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丨12月16日,關注健康每一天

2022年12月16日07:07

【健康提醒】

過度清潔耳道,小心黴菌感染

很多人認為耳屎髒,不除不快。其實,它不僅不髒,而且對保護聽力有作用。廣東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佩娜提醒,過度清潔耳道,小心黴菌感染。

吳佩娜表示,耳屎有消毒作用,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絕大多數人終生都不會發生耳朵發炎的情況,耳屎的特殊味道也是很多昆蟲的剋星。門診最常見的是患者掏耳時不小心損害皮膚,導致外耳道炎,引起嚴重疼痛。常掏耳朵還容易把外界黴菌帶進耳內,引起又濕又癢較難根治的黴菌性的外耳道炎。在桑拿店或理髮店掏耳,如果掏耳器械沒有消毒好,很容易產生疾病的交叉傳染,後患無窮。

【醫學探索】

研究揭示疼痛引起食慾下降機制

在《自然·代謝》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揭示了疼痛引起食慾下降的神經機制。

研究人員通過小鼠模型進行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從前扣帶回(ACC)到下丘腦外側區(LHA)、再到下丘腦弓狀核(Arc)的神經環路,是連接疼痛與食慾減退的關鍵。這條環路抑製疼痛模型小鼠攝入食物,對雌雄均有效應;抑製該神經環路則可提升食慾。這項研究在神經解剖與生理上,建立了疼痛與攝食行為的聯繫。從ACC、LHA、Arc神經環路入手,或許可以為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新的思路。

【健康常識】

一週高脂飲食就變成“吸油”體質

《細胞》發表研究顯示,高脂飼養24小時即可導致小鼠全身代謝改變以及誘導腸道細胞應激反應,一週內高脂飼料便誘導腸道上皮細胞向吸收“油脂”的方向轉變。

研究人員將小鼠隨機分為高脂飼料組(HFD,60%脂肪供能)和普通飼料組(Normal Chow,13%脂肪供能),探究短期內(一週內)HFD喂養對小鼠腸道的影響。研究人員為此不僅利用代謝籠發現小鼠經HFD喂養後整體代謝水平向脂質代謝轉變,也在組織和單細胞水平證實1周內HFD即可誘導腸道細胞應激反應以及腸道上皮細胞向吸收“油脂”的方向轉變。

【醫藥進展】

mRNA腫瘤疫苗中期臨床試驗成功

Moderna宣佈與默沙東合作的mRNA疫苗獲得成功:在中期臨床試驗中幫助患者避免手術後皮膚癌黑色素瘤的複發。

在Ⅱ期試驗中,3期或4期黑色素瘤患者服用默沙東的藥物Keytruda以及兩家公司聯合開發的個體化癌症疫苗mRNA-4157/V940。9個月後,與Keytruda單獨治療相比,這種治療將複發或死亡的風險降低44%。這種疫苗是通過從患者的腫瘤中提取樣本,然後針對34個突變進行量身定製的注射,以訓練T細胞監控新的癌細胞生長。兩家公司正在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明年開始的第三階段試驗進行談判,以及他們是否可能更快地獲得批準。

【知識更新】

中老年人嗅覺越好,腦萎縮越少

《神經病學》發表研究顯示,具有更好嗅覺功能的老年人,嗅皮層、海馬以及額葉、顳葉其他腦區的腦萎縮更緩慢,且記憶力等神經認知功能下降也更為緩慢。

研究人員首先分析嗅覺功能與腦體積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較高的氣味辨別測試得分與部分額葉、顳葉和其他區域的體積在橫斷面上呈正相關,排除認知受損或癡呆出現及之後的數據後,這些橫斷面數據上的關聯大多數仍然具有統計學意義。緊接著,研究人員又分析嗅覺功能與神經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在橫斷面分析中,除卡片旋轉測試(視覺空間能力),較高的氣味辨別測試得分與其他所有的神經認知功能成績呈正相關。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整理

校對 盧茜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