院院現在正積極改造第二急診區,預計12月17日左右完工,可供數十名患者同時診治。
據仁濟醫院門急診辦公室負責人樊翊淩介紹,在發熱門診內,醫護人員將根據就診患者情況,按照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採取不同的處置方式,同時對診區做了相應的擴容和應急部署。“針對輕型和普通型患者,以東院區為例,我們將原有的2個診區擴充至4個診區,共計8個診位,同時簡化就診流程,通過協定處方和規範化病曆記錄等方式,縮短髮熱患者等候時間。” 樊翊淩透露,仁濟醫院南院區和西院區同樣實施了床位擴容和增設發熱門診舉措。
針對部分不方便來院就診的發熱患者,仁濟醫院進一步強化互聯網醫院服務。目前已開通互聯網醫院病毒性感冒專病門診(發熱門診),可讓居民足不出戶享受專業醫生關於病毒性感冒的諮詢意見。仁濟醫院智慧醫療發展處處長王春鳴介紹,該互聯網門診主要適合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無基礎疾病或基礎疾病穩定,全程接種新冠疫苗且年齡低於80歲的患者在線就診。病毒性感冒專病門診的醫生會視病情需要開具藥品,並通過第三方平台送藥到家。
“冬季本來就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的季節,近一週,發熱門診就診者症狀大多都很輕,就診人數疾病與往年持平,預計本週一輪降溫後,可能陸續會有所增加。”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務處副處長趙震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來普通門診市民未雨綢繆前來配藥的人不少,門診量增幅約為10-20%。這批‘配藥群眾’的配藥問題解決後,門診人數估計會有所回落。”
記者同時瞭解到,嶽陽醫院近期再度細化門急診流程。門診就診查看48小時核酸,沒有核酸報告的,現場抗原測試後即可通行。急診對沒有有效核酸證明且需要緊急救治的患者,即刻進入緩衝區救治,並同步現場抗原檢測。
“我們配足了4間發熱門診及後備力量,同時醫院也簡化了流程,感染者抗原結果出來就可以離開,不必在院內等候至核酸報告出來,減少了患者在院滯留、聚集的時間,也最大程度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趙震宇說,“一旦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如症狀輕微不建議馬上前往醫院,可在家中對症服用藥物,以此減少院內交叉感染幾率。同時,可以將醫療資源留給重症及危重症感染者。”
對於需要儲備藥物的市民,可以考慮一些中藥協定方。為了方便廣大市民,嶽陽醫院優化門診服務流程,增設“防疫便民門診”,週一至週五全天開放。針對普通人群或易感人群的清疏固表方,和針對中、高度發熱患者的嶽醫解熱方,均可在嶽陽醫院防疫便民門診中開具。
隨著疫情的變化、防疫政策的調整,社會面已逐步放開,近日上海嶽陽醫院中西醫結合疫病防治基地已進入“戰時狀態”。嶽陽醫院院長周嘉告訴東方網記者,此前醫院經過一週的準備和調整,所有診室已轉化為病房,雙通道的空調系統和各類管道系統都已檢測調試完畢,病區信息系統已經接通,已劃分出普通治療區和重症治療區,重型搶救設備也已配置到位。已集結全院所有具有中西醫結合重症醫學專業背景的醫護人員,隨時準備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