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手錶手環監測血氧可靠嗎?使用血氧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2年12月31日18:31

根據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靜息狀態下,吸空氣時脈氧飽和度≤93%是判斷新冠肺炎為重型的參考依據之一。“居家患者一旦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或乏力,往往提示缺氧。此時如果脈氧飽和度在間隔數分鍾、換用不同手指測量下兩次均≤93%,應盡快就醫。”北京市隆福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趙琳娜特別提醒。

趙琳娜介紹,低氧對全身各個臟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但並非所有患者對缺氧狀態均有明顯的症狀。特別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在身體已經處於缺氧狀態時,主觀呼吸困難、胸悶症狀可能並不明顯,即“沉默性缺氧”。脈搏血氧儀可實時監測脈氧飽和度,脈氧飽和度下降和脈搏增快,往往意味著呼吸道疾病相對嚴重,可以作為臨床症狀以外識別病情加重、需要及時就醫的輔助手段。

最近一段時間,在許多網絡銷售平台血氧儀脫銷的情況下,一些血氧檢測小程序和手機手錶的監測結果能否作為參考呢?

新京報記者看到,通過小程序監測血氧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手指放在手機攝像頭上,可以檢測血氧、體溫、心率等,還有一種是通過攝像頭拍照錄像來監測。對此,趙琳娜表示,“我也曾試過用兩個小程序去測量,結果還是有一點差異的,比如通過照相檢測的結果似乎就和光線有一定的關係。測量數值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作為診斷的標準。比如,如果平時經常使用小程序或手錶手環來監測血氧,在脈氧飽和度與平時健康狀態下相比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應及時通過醫用設備進行複核。”

“有一些原因可導致血氧儀監測數值低於實際數值,常見原因包括手指血供不足、溫度過低、夾戴時間過短、使用美甲和塗抹指甲油、灰指甲、手指運動等,貧血也會導致測量數值降低。一般建議佩戴血氧儀後靜待數秒至數十秒,待數值平穩後再進行讀數。”趙琳娜表示,居家期間測量發現異常時,可以先更換其他手指進行對比,如果不同手指間數值差異較大,往往提示測量值不夠可信。當測量值明顯異常而自身感覺良好時,也可以讓家庭中其他健康成員佩戴同一儀器進行複測,以輔助判斷異常是否由儀器故障或測量不當導致。

沒有血氧儀,一些症狀也提示缺氧或病情較重的可能性。趙琳娜指出,如老年人感染新冠後,不一定表現為發燒咳嗽等典型症狀,對缺氧也相對不敏感,當出現不想吃東西、胃口不好、精神萎靡等狀態,也提示病情可能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就醫。而年輕人對缺氧的耐受性相對較差,一旦血氧飽和度下降,手指可能會出現發紫的情況,我們稱之為“紫紺”,也可作為低氧的提示症狀。“血氧儀僅僅是居家監測時一種輔助監測手段。判斷病情輕重,決定是否需要外出就醫,還需要結合患者基礎疾病狀態、症狀以及其他指標綜合考慮。”

“老年人(≥60歲)、孕婦、未接種疫苗者、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腎疾病、腫瘤、糖尿病或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肥胖、重度吸煙者,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病情加重風險高,後果相對嚴重,可考慮準備血氧儀。”趙琳娜指出,沒有基礎疾病的普通人群,感染奧密克戎毒株時,以發熱、肌痛、咽痛、咳嗽等症狀為主,一般不需要常規監測血氧飽和度,也不必為此專門準備血氧儀。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盧茜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