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將於1月14日開幕。今天(1月12日)傍晚起,北京市政協委員將陸續報到。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李誌起今年帶來了多個建議,其中一個建議就是“把通惠河打造成連通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的親水美學長廊”。

運河文化不僅要“活起來”,也應該“火起來”
李誌起表示,通惠河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穿過東二環到東五環的核心區域,連通北京站、建外商圈、CBD等核心功能區,承載著北京的漕運輝煌,洋溢著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新時代城市美學。“該河段曆史文化遺產眾多,包括古觀象台、慶豐閘等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重要天文水利設施,是祖國燦爛科技文明在京華大地上的鮮活寫照。”
不過他也認為,當前通惠河呈現出保護傳承有餘而利用不足的狀態,只做到了讓運河文化“活起來”,並沒有做到“火起來”。
究其原因,李誌起認為,通惠河缺乏整體規劃設計,尤其是永安里至四惠段相比於溫榆河、亮馬河等城市景觀水系美化、亮化不足,沒有達到與其曆史文化和城市功能相匹配的景觀水準,只是在綠化與休閑公園上著力,弱化了通惠河的文化影響力和吸引力。
“每一條河經過合理開發和利用,都可以變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例如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項目一經通航,便晉陞為市民的‘網紅打卡地’,成為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他說,通惠河朝陽段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通航,無法與通惠河通州段景觀水系觀光通航系統相銜接,無法“以點串線”。
建議打造北京東部地區城市夜遊熱門打卡地
他建議,統一規劃、整體開發通惠河景觀水系美化、亮化工程。通過整體亮化,塑造具有運河情景的城市河岸夜間形象,努力將通惠河打造成北京東部地區城市夜遊熱門打卡地。還應注重融入時尚元素,運用現代科技多維度宣傳展示。
同時,各部門統籌協調、科學研究通惠河景觀水系觀光通航條件,打破原來的硬質護岸風貌以及水、綠界限分明的設計理念,實現從建國門/東便門碼頭登船直達副中心核心區的觀光航線規劃。“打通堵點實現通惠河全線連通後,將有助於深度融合運河特色與城市發展,將通惠河兩岸文化打造成地方標誌性文化品牌,擴展市民公共活動空間、文化生態空間,統一規劃沿河經濟建設。”
他還建議,應該借助現代科技,結合通惠河沿岸曆史景觀和現代城市功能區,設計主題鮮明、移步換景的文化廣場等。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