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新冠的措施,同樣適合防流感,“陽康”後繼續積極防護依然很有意義。
全文1728字,閱讀約需3.5分鍾
文/善水(醫生) 編輯 徐秋穎 校對 吳興發

近日,廣東深圳地鐵車廂內一名男子不戴口罩乘車,當乘務人員上前勸阻提醒時,該男子則表示他已經“陽過”了,不用戴口罩。
如今抗疫進入了新階段,被新冠病毒感染成為高概率事件,而“陽康”後要不要戴口罩?多久可以接種疫苗?是否會發生二次感染?這些,都是經曆過一次感染的“陽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
“陽康”體內會產生特異性免疫
病毒雖然是自然界最為原始的生命體,但其生命力卻是最為頑強的。風雨漂泊上億年,儘管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病毒卻始終生生不息,規模不斷擴大。
也因此,人類的科技力不斷髮展,改變世界的能力不斷加強,但對於病毒還只能以防為主,找不到真正殺滅體內病毒的方法。而人體一旦招惹上了病毒,最終還得靠自身的免疫屏障。醫學最多發揮一些幫扶作用,並沒有像民眾想像那種“藥到病除”的效果。
人類對抗病毒,主要依靠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只要咱們的皮膚不破潰,皮膚上沾滿病毒,不會對體內產生任何損害。
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吞噬細胞等物質。一旦皮膚受損,或者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進入體內,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就會開啟防禦機能。但這隻對部分細菌或病毒有效,人們熟知的愛滋病毒、乙肝病毒,就能很輕鬆突破體液這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則是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其原理是,免疫系統對於外來物種會進行識別,並由此產生特異性的抗體對此病毒進行防疫。而其特點與個人的體質好壞有關,產生的抗體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所以被稱為特異性免疫。
這一特異性免疫,有的可以陪伴人終身,比如乙肝,人類一旦得過,就終身不會再複發,這叫終身免疫。但還有很多免疫隨時間減弱,例如多種流感,很多人總是一犯再犯。
對於一些毒性較強的病毒,人體的免疫系統往往還來不及產生對應的抗體,或者抗體還來不及對其抗衡的時候,整個機體因為無法抵禦病毒產生的危害,產生嚴重後果。
而一旦能夠扛過最困難的時候,人體的免疫機制,就可能會發揮作用。所以,即便是新冠病毒感染,康複者體內也會產生特異性免疫。
因此,按照國家現行的新冠疫苗使用技術指南,“陽康”後6個月內罕見再次感染髮病的情況。而既往感染者,包括患者或無症狀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礎上,可在6個月後接種1劑。這一定程度表明,“陽康”們無需過度擔心自己的康複問題。

━━━━━
積極做好日常防護仍有必要
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在康複以後,可以適當地放鬆心情,但在當前情況下,這並不意味著能從此“躺平”。
首先,疫情暴發已經三年,毒株經過了多次大的變異,這些變異株之間很可能有免疫逃逸現象,或者毒株本身的變化,也可能出現免疫逃逸,可以逃過人體內剛剛形成的特異抗體。
因此,陽康後短期內複陽,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從各種報導中卻也證實不是個案。在此情況下,堅持在室內公共區、室外人群密集場所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注意手衛生等防疫措施,仍然不可鬆懈。
其次,目前的新冠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但也可能侵害心臟和血管,其帶來的相關併發症持續時間則較長。
所以,即便“陽康”後,身體還會繼續遭受病毒的損害,一些併發症短期內不能痊癒。這時候如果不注意休息,積極防治其他疾病,一旦出現疾病累加,後果也可能很嚴重。
其實,“陽康”並不代表機體完全恢復,尤其是症狀剛剛消失,身體很可能沒有做好抵禦新的疾病的準備。特別是當前正處冬季,屬於流感高發期,一個人即便對新冠有了特異免疫,對其他流感依然沒什麼防備能力。
這時候如果疏於防範,一旦被流感擊中,就很可能加重之前新冠感染帶來的損害。而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相關措施,同樣適合防流感。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遵從防疫指引,積極參加疫苗接種,繼續做好日常防護依然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