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睇新聞|共和黨分裂美國眾議院議長「難產」 強硬保守派「綁架」全國

2023年01月08日09:43

美國眾議院選舉經過多輪投票仍然沒有選出議長。

橙訊】美國眾議院議長一般會有佔多數席位黨派推舉,經眾議員投票產生,多屬「按部就班」,近年來也並未給外界帶來過什麼「驚喜」。然而近日的議長選舉卻一反常態,雖然共和黨有優勢席位,其領袖麥卡錫卻歷經4日共15輪投票,才最終艱難當選——上一次美國未能在首輪投票選出眾議院議長還是1923年。這不僅讓共和黨的分裂暴露在世人面前,民主黨籍的總統拜登也感到尷尬不已,直言形勢「令人羞愧」。

美國第118屆國會會期將於1月3日開幕,在此之前,美國國內乃全球都已經十分關注,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能否從他的共和黨同僚那裡獲得足夠的選票,當選眾議院議長。

眾議院議長當選需要得到絕對簡單多數支持,也就是全員435位議員都出席的情況下,需要至少218票。理論上來說這並不困難,共和黨在去年11月的全國眾議院國會選舉中以222比213的多數獲勝,從民主黨人手中奪取眾議院的控制權,只要共和黨團結一致支持麥卡錫,就應該一切水到渠成。

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歷經15輪投票終於當選。

然而共和黨內部的強硬保守派成員,卻早就放風,不願意支持麥卡錫,似乎認為麥卡錫還「不夠保守」。在國會開會過去的幾周里,麥卡錫與反對他的共和黨人進行了多次對話,試圖獲得他們的支持。但他的努力卻遲遲未見效,眾議院早前連續投票,麥卡錫不僅始終得不到足夠票數,期間甚至得票一度下跌至僅有200票,民主黨的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得票都超過他——傑弗里斯得到了民主黨的212票。

眾議院議長產生前,整個眾議院都無法進行工作,就因為差了十幾二十票,美國眾議院這幾日來就沒有進行任何其他工作。少數共和黨議員「造反」,國會直接「癱瘓」,可算2023年新年奇景。

更為諷刺的是,就在周四麥卡錫在眾議院的會議廳裡低聲拉票時,佛羅里達州眾議員蓋茨 (Matt Gaetz) 卻將選票投給了特朗普——此舉看似荒謬絕倫,但並不違憲:美國憲法確實沒有規定必須選舉眾議院擔任議長。不過特朗普本人此前倒是已經表示,會支持麥卡錫。

美聯社分析稱,蓋茨的舉動,是對共和黨未來存在廣泛分歧的象徵性但尖銳的標誌。

特朗普發布的合成圖。

在此之前,特朗普在其創設的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合成圖片,圖片上,特朗普將自己PS到了前眾議長佩洛西的位置上,坐在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的旁邊,而前面的拜登正在進行演講。圖片中的特朗普吐著舌頭,表情搞怪。

雖然特朗普在發圖時並未配文,不清楚他發這張圖片的用意何在,但眾議院本周的荒謬情形,倒是和他所發的合成圖片不相上下了。

來拒絕支持麥卡錫的主要是共和黨內20名強硬保守派成員,其中一名成員、南卡羅萊納州眾議員諾曼(Ralph Norman)此前明確表示,他們並不信任麥卡錫,雙方日前會面時,被對方威脅逐出委員會及失去所有特權。

民主黨議員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

實際上,這些強硬保守派議員,多是共和黨內保守團體「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成員。麥卡錫去年就是擊敗了自由黨團推舉的比格斯(Andy Biggs)成為共和黨領袖的。自由黨團在保守的共和黨內也屬於極端保守,過去幾年大力支持特朗普,甚至有人支持特朗普推翻2020年大選的選舉結果——有專家就指出,美國國會早前對特朗普的調查可能也影響到部分自由黨團的議員,他們而如今對麥卡錫施壓,可能也有迫使其日後在調查方面讓步從而自保的意圖。

自由黨團曾經開出一系列條件,諸如表決限制國會議員任期、達成預算與支出平衡、降低杯葛議長的門檻等等。麥卡錫雖然并不情願,但連日來已經做出了不少讓步。傳媒報道指,他已經同意麥讓更多自由黨團成員加入能主宰法案命運的程序委員會(Rules Committee)、確保議員至少有72小時檢閱法案、鬆綁院會修正案提出限制、恢復議員砍聯邦官員薪水權利等。

此外,麥卡錫據稱還同意恢復過去只要一名眾議員就能提出「罷黜議長」(vacate the chair)動議的規定——這等於給黨內少數強硬派送上了「尚方寶劍」,而隨時可能斬的卻是他自己。

也正是靠着不斷讓步,麥卡錫才最終在第15輪投票中終於過關當選,而這次當選也很驚險,麥卡錫僅僅取得216票,6名共和黨議員投「出席票」,即無支持任何一名候選人,等同棄權,列作「廢票」,令當選門檻降至215票——換句話說,部分強硬保守派一直到最後也沒有支持麥卡錫。

美國眾議院已經進行多次投票。

共和黨內部其實對自由黨團也頗為不滿。例如共和黨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也曾是自由黨團成員,但已經「叛出」,稱他們「愛搞破壞」,反對麥卡錫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現在是「與我們來之不易的共和黨多數派玩俄羅斯輪盤賭」。《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此前曾稱,反對麥卡錫的保守派其實自己並沒有太多優先議程,他們的計劃似乎是「把玩具弄壞,這樣就沒有其他人可以玩了」。

據悉,今次眾議院議長選舉已經成為美國164年來投票次數最多的一次,此前在1859年眾議院投票進行了44輪;而美國歷史上最長投票記錄是在1855年創下,當年在2個月內進行了133輪投票——不過1850年代正值美國內戰前夕,美國社會正因為州權問題、移民問題、奴隸制問題等深刻分裂,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麥卡錫在當選後致辭稱,美國的制度建立在制衡之上,現時是審查及為總統的政策作出一些制衡。他還引述父親稱,最重要不是如何開始,而是如何結束。

麥卡錫未來工作如何展開還很難說,但從今次選舉看,他自己倒是第一個先被黨內少數派「制衡」了。而更進一步說,剛剛結束的這場鬧劇削弱了共和黨的地位與威望,將黨內分歧徹底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麥卡錫近來一直試圖遊說更多支持者。

在佔據優勢情況下,卻連議長選舉都完成的如此艱難,共和黨未來又如何能真的團結應對債務上限、預算撥款等等問題,甚至於如以前所聲稱,對拜登發起調查?與之相對,民主黨黨團如今212人倒是頗為團結,在共和黨四分五裂的情況下,未來倒是可能會在眾院發揮遠比預料更大重要作用,然而民主黨又沒有多數席位,結果就是大家似乎都處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狀態下,未來美國眾議院工作如何展開,實在不令人樂觀。

2021年1月6日,不滿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山莊,震驚全球。如今兩年過去,美國雖然已經不再是特朗普掌舵,卻依然面臨深刻的內部分裂對立,不僅政黨間惡鬥不斷,政黨內部也是刀光劍影。美國社會的深刻分裂,正赤裸裸展現在世人面前。

圖:美聯社

更多推薦文章

美眾議院議長選舉10輪投票仍無結果 共和黨保守派堅持拒絕支持麥卡錫

美國眾議院投票兩日仍未選出議長 決定暫時休會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