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科開放床位,應對重症高峰丨探訪北京友誼醫院

2023年01月06日13:52

北京友誼醫院外科樓5層,ICU病房中,十多名重症患者正接受插管、ECMO(體外膜肺氧合,主要用於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等醫療救治。他們有的是從專科病房轉來,有的在病情穩定後,也將轉去專科病房,為其他重症患者留出寶貴的ICU床位。

繼發熱門診“退熱”、急診就診量回調,需要更多及更長時間醫療投入的重症患者,成為各大醫院重點關注的對象。在此過程中,有限的重症資源如何利用,成為醫療機構面臨的現實問題。

北京友誼醫院是北京核心區南部最大的一所三甲綜合醫院,年門診量310萬人次,開放床位1900多張,12月以來,急診就診量明顯增加。

1月5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該院急診搶救室及重症醫學科,瞭解該院在重症高峰時期的應對嚐試。

友誼醫院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救治患者。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友誼醫院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救治患者。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友誼醫院重症監護搶救室,醫護人員安撫患者。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友誼醫院重症監護搶救室,醫護人員安撫患者。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12月以來多名患者病情改善,轉出ICU

1月5日下午4點,北京友誼醫院西城院區外科樓5層ICU病房,21名重症患者正接受醫療救治。

護士站對面的單間病房裡,此輪首例ECMO患者王誌(化名)躺在病床上,醫生在機器上為其調整了參數。王誌年過七旬,重症肺炎合併多臟器衰竭、休克、呼吸窘迫綜合徵、心肌損傷、急性腎功能損傷,病情危重。在醫務人員救治下,氧合得以改善,目前體循環穩定。

據瞭解,21名重症患者中,有十多人為重症肺炎合併各類基礎病需要呼吸機支持,兩人在使用ECMO。

由於個體情況差異,患者在ICU接受治療的時間也不同。

無基礎病、發病5天之內、只需要單個器官功能支持的青壯年患者,一般5-7天就有離開ICU的可能性;但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患者,即使呼吸系統好轉,可能還需血濾等其他支持,入住時間可達兩週甚至一個月。

有限的ICU床位極為寶貴。

北京友誼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段美麗介紹,疫情期間,ICU收治全院危重患者,特別是需要機械通氣、ECMO、血濾的患者。待患者病情平穩之後,將從ICU外轉至其他專科病房,實現重病患者院內循環。

12月以來,已經有多名患者病情好轉並外轉。

急診“艱難時刻”已過,重症病人向內疏解

進入新一年,疫情之下,一線接診情況不斷髮生變化。

北京友誼醫院院長助理、醫務處處長王慧英介紹,2022年12月,院內先後迎來發熱門診和急診的就診高峰,診療量遠高於往年同期。元旦之後,兩院區急診就診量均有所下降。

“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最忙的時候各科都要支援急診,非戰鬥性減員都很嚴重,現在返崗率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也挺過了高峰期,正逐步恢復正常診療。”王慧英說。

繼發熱門診、急診走出高峰,重症患者救治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問題。12月以來,該院接診的危重患者明顯增加,目前已呈現下行趨勢。

如何令重症患者從發熱、急診等最前線順利轉向後方收治入院,需要統籌全院資源。

隨著危重患者比例的增加,為避免留觀患者滯留影響就醫秩序,保障重症患者及時得到積極穩妥的救治,醫院黨委成立由紀檢副院長牽頭、醫務處主導的疏解專項小組,對每日急診與發熱門診需要收入院的患者進行疏解與督導。

醫院也探索了疏解前移策略。全院的床位圖向急診科開放,各專科都做好收治準備。醫院內部開通了急診病人收治微信群,各專科可以主動接收,也可由急診直接開具住院證,提升疏解效率。

王慧英介紹,目前,需要收治的患者基本能在24小時內住院。

擴容重症資源:增加救治設備、跨科開病床

近日,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危重症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危重症醫學專家組發表《奧密克戎變異株所致重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救治專家推薦意見》。文章提出,我國近期流行的BA.5.2變異株和BF.7變異株已有較多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報導,重症救治是目前我國醫療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

為承接重症高峰,友誼醫院擴容了醫療資源。該院成立搶救設備專項小組,統一調配院內搶救設備。提前購置生命支持設備,備好相應管路,最大限度將現有設備使用到位。經市級統籌安排和醫院多方協調,救治設備增加了40%,能夠滿足目前重症患者救治需要。

隨著12月就診高峰的到來,為保障重症患者救治,醫院整合了急診、呼吸科、應急病房、心內監護病房及重症醫學科資源,共設置77張綜合重症監護床位,集中收治危重患者。同時對各專科監護病房進行了調整。目前全院綜合及專科重症監護床位達到185張。

除此之外,除兒科、婦產科之外,全院床位都向合併肺炎患者敞開。該院還突破了病房床位管理界限,全院統籌調配,以提升重症床位周轉率,按照病情變化流轉,若病情加重需生命支持治療則轉至重症監護病房,若病情好轉則由監護室轉出至普通病房。

開展重症培訓,內外科結對查房

床位、設備等硬件資源可在短時間內補齊,如何保證患者在非ICU或非內科團隊的接管中,得到專業的醫療救治?

王慧英告訴新京報記者,該院採取了分級收治和科室“結對子”的方式。

根據病情輕重和合併其他專科類疾病,患者會收治進不同的科室。如較輕患者首先收入外科科室,較重患者收入內科科室,如出現心肌酶異常、消化道出血、需外科手術等情況按需轉至專科治療。

“有次一名發熱患者需要收治住院,胸外科和內分泌科都可以收,我們最後商量,如果內外科都能收,先去外科,因為病情一般較為平穩。”王慧英說,按照病情輕重分配醫療資源,能最大程度保證救治效果。

不同內外科室之間,也根據地理位置等因素進行了“結對子”,建立聯合收治和流轉制度。如ICU與同一樓層的泌尿外科結對、心內科與血管外科結對。結對科室之間,同樣根據病情輕重流轉換人。病情較重,可轉至內科,病情平穩,轉至外科。

外科病房中收治的一部分肺炎患者,除外科醫生進行查房外,內科每天也要派二線、三線醫生去外科查房指導,製定診療方案,跟蹤病情進展。

該院還成立了新冠患者救治工作小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建立危重症患者診治臨床路徑。每日下午組織專家組進行會診討論,製定重症患者救治方案。組織全院醫務人員開展新冠感染患者救治流程、重症患者搶救路徑等培訓,提高治療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醫聯體單位可跨院轉診

除了在院內流轉,患者也可在醫聯體醫院間實現轉診。

上週末,宣武中醫院上報了一名78歲老年肺炎的危重患者,長期腎功能不全、冠心病,在宣武中醫院無法維持後續治療。經急診科醫生評估後,患者當天轉入了友誼醫院急診搶救室插管、收入內科病房住院,預後良好。

據瞭解,友誼醫院西城院區醫聯體有11家成員單位,包括宣武中醫院、健宮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這些成員單位可將重症患者上轉,經友誼醫院治療後不符合出院指征但病情穩定的患者,可向醫聯體單位下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雖無承接床位,也可隨訪出院患者。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陳荻雁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