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常見網絡安全隱患 用戶應如何自保?

2022年12月30日16:20

【橙訊】網絡已成生活必需品,一機在手盡知天下事,甚至掌控全屋家電。不過方便背後存在隱憂,若裝置遇上網絡攻擊或黑客入侵,輕則被騙金錢,重則被盜用身份從事非法活動,惹來官非。以下詳述最常見的四種網絡威脅,希望使用者提高警覺,遠離線上危機。

網絡釣魚

網絡釣魚(Phishing)為一種騙取用戶資料的手法。不法分子利用相似的電郵地址及網頁設計偽冒政府、銀行、社交平台、購物網站等重要機構,騙取用戶的密碼、信用卡資料等敏感資料。例如早前有騙徒假冒HKTVmall發出釣魚短訊,聲稱戶口狀態異常,有市民點入釣魚連結留下登入憑證及信用卡資料後,信用卡隨後即被盜用。覺得網站有可疑?可使用守網者的防騙視伏器檢查。

資料及身份被盜

資料及身份盜竊是另一嚴重網絡安全問題,使用公共Wi-Fi登入社交媒體、網上銀行等,有機會被黑客利用不安全網絡漏洞以竊取資料,並冒認他人身份進行非法活動,如偽裝他人在網上騷擾、發布訊息致受害人聲譽受損,或盜用銀行或信用卡以他人名義購物或轉帳獲取金錢等。

惡意軟件

惡意軟件(Malware)泛指破壞電腦運行的程式碼,最常見例子包括電腦病毒、木馬程式等,一般隨著程式檔、電郵或不知名連結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在電腦、手機等裝置,部分程式更會自我複製,在用戶端裝置竊取資料及進行勒索。

DDoS攻擊

DDoS攻擊全名為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主要針對銀行、付款平台、政府服務或網絡遊戲玩家,攻擊者利用大量電腦攻擊目標的伺服器,干擾及消耗對方的網絡頻寬,導致目標系統癱瘓,無法正常運作。

使用VPN提防網絡威脅

提到保障網絡安全,除了安裝防毒軟件,VPN(虛擬私人網絡)也是另一方便有效之選。VPN會為用戶與伺服器之間建立一條加密隧道,在隧道內所有網絡數據都會經加密處理,防止第三方攔截、盜用資料及用戶身份。另外VPN亦會隱藏用戶的真實IP,不被網站或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窺探和追蹤

一些付費VPN服務提供更進階的功能,如NordVPN除了擁有上述功能之外,其威脅防護功能可以偵測惡意網站、追蹤程式及攔截廣告,改善用戶上網體驗及保護裝置免受惡意程式感染。

總結

隨著互聯網急速發展,所衍生的網絡危機亦日益增加,除了日常上網要格外留神,小心留意可疑網站和檔案外,也可以選擇可靠VPN服務,進一步保護自己的網絡足印及私隱,減低資料外洩、監控和惡意攻擊的風險,讓你上網時更放心。

下載iPhone版NordVPNAndroid手機的NordVPN

更多推薦文章

兩新股首掛收捷 《中國好聲音》營運商勁升近71%

法定貸款利率上限明起由60%降至48%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