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陽的人是因為沒有扔牙刷?別信!上海闢謠平台發佈居家消毒寶典】#複陽的人是因為沒有扔牙刷系謠言# 最近,一張“溫馨提示”的截圖在圈群傳播,稱“很多二次複陽的人,都是因為忘了在陽轉陰之後更換牙刷,結果自己把自己又給感染了。”真是這樣的嗎?
上海闢謠平台求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出,當新冠感染者痊癒後,不必更換生活用品。“生活用品”包括牙刷、唇膏、杯子等各種直接接觸口部的物品。
之所以這麼判斷,有兩個原因:一是奧密克戎毒株在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很短。即使在實驗環境下,病毒在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最長也不超過10天,再感染的概率不高。而且,早在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在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進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時也提到,常溫條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時間短,1天內全部失活。所以,人們不太可能通過接觸物體表面感染奧密克戎,氣溶膠、飛沫才是更主要的病毒傳播途徑。
二是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針對相應的毒株、相應變體會產生特異性的抗體。當人體再次接觸一模一樣的病毒時,身體內存在的免疫細胞可以迅速產生抗體,清除病毒。如果短期內“複陽”,一定是不小心又感染了病毒的另一個變體,而不是接觸了同樣的毒株。至於網傳提醒中提到的舊牙刷,就算上面有病毒,也是同樣的毒株,所以不會引發“複陽”。
從上海闢謠平台後台留言看,關於居家消毒,公眾還有不少疑問。對此,上海闢謠平台梳理了上海市環境整治消殺工作專班、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及相關專家的建議,一併答覆如下。
問:新冠感染者真的不要碰冰箱嗎?
答:不建議新冠感染者接觸冰箱。因為相比在常溫物體表面,病毒在低溫環境下存活的時間更長。如果新冠感染者與家人同住,不建議新冠感染者接觸冰箱。極端假設:感染者打開冰箱的同時打噴嚏或咳嗽,將氣溶膠噴到冰箱內,冰箱可能因此沾染病毒。
對於冰箱消毒,可拔掉冰箱電源後,用含有酒精的濕巾將冰箱內外擦拭一遍。冰箱內有包裝的食物可以擦拭外包裝;沒有密閉包裝的食物經過高溫加熱,也可以安全食用。
問:居家隔離消毒有哪些關鍵點?
答:居家隔離期間,加強室內通風,做好重點區域(共用衛生間等)和物品(餐具等)的消毒。
隔離人員單獨房間居住且具有完全自理能力的,可對單獨房間自行消毒,其他房間由同住人員實施,消毒可分房間進行,儘量避免人員在場。
隔離期結束後,應對居家環境進行一次全面消毒。
問:居家消毒可以用哪些消毒劑或消毒用品?
答:建議使用消毒濕巾,或低腐蝕、刺激性小的消毒劑(如75%的酒精、含1%過氧化氫濕巾或季銨鹽濕巾,或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儘量採用擦拭(拖拭)消毒的方式。
問:使用消毒劑有什麼禁忌?
答:一、不可以混合使用消毒劑。兩種及以上消毒劑混合使用,易產生化學反應,可能造成傷害。比如,84消毒液與潔廁劑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刺激人體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發中毒。
二、不可以使用酒精噴灑消毒。居家使用酒精時需注意防火和爆炸風險。用於消毒的酒精濃度應為75%,切記避免採用大面積噴灑酒精式的消毒方式。
三、電器消毒務必先切斷電源。電器表面消毒,應先關閉電源,待電器冷卻後再進行,否則可能引起爆燃。
問:如果“陽”了或家裡有感染者,怎樣進行空氣消毒?
答:保持家居通風,開窗時應該注意關閉居室房門,獨立開窗通風,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鍾。
中央空調應關閉迴風,按照全新風模式運行。
不能自然通風的,可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衛生間內應加強開窗通風,或開啟排氣設備進行通風換氣。
問:日用家居物品如何消毒?
答:若居家隔離人員有同住者,應注意對可能共同接觸到的日常物品表面進行消毒,包括檯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洗手盆、水龍頭、坐便器等。
可用酒精含量75%濕巾、1%過氧化氫濕巾或季銨鹽濕巾擦拭消毒。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可在30分鍾後用清水毛巾擦拭去殘留。高頻接觸的日用物品,每天至少消毒1次。
地面可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濕式拖地,待30分鍾後再用清水拖地1-2遍。
問:衛生間如何消毒?
答:有條件的隔離人員可單獨使用一個衛生間,一日一消毒;如和家人共用衛生間,居家隔離人員每次用完廁所要及時消毒,便池及周邊可用 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鍾後用清水擦淨。
問:怎樣對餐具消毒?
答:居家隔離人員不要與同住人員共同用餐,餐具應當分開使用。
隔離人員的餐具首選煮沸消毒15分鍾或碗具消毒櫃消毒,也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 15 分鍾後再用清水洗淨。
問:衣物、毛巾、被縟等紡織品如何消毒?
答:衣物、毛巾等煮沸消毒15分鍾,也可用1000mg/L的季銨鹽類消毒劑或其他衣物消毒液浸泡30分鍾後,按常規清洗。
不方便洗滌的被縟通過陽光暴曬等物理消毒方式,也可達到消毒目的。(上海網絡闢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