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報
“新十條”落地後,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多地陸續出現感染高峰。不少新冠感染者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感染後的曆程,發燒、嗓子疼如“吞刀片”、渾身疼等,各自症狀表現不同。在經曆了感染“陽康”後,部分感染者開始擔心:“重複感染新冠症狀會更重嗎?”“感染之後多久可能會二次感染?”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曾發佈提醒,在已經感染後的三個月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和可能性是極低的。但是,隨著時間延長,隨著抗體水平下降、病毒不停地變異,可能會造成再次感染。2022年6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發佈一則研究報告,研究者評估了27位感染者的數據,發現奧密克戎BA.4和BA.5可以“基本逃脫”通過疫苗接種或曾經感染獲得的免疫保護,為部分重複感染的案例提供了免疫學解釋。
我們找到4位曾經多次感染新冠的親曆者,他們之中有在國外感染過3次的人,也有在國內感染過2次的人。通過他們的分享,我們從中看到三年里親曆疫情的人們對病毒認識的變化過程。
以下根據他們的講述和記錄整理:
李先生
24歲 接種兩針輝瑞疫苗 感染兩次
“反複懷疑自己是否感染是一種內耗”
2021年1月,我在英國讀書期間第一次得新冠。有一天去超市買東西,感覺自己有點乏力,好像發燒了。回去之後就預訂了當地政府免費郵寄的核酸檢測包,一測確實是陽性了。
第一天晚上,我就開始發燒到38℃左右,吃了一粒退燒藥就睡下了。第二天又開始發燒,鼻子也聞不到氣味了。第一次感染,我心裡特別慌,覺得“哎呀,馬上要死了”。一直到第三天,好一點了,我不發燒了,但是腹瀉了一整天。這個時候就發現這個東西好像也沒那麼可怕。
2020年10月,我剛去英國的時候,上飛機還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飛機上也有很多人穿著防護服。但是因為穿著實在太熱了,整個人都悶出一頭大汗,在中途也就脫掉了。我那時候還是很注意的,到哪裡都戴著口罩,還會給冷鏈食品噴酒精消毒。
當時英國疫情很嚴重,我住的住宿區里估計有幾千例。英國有個手機追蹤系統會提醒陽性病例的軌跡,但是感染病例太多了,所以系統也統計不全。後來回想起來,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下樓抽菸,在抽菸的時候有人從旁邊走過去感染的,所以我得了新冠以後就不抽菸了。
感染了以後,英國政府給我發了調查問捲來調查行動軌跡,也有工作人員打電話來告訴我可以居家休息,需要幫助的話可以提供幫助。政府還是希望新冠感染得慢一點,會採取一些措施,比如在電梯里會配酒精消毒,感染新冠之後就儘量不去醫院,會安排線上諮詢。我還去醫院門口看了一下,是不開門的。
主要還是靠來自哥倫比亞的舍友照顧我,幫我買食物、藥物。他有呼吸道疾病,很害怕被感染。英國政府建議居家14天,但是我為了避免傳染給舍友,就在自己的房間里隔離了一個多月。隔離的時候正好2月過春節,我一個人過年自己做了點菜,覺得挺淒涼的。

我給國內的朋友說我感染了,他一開始說不可能,哪有那麼巧。結果後來確診了,我成為朋友里第一個感染新冠的。一開始我也沒給家人講,怕他們擔心,是過了幾個月之後才講的。
我原本計劃2021年8月15日回國,但因為抗體水平太高,沒有達到大使館的要求,被迫取消了機票。我的IgM抗體一直處於比較高的水平,測了好幾次,都在6到7之間,我沒有感染過的同學IgM抗體水平都在1以下。
後來英國向年輕人開放接種疫苗,我就在英國接種了兩針輝瑞疫苗,打完之後當天晚上燒了一下,很快就沒事了,也沒有其他不良反應。然後又過了兩三個月,大使館給IgM抗體長期陽性的人開放了申請通道,我才趕緊花3萬多買了機票回國,在赫爾辛基轉機,當時赫爾辛基晚上下雪了,從飛機上向外看特別好看。
回國之後,我在上海工作。第二次感染是在最近,是我的同住人先陽了。我也沒有特意去防,因為我已經不怕了,想著如果這次不得就是超人了。
我一度以為自己抗體比較高,所以有幾天出現打噴嚏的症狀,我覺得可能是免疫系統在和新冠病毒對抗。到12月18日晚上,我還是發燒了,測了抗原是陽性,但是確實恢復得很快,低燒了兩次差不多就好了。21日我做了一次抗原,還沒有轉陰。
第一次感染的時候,我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唯一的改變是嗅覺。第一次感染後的一個禮拜左右,我完全聞不到味道。到兩三個月以後,嗅覺恢復到百分之七八十,然後就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對我的生活基本沒什麼影響,感覺還挺好玩的,本來貓砂貓屎是很臭的,但是現在感覺“哎,也就那樣嘛”,在切洋蔥的時候也沒有刺鼻的氣味了。這一次感染沒有味覺和嗅覺的改變,但會有點咳嗽,第一次感染的時候完全沒有咳嗽。
沒能回國那半年,我在歐洲玩了一圈,當時有一波疫情的反複,很多國家封鎖了邊境。過了那一波之後,我發現就沒人再聊新冠了,新冠在很多地方已經不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了,沒有人會關心你得了與否。我的哥倫比亞室友一開始對新冠是非常謹慎的,後來他慢慢也覺得大家都會得一遍。
