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規定議長麥卡錫權限的法案

2023年01月10日09:31

  當地時間1月9日,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規定新任議長麥卡錫一系列權限的法案,此次投票是新議長麥卡錫領導多數共和黨眾議員面臨的第一次考驗。

  相關新聞

  麥卡錫“上位”有何影響?專家:對華政策可能越來越偏激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新當選美國國會眾議長的麥卡錫7日發表上任後首次演講。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7日報導,麥卡錫在演講中表示,將成立一個由兩黨議員組成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調查如何把流向中國的數十萬個工作崗位帶回美國。“我們將贏得這場經濟競爭。”

  美國共和黨在去年11月中期選舉奪回眾議院的控製權之後,麥卡錫就宣佈要成立“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揚言,如果當選眾議院議長,一定會率團竄台。美媒還爆料稱,麥卡錫為拉攏黨內反對派議員馬特·蓋茨,許諾後者出任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下轄小組委員會主席一職。而蓋茨本身就是臭名昭著的反華分子,屢次在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上栽贓中國,還曾叫囂沒收中國在美所有資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7日報導稱,國會共和黨人誓言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這讓人擔心華盛頓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可能會進一步不穩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研究主任邁克爾·奧漢隆認為,共和黨控製的眾議院在中國問題上的“政治優越感”可能會破壞美中關係。他表示,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攻防上,麥卡錫等共和黨人士可能在加大“修理中國”上做文章,將拜登的“人設”定為對華議題“示弱”。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無論拜登政府對北京有多“硬”,共和黨內的強硬派永遠都會嫌不夠。他表示,麥卡錫若竄台,政治目的會多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跟佩洛西一樣,“既不負責又不顧後果”。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麥卡錫作為眾議長上台後,國會與白宮在對外政策,尤其是對華政策的主導權爭奪問題上會相互施壓,比拚誰更強硬,最終可能出現國會和白宮對華政策總體越來越偏激的格局。白宮近段時間在對華政策上顯示出一定的柔韌性和靈活度,這為中美關繫帶來一定的騰挪空間,但麥卡錫和美國國會顯然不願看到這樣的局面出現。因此,在對華總體戰略上,國會和白宮將會在方式手段上有更多較量。麥卡錫當選眾議長後,在涉台、涉疆、涉港、南海、人權等問題上的操弄可能更高調偏激。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