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傳球!”
“跑動接球!”
“注意位置!”
1月4日下午,教練們的吼聲在一面背靠矮山的雲南玉溪高原足球訓練基地裡顯得格外清晰,U17國少男足2023年第一期集訓就此拉開序幕。這是U17男足第二次來這個“偏僻”的基地集訓:去年8月,備戰在澳州舉行的U17亞洲盃預選賽前的衝刺階段,球隊就選擇這裏駐紮,主教練楊晨認可高原(玉溪基地海拔約1700米,空氣極為清新)對球員體能訓練的促進作用,因此2勝1負通過預選賽小組賽晉級決賽後,球隊再次選擇這裏進行“有氧儲備”,儘管還有幾位小球員的身體狀況尚無法達到正常訓練標準,但這批2006年齡段的小球員已經在心理上做好“為國而戰,捨我其誰”的準備。
“我們昨天集中,然後昨晚剛剛接到通知,原定5月3日在泰國打的決賽延期到6月17日了,等於我們多出1個半月的備戰時間,所以熱身計劃會有調整。”楊晨說,“我們原計劃春節以後去珠海或者廣州練兩週然後去日本打熱身賽,他們俱樂部06年齡段的隊伍已經很強了,不過我們打熱身賽不怕輸球,只有多和強隊打才有鍛鍊價值。現在時間變了,我們會考慮先去歐洲打熱身賽,再隨著備戰進程靠近泰國。”
U17國少隊去年10月在澳州拿到今年U17亞洲盃(亞少賽)決賽資格,亞少決賽圈總共16支球隊,中國位列第四檔次,這意味著無論如何分組,國少都需要做好最艱難的準備:日本、韓國在一檔,二檔有伊朗、澳州,即便第三檔次還有沙特、越南這樣的青少強隊,國少要想在決賽圈贏得世少賽門票,半年備戰質量至關重要。
過去20年,打進2005秘魯世少賽的88年齡段球員和打進當年荷蘭世青賽的85年齡段球員,為國足提供了如郜林、馮瀟霆、趙旭日、於大寶、王大雷等大批中堅力量,因此國字號青少球隊只有通過世少賽、世青賽牢固根基,才有可能在今後兩個大賽週期內保證國足成年隊的競爭實力。
因此和楊晨帶領的國少隊需要全力爭取亞少賽決賽圈出線相比,邵佳一擔任領隊的U20國青比賽任務更加緊迫:烏茲別克斯坦U20亞洲盃(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將於3月1日舉行,國青隊3場小組賽分別為3月3日對陣日本隊、3月6日對陣衛冕冠軍沙特隊、3月9日對陣吉爾吉斯斯坦隊,出線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亞青賽決賽是中國足球國字號球隊2023年第一場惡戰。目前人在西班牙遠程“遙控”U20國青集訓的主教練安東尼奧,將在球隊海外拉練期間“歸隊”。1月7日,國青隊結束了在重慶為期兩週的封閉訓練放假,全隊將於一週後重新在重慶集結,並於1月16日直飛杜拜進行海外拉練,隨後還有克羅地亞拉練計劃,2月底球隊進駐烏茲別克斯坦賽區。
“U20國青隊的人選,完全根據主教練戰術安排需要確定,安東尼奧看重球員的執行力和在球隊當中各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他喜歡打很‘硬’的強隊。所以和以前海外拉練強調‘以練為主’不同,我們這一次拉練強調熱身賽質量,無論是在阿聯酋還是克羅地亞,我們都已經聯繫好了高水平的熱身賽對手,包括克羅地亞U20國家隊、立陶宛U20國家隊,我們要通過高質量比賽幫助球隊加強磨合,提高自信心。”邵佳一說,“大家都很清楚這次亞青賽決賽圈的難度,所以中國足協也沒有在成績方面壓給我們很高的任務,就是要求我們第一打出中國隊的頑強作風;第二打出讓球迷滿意的精神態度;第三技戰術方面要比預選賽有明顯提升,我們也一直按照這些要求全力備戰。”
安東尼奧外教團隊線上指揮集訓期間,中方教練團隊擔起重任,無論邵佳一,還是“超白金一代”的助手杜震宇、陸峰和守門員教練楊智,通過隊內對抗賽不斷打磨球員的技戰術意識,這也是U20國青希望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創造奇蹟的信心來源——畢竟在國足成年隊再難提升上限的現實當中,國青、國少才是中國足球真正需要從細節方面鍛造的後備力量。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把兩支男足青少球隊和兩支女足青少球隊(U20國青女足,U15國少女足)作為2023年“下隊”第一站,已經向外界發出“把重視國字號U系列球隊落在實處”的明確信號,事實上無論和哪支球隊的教練組進行以“實話實說”為宗旨的交流,中國足協相關部門努力落實的一句話就是“有什麼困難儘管提,我們全力解決”,包括用“有限軍訓”方式提高球隊凝聚力和戰鬥意誌。
“軍訓其實不是一種形式那麼簡單。我們U17國少現在是國字號系列裡面年齡最小的球隊(上有U20和U23國足),孩子們需要軍訓來真正幫助他們改掉一些懶散的毛病,國字號的球隊,國家榮譽感必須是排在第一位的。”U17國少在玉溪基地的集訓安排了為期7天的軍訓(集中在早操和上午時段進行),主教練楊晨希望他的隊員能夠通過軍訓嚴明紀律,“我當球員的時候在海外踢過球,那時候只要國家隊需要,都會義無反顧回來,哪怕德甲我不踢了也要回來,去爭去拚受傷了也不覺得怎麼樣,不管打十強賽還是世界盃,每次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都非常激動,知道自己是為國家而戰,沒有這種榮譽感就不配進國家隊。我們不避諱個別小球員心理有矛盾,也想代表國家隊打比賽,但也有畏難心理,吃苦精神不夠,覺得我們訓練量太大,所以教練組還要想各種辦法,通過各種方式,讓我們的球員能夠承受和堅持下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01月10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