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全港蝕讓個案多達257宗。
【橙訊】美國聯儲局及本港銀行連番加息,為樓市增添陰霾,樓價持續處於「捱打」狀態。利嘉閣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上月全港蝕讓個案多達257宗,為超過12年來首度突破200宗。至於上月賬面獲利個案共1,252宗,佔比82.1%,較前月再跌5.5個百分點,連跌七個月,創2009年8月以來新低。
按物業區域劃分,11月份新界區表現最佳,以84%成為獲利成功比率最高的分區,惟按月跌3個百分點;其次為港島區,報79.9%,按月跌8.2個百分點;至於九龍區表現遜色,只錄得79.3%,且按月大跌9.6個百分點。
按物業轉售價格分析,樓價介乎1,001萬至1,200萬元的中高價樓組別之獲利比率最高,錄得84.6%,按月跌1個百分點,涉及宗數88宗;此外,801萬至1,000萬元組別,月內獲利比率達83.8%,按月大減8.8個百分點,表現略勝整體大市。
數據又顯示,上每宗私宅轉手個案平均賺幅只達45.1%,按月急跌12.8個百分點,創自2012年2月以來新低。至於賬面錄得虧損者增至257宗,佔比按月大升5.3個百分點至16.9%,為自2009年8月以來新高,並連續兩月衝破一成水平;而平手的個案則有16宗,佔比也增至1%。
此外,上月獲利成功比率最高的屋苑為嘉湖山莊的90%,其次是將軍澳中心的88%。上月10個獲利登記最多的屋苑中,每宗平均賺幅介乎17.1%至89.7%不等。當中嘉湖山莊成為錄得每宗轉手個案平均賺幅最高的屋苑,達89.7%。至於賺幅最低者為樓齡相對較低的日出康城,平均每宗只賺約17.1%,而次低者為愉景灣的25.1%。
利嘉閣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出,本月截至16日為止的上半月,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進一步回落至81.8%的水平,當中損手的比例更增至17.4%,預期整月在基本市況無大變化下,全月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料維持在相若水平。
圖:星島
更多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