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面放開,身邊感冒發燒的也越來越多,當然如本人只是普通感冒,低燒了一天后次日就退燒了,所以這兩天就在考慮,給我老婆整一套電腦,如果出現需要居家辦公的情況,好在大部分配件都有,需要的也只是把沒有的配齊即可,過完年後就要考慮新房裝修和交房等諸多事項,也會比較忙,這一套也會拿去新房使用。
主機:遊刃有餘,AsusPN41
由於用途相對簡單,主要是辦公使用,不需要處理視頻,也不用搞PS,配置要求顯然就低的多了,個人偏向於相對簡單的主機,例如本人家中這台Asus小主機PN41。體積小,配置豐富,僅作為辦公使用自然是遊刃有餘。

當然,也可以選擇配置相對較高的機型,例如PN51或者PN62,當然,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如準備重新配置,個人大概會選擇R5版本主機,除了CPU為7nm的6核12線程性能更強之外,其Radeon Vega7核顯也相對強大不少,而尺寸基本上維持PN41,當然如果涉及到生產力,銳龍R9 6900HX,並且將CPU升級至32G顯然是更合適的,不過需要DDR5代價會比較大。

雖然小,擴展也不含糊,支援一根M.2和一個普通的SATA硬盤,考慮到存儲的價格越來越低,整個2T+2T也不是大問題。
而Intel AX201NGW,Wifi6無線網卡,等新房組了有線Mesh,也基本上是不需要再糾結於有線或者無線了。

顯示器:高刷MiniLED,KTC M27T20S
對於用過帶魚屏的我來說,基本上全家的意見都是,直屏即可,所以個人也是建議大家購買直屏,除非你想組三屏顯示。
如同存儲一般,感謝國產屏的發力,讓我們在顯示器上的投入成本越來越低,如果你對顯示器有一定要求,個人是非常推薦你嚐試一下MiniLED顯示器的,其屏幕採用的是TCL旗下華星自主研發的快速VA屏,被命名為HVA,本身就有高對比度,高響應速度,無漏光的特點,雖然色準稍差,畢竟也不是拿來玩生產力的。

何為MiniLED,可以說是當初的直下式LED進階,多達2304顆燈珠,576個分區背光,可以更為細緻的控制各個分區亮度,互不影響,其最終表現既達到了接近OLED的目的,又擁有類似傳統LED顯示器的壽命。

配合HDR1000所帶來的高亮表現,配合分區背光確實可以帶來極大的畫質提升。

經過紅蜘蛛實測,其最亮眼的部分是亮度均勻性,這也是雖然VA的色準不佳,但是實際觀感卻很好地原因,分區背光的實現讓亮度表現非常均勻。

最後展示一張圖,手部皮膚顏色鮮活,通透感強,表現細膩,全屏並無明顯暗區,無暗角。

鍵盤:至簡至輕至靜,手感至上的綠聯KU102機械鍵盤
說到綠聯你可以想到什麼?多的驚人的各種類型的拓展塢,投屏器,硬盤盒等等,其實鍵盤也是有的。那為什麼是它?需求和用途是其中一個方面,作為給老婆使用的主力,辦公用途是其重要選項,與各種設備不同搭配是其重要項目,例如ipad,比如miniPC,甚至是Android備機,而綠聯這款,優勢恰恰是兼容性更佳,除了Windows和Andorid之外,同時支援macOS和IOS。

先談顏值,開箱之初的精緻感確實非常強,不到三百的價格所呈現的品質感,是有些意外的,採用89鍵設計,方向是小巧,便攜。鍵盤使用三色設計,做了一定的功能區分,顯得不是那麼的單調。

特別的高特LP薄軸體,僅3.5mm短鍵程設計,同時除了軸體做了矮化設計,連同著鍵帽也是超薄的。

所以整體不管是取向還是設計,都是偏至輕至薄,不會有高度上的違和感,取消了撐腳設計但不表示放棄人體工學設計,相反,採用6°固定傾斜角度,從使用體驗來說,也是完全沒問題。

支援電量顯示和Mac/Win連接顯示,切換鍵位於Esc的上面,Type-C充電口也在同一區域。

體驗如何,簡單聊一下,輕,不止是重量輕實測僅479g,按鍵也很輕,聲音也很輕,最近我老婆因為發燒整個人都是虛的,居家辦公的時候對這款鍵盤一直是讚不絕口,僅比背景噪音高了約2dB。手感舒適,她以前就是一直用茶軸的,切換至綠聯這款,短平快,鍵帽內指感舒適,短進程段落清晰,打字非常輕鬆,她在辦公的時候也不影響我休息,沒錯,我也是中招的。

