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傷腦子?“腦霧”真的存在嗎?

2023年01月08日09:23

  腦子像是被布蒙上了、記不住東西、注意力不集中……近來,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反映,自己好像得了“腦霧”,腦子彷彿被病毒攻擊。

  新冠是否真的傷腦子?“腦霧”到底是一種什麼病症?

  一種“大腦模糊狀態”

  2022年12月下旬的一場考試當天,22歲的湘竹抗原檢測為陽性,坐在考場上答第二份試卷時,她已經發燒39度。

  湘竹發現,除了發熱、咳嗽等症狀外,她的腦子已經無法轉動,“坐在考場裡面寫字也寫不了,腦子裡面什麼東西也調不出來,我從前高燒40度也沒這樣過”。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她表示自己已經好了不少,但說話時腦部依然有刺痛感。

  “現在總有一種燒壞了說胡話的感覺。”湘竹說。

  腦子像是被布蒙上了、注意力不集中、記不住東西……這是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到的症狀,被稱為“腦霧”(Brain Fog)——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的集合,主要表現為認知障礙,如健忘、思維遲緩等,同時伴有疲勞、缺乏動力和睡眠等問題。

  事實上,“腦霧”這個概念已經存在至少十幾年,持續腦震盪患者、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早已使用過“腦霧”來描述自己的症狀。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唐毅向中新網介紹說,“腦霧”會由不同病因引起,如過度勞累、久站久坐、長期酗酒、睡眠不足等。

  而對於新冠病毒感染之後是否會出現認知障礙,他說:“已有研究顯示新冠會對部分患者認知功能造成影響。”

  唐毅表示,根據歐美國家的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診斷後3個月,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總體來說發病率為22%-35%。重症患者的認知障礙發病率更高。有研究顯示,重症患者發病6個月後,認知障礙的發病率仍高達59.24%。

資料圖:醫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中新社記者易海菲 攝
資料圖:醫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中新社記者易海菲 攝

  是否為新冠後遺症仍存爭議

  唐毅指出,目前“腦霧”的確切成因還未明晰,但新冠病毒感染確實會對大腦造成影響。

  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嗅神經、嗅覺皮質以及海馬體、海馬旁回等與認知功能密切相關的腦功能區,新冠造成了這些腦功能區的皮層萎縮,具體的損傷涉及多種機制。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之後產生的炎症和免疫反應可能突破了大腦屏障,進而影響大腦。“同時,我們的腦細胞對缺氧十分敏感,新冠病毒感染後出現的缺氧同樣可以損傷大腦,造成認知障礙的一系列‘腦霧’症狀。”唐毅說。

  媒體報導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加速了神經元之間連接的破壞,並稱神經元之間連接過度破壞,可能會使“長新冠”患者引發“腦霧”。

  據新華社2022年11月報導,“長新冠”(Long Covid)通常指新冠後遺症。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稱為“新冠後症狀”。

  另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科學家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免疫反應會傷害大腦的血管,這可能是病患長期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的原因。

資料圖:一名從山東來京支援的護士(左)在協助配置藥品。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資料圖:一名從山東來京支援的護士(左)在協助配置藥品。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而“腦霧”是否是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症,唐毅表示,這種說法目前仍存在爭議。

  他指出,後遺症是指疾病恢復期之後,仍存在長期無法恢復的組織缺損或功能障礙,且伴隨終生。

  “現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後出現的‘腦霧’,部分人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好轉,甚至消失。但也有部分人感染之後,這些症狀持續很久,依然沒有完全消失。此外,目前的研究還不知道新冠對大腦結構的有害影響是否可以完全逆轉,仍待進一步隨訪。”唐毅說。

  能否撥散腦中濃霧?

  隨著對新冠病毒感染長期影響的研究不斷深入,呼吸系統疾病如何影響神經系統成為困擾國內外醫學界的難題。

  目前,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出現被批準的“腦霧”治療方案。

  美國耶魯大學兩位神經學研究人員此前發表了初步證據,表示有兩種已研發出的藥物一起使用,可以減輕甚至消除“腦霧”症狀。他們做的小型試驗發現,在12名“腦霧”患者中,胍法辛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藥物組合成功地治好了8名患者。

  試驗還需要進行更多的臨床試驗和對照組試驗,進一步評估藥物的作用。

資料圖:工作人員正在做疫苗接種前的準備工作 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資料圖:工作人員正在做疫苗接種前的準備工作 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在國內,針對新冠“腦霧”的緩解與治療,唐毅的團隊此前已啟動了一項臨床研究。研究主要面向既往沒有認知障礙及癡呆的病史、現在得了新冠(核酸或抗原陽性後3-12周之間)、年齡在18-80歲之間的新冠患者,並持續招募受試者。

  他介紹說,研究一方面通過為患者提供完整腦功能評估,明確新冠是否對患者的大腦結構,以及認知功能造成損害,特別是注意力、記憶力、邏輯推理等高級認知功能。

  另一方面,針對檢查結果,團隊還研發了已經反複驗證過的、可以有效改善認知功能的計算機化認知訓練干預。

  唐毅認為,除了重症患者,大多數人其實很少會感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後認知功能的損傷。“因為損傷後的認知功能仍可以支撐我們進行一般的日常活動和普通事務,但在進行需要集中注意力、記憶、邏輯推理等方面的任務或學習工作時,我們可能才會感覺到有些不一樣。”

  而如果“腦霧”對生活產生持續性的影響,他表示,可以通過認知測評、血液檢查等項目進行檢查,“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動態監測認知功能變化”。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