我是學心理學的,我覺得這種不確定的事情是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影響的,如果每天都在反複懷疑自己是否感染其實是一種內耗,如果感染了,心態也會影響康複的進程。
李女士
90後 接種三針武漢生物疫苗 感染兩次
“生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10月20日,我第一次感染新冠,那時候我打完第三針疫苗已經過去了大概9個月。當時新疆烏魯木齊還在靜默,我自己在家的時候把家裡的地漏、水池、抽油煙機全堵住了,所以當社區有人通知我說我是陽性,要去隔離的時候,我還覺得蠻離譜的。我一直呆在家裡哪都沒去,幾乎切斷了與外界的接觸,怎麼就陽了,還挺不理解的。

當時我的身體是沒有出現什麼症狀的,抗原測試也是陰性。後面也連續測了三天抗原,都是陰性。這三天中我感覺自己的後脖頸有持續的痛感,以為是落枕了,再加上抗原沒問題,我就沒太在意。
到了第四天,我的抗原就變成了陽性。當時方艙已經沒有位置了,社區就要求我去一所學校裡面隔離。因為不知道隔離的環境怎麼樣,我就沒去,自己在家隔離。後面抗原一天測是陽,一天測是陰,這樣差不多反複了七八天,當時朋友們還戲稱我是“陰陽人”。
這七八天里,我的胳膊、腰、蝴蝶骨都開始出現了疼痛,身上像背了一個小人一樣,總覺得很沉,好像時不時就在背後拆你的骨頭,那種痛感真的難以忍受。還很嗜睡,疲憊感席捲全身,每天就只想躺著,喝再多的水都覺得嗓子很乾。
由於處在特殊時期,各種物資都很稀缺,當時只能自己在家多喝熱水,用鹽水洗鼻子漱口,然後配合著祖卡木和連花清瘟進行藥物治療。症狀康複後,我的抗原測試還是陽性,直到三天后才轉陰。
第二次感染是在12月10日左右,有位同行的小夥伴不舒服,我照顧他的時候沒有戴口罩,結果第二天就中招了。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抗原檢測還是陰性,差不多到第六天測試的時候才顯示兩條杠,所以抗原自檢也不一定準確,現在很多人出現了發熱、全身痠痛等症狀基本上就是感染了。
這次感染的症狀相較於第一次要嚴重很多,都快十幾天了呼吸還是不太順暢,也一直在咳嗽,除了一些基本症狀外,甚至感覺還出現了腦霧。有次我正在打遊戲,打到一半大腦就空白了幾秒,忘記了自己為什麼還在打遊戲,當時覺得腦子都不是自己的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其實兩次感染我都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第一次感染的時候,我已經接種完三針疫苗了,再加上當時身邊已經有不少朋友陽過了,向他們詢問發現大家都沒留下什麼後遺症,包括我自己康複後也沒發現有什麼後遺症,就心安了不少。
第二次感染還是心存僥倖的心理。當時朋友出現症狀後,我以為自己陽過一次體內應該已經有抗體了,照顧他的時候就沒太注意個人防護,結果就被傳染了。由此可見,這個病毒的傳染性是真的很強,大家在照顧他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護。
現在人們對於新冠的認知都很全面了,我兩次感染都告訴了家人,他們並沒有太過擔心,都知道現在這個病毒的致死率很低了,只是囑咐我好好照顧自己。未知才會產生恐懼,當足夠瞭解之後,恐懼也就隨之減弱了。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做好防護的,努力做到保護好自己在生病的情況下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作為一名打工人,我不可能一直不與外界接觸,也必須接受自己可能隨時感染的事實。但是,生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康複之後也得為溫飽努力。
葛女士
27歲 接種兩針輝瑞疫苗 感染三次
“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它的”
我在西班牙工作,第一次感染新冠是在去年的11月底。當時我的老外同事感覺不舒服,就去醫院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是陽性。因為我們兩個平時接觸的很多,我就很害怕,覺得自己應該也感染了。
後來,我自己也去做了核酸檢測,果不其然是陽性。說不害怕那是假的,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恐懼的。但是當時身邊的朋友們有很多都已經感染過了,所以說還是比較有經驗了,對病毒的恐懼也降低了很多。
我第一次感染的前三天一直在低燒,並且額頭和腦袋側面特別疼,就像神經不停抽痛的感覺。整個人非常疲憊,渾身刺痛,肌肉也痠痛,有時候感覺像被電了一下一樣。
剛開始的時候,我就服用芬必得來緩解肌肉痠痛。後來諮詢了一下家庭醫生,他給我開了一些維生素C和泰諾。到了康複得差不多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有點嗓子疼,我就一直在吃潤喉糖,給嗓子消消腫。