兼容性好,快捷鍵支援完美,考慮到F1~F12的應用場景相對較少,所以充分利用了快捷鍵,如F1和F2就是調節屏幕亮度,F4可以關閉程式,F10到F12可以調節音量,也可以一鍵靜音。

最後是續航,由於其自帶1800mAh鋰聚合物電池,在使用燈光系統的前提下,依然可以保證15h的續航能力,如果不開燈,則可以達到180h的使用時間,配合智能休眠,在長時間不使用後會自動進入低功耗狀態,所以在不開燈的情況下可以用多久?一個月?也許更久吧。
滑鼠:至輕旗艦,冰豹 KONE PRO AIR雙模
作為本人使用時間第二長有望成為第一,且現為主力的冰豹KONE PRO AIR雙模,確實滿足了本人對於滑鼠的全部想法,雙模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上成為了旗艦級的標配,而它更離譜,三模設計,何?藍牙,有線,2.4G。

最離譜的就是它的重量,僅稱本體,72g的重量真是干翻一票老前輩,雖然也多多少少帶來了一些塑料感。

外觀多少有一些本人使用過的微軟紅光鯊的影子,作為本人曾經又愛又恨的產品,其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快滑動滑鼠會飄,突然丟失方向,不排除是DPI拖了後腿,而冰豹這款光學引擎是19000DPI Owl-Eye二代升級版夜梟引擎,性能確實是沒的說,不輸任何牌子。

這款滑鼠已經作為主力用了一年多了,除了最初的輕重帶來的差異感略微有些不適,之後的體驗確實是沒的說,極輕的重量和克製的多鍵位設計,對於本人這種輕度遊戲的顯然是相當合適的,實際體驗確實是相當不錯,給我老婆用,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其體積偏大的問題,其他確實是合適的。

耳機:直推神器,飛利浦SHP9500
大部分耳機只是聽個響,這話其實沒錯,耳機選擇非常玄學,非常主觀,這也是沒錯的,所以耳機評測基本上都是可以看,但最難概全的,會想到這款最大因素除了一耳意外喜歡之外,最大的原因恰恰是價格。建議可以去夕夕購買,日常價格在300出頭,雙十一最低只要222rmb,性價比何止是爆棚,簡直炸裂,要知道SHP9500發佈之初的價格是很高的。

至於推不推得動,從參數來看,這款和本人當年購買的創新live2有些相似,阻抗均為32Ω,但是live2個人認為確實是需要大推力的,沒有功放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但是飛利浦這款確是意外的,可以說算是直推平價神器,但是這裏說的平推要分電腦和耳機,由於用途和功率的不同,最後的結果差別還是很大的。
50mm開放式動圈阻抗32Ω靈敏度101dB,頻率響應12~35000Hz

開放式耳機,沒有降噪,不過考慮到價格,沒有倒是正常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3米線換掉吧,多少會影響音質。

由於那天體驗是筆記本推的,雙方手機都沒有3.5mm接口,所以手機沒試,但是就本人初步體驗來說,(線材已被換成無氧銅)確實是相當意外的,一耳朵的感受遠比當年創新live2耳機直推的表現要好,至於給一個耳放是不是會更好,朋友作為相對資深Hifi用戶給的反饋是,建議PC+耳放使用,會考慮,但不是現在。
至於更多地,已經讓朋友幫忙下單到貨,拚夕夕263到手好價,看看是不是寫一篇用後感。
總結:專物專用基本上是趨勢,性價比尤其重要
為什麼是專物專用?HTPC和PC有功能重疊吧?老大的編程用電腦和老婆居家辦公也有部分重疊吧?但是你都得有,我都得給配上,因為從應用的角度來說,都是單一性的,畢竟我兒子上網課的時候就不可能讓我老婆用來辦公,我在碼字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性能強勁但是並不能一起使用,更何況電腦里一些東西並不想老婆看到你說是不是?
再次感謝國產的崛起,很多產品的價格也不再起伏不定了,而是穩定而快速的下降,所以有條件的,儘量還是支援一下國產,而且國產的崛起也不再是低價低質的代名詞,其中最明顯的應該是鍵盤,當年對於機械鍵盤的選擇面實際上是非常窄的,例如當年買的羅技G710+可是花了我749塊錢,當年的七百是什麼概念,而現在小幾百的機械鍵盤已經是比比皆是,有人會說,也不便宜啊!但你也要考慮通脹因素,而且當初機械鍵盤選擇可沒現在那麼隨心所欲,很多自研能力強的廠家都已經開始自己出軸體了,也不再只是櫻桃家的黑茶紅青了。至於綠聯這款軸體的出處,個人也懶得去追溯了,矮軸帶來的體驗完全不同,柔和,輕快,安靜且穩定,所實話,考慮自用了,明年配一台筆記本配合使用。
銘說:等搬家啊等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