對於感染我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西班牙是歐洲感染率排名前幾的國家,我也不可能一直不出門,所以說感染也只是遲早要面對的問題。但是,在西班牙,每個人都可以拿醫療卡領取一份免費的抗原。你要是發覺自己感染了,居家隔離就可以了。
第二次感染是在今年的七月份。這次感染的話,我是真沒有想到。因為自己出門基本都做好了防護,一回家就洗手消毒,也減少了很多和朋友們的接觸,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感染了。不過,西班牙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全面放開了,我身邊的很多人也都二次感染了,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一點不注意就會被感染。
第二次的症狀沒有第一次那麼嚴重,發燒了兩天,第三天就抗原測出來是陽性,在第五天的時候就轉陰了。轉陰過後就只剩下流鼻涕、嗓子痛這兩個症狀,我也就當作普通感冒來對待了。到了第七天,基本上沒什麼症狀了,我也沒有再喝藥。感染的話一定注意不要亂吃藥,有些藥其實沒必要吃,你有什麼症狀就去吃緩解這個症狀的藥,對症下藥。
第二次康複後,我回國待了兩個月,再回西班牙之後,今年11月份就第三次感染了。這次是我爸爸媽媽在西班牙感染,作為密接的我也沒有逃過,自己一測抗原就發現中招了。當時我是覺得這回我應該不會再中招了吧,畢竟已經感染兩次了,沒想到還有第三次。
這三次感染的症狀可以說是越來越輕。到了第三次就只有流鼻涕、打噴嚏,嗓子有一點點發炎,沒有什麼其他症狀了。我個人覺得自身的免疫力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法保證自己每時每刻都能做好防護,再加上現在感染的人數很多,做好了防護也不一定不會感染,所以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才是最保險的。
第一次感染之後,我發覺自己跑步或者做有氧運動的時候會比以前喘很多。我自己是一個健身愛好者,以前也經常會去健身房舉杠鈴之類的,現在做這些運動就感覺更費力一些。
第二次感染有一點傷害了我的聲帶,我的聲音聽起來變啞了許多。另外對我的氣管也造成了一定傷害,變得很敏感,秋冬季節一到寒冷的時候就會乾咳,有時候咳得都停不下來,這點還是很煩心的。
經曆過三次感染,現在我對於這個病毒算是抱有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沒什麼可怕的,目前的生活還是蠻正常的。儘量讓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過度焦慮,感染的話就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去治療,基本上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康複,也不會留下什麼特別嚴重的後遺症。
既然現在我們無法消滅這個病毒,那就先放平心態,要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它的。
王女士
25歲 接種三針科興疫苗 感染兩次
“能少得就少得,能不得就不得”
我第一次感染是在上海,今年4月份中下旬,當時封控時期我們小區已經有很多陽性了,我們自己樓棟也有。
我感染之後症狀還是比較厲害的,第一天明顯有發冷的感覺,還會拉肚子。第二天晚上就開始發高燒了,具體多少度家裡沒有體溫計就沒有量。但是我感覺燒得挺高的,晚上好幾次熱醒,渾身發燙痠疼,吃了個退燒藥就繼續睡了。前兩天抗原都是陰性,第三天退燒後測出來陽了,後面就是咳嗽感冒的症狀了。
當時我知道感染後要和家人及時隔離。我和媽媽的房間隔得比較遠,用餐上廁所會及時用酒精噴霧消毒,所以媽媽一直沒有感染。那個時候我媽媽還是很緊張的,囑咐我多喝熱水。

第一次感染的時候,我還是蠻害怕的,第一時間就和朋友說了,朋友們都來安慰我。後來我轉移到方艙,在方艙呆了14天。我每天就想一天天快點過去,期待自己核酸陰性的結果。當時我身邊的艙友都是叔叔阿姨輩的,大家人都很好。
一個人在艙里其實挺無助的,和身邊叔叔阿姨聊聊天啥的,就感覺不是自己一個人了。從艙里回家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因為艙里條件原因很久沒有洗澡了,當時心情就是終於回來了。
後來政策放開之後,我沒有擔心會反複感染,還是比較隨心的狀態。我比較喜歡運動,每週都要打幾次籃球,平時也會去家附近的健身房,也不可能說戴著口罩打。
第二次感染是在12月16日。我是小學教師,工作原因需要天天做核酸才發現的陽性。我們平時上課都要戴口罩,學生老師都戴。
12月16日我檢測出核酸陽性了,除了嗓子有點疼,到20號沒有任何症狀,抗原也一直是陰性,也沒有吃藥。當時身邊朋友很多也陽了,但一般都是第一次感染。大家以為我有抗體,所以得知我二次感染還是比較意外的,會來問我的情況。
這次我還害怕陽了之後難受,因為朋友們有頭疼得睡不著覺的,有嘔吐的……沒想到這次沒有什麼症狀。
放開之後,身邊很多朋友都陽了,我覺得早陽晚陽都得陽,所以也做好了準備。日常出行還是要注意防護,能晚得就晚得,能不得就不得。
(個人體質有差異,採訪對象系隨機聯繫,所述情況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