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訊】沒有人生下來就有夢想,也沒有人生下來就注定成為極限運動員。超馬跑手黃俊橋由28歲起追夢10年,用雙腿跑出一個個「不可能」,征服美、日、台3地。能夠成功踏上夢想之途,他憑藉的是正向、堅定的個人信念。
黃俊橋(橋Sir)未成為跑手之前,只是一名喜愛運動的少年,曾擔任極限運動攝影師,為攀石、越野單車等運動拍照。從幕後攝影工作跳到「幕前」自己也去跑的契機,在於2008年一次沙漠馬拉松賽事的工作,他被運動員的堅毅精神所感動,啟發自己也想挑戰馬拉松。

黃俊橋,熱愛自我挑戰的超級馬拉松運動員兼教練。(圖:橙新聞)
橋Sir於是放下相機,開始鍛煉身體和學習長跑知識,先後參與過多個馬拉松比賽。數年後他反思自己一直跑的意義,一度陷入困惑,直至2017年遇上「人生導師」,一起參與環繞夏威夷耐力跑比賽後,終於找到新方向。
他獨自開展了「環球跑」計劃,於2018年至2022年間,先後到台灣環島跑,由日本北海道跑至沖繩,再由美國東岸跑至西岸。其中美國之挑戰,更是為「傷健共融網絡」籌款,部分路段與視障、聽障運動員等同跑,是他暫時最長的環球跑計劃,共跑了102日,約有5400公里。

美國之旅由東岸紐約跑到西岸洛杉磯。(圖:受訪者提供)
「不要先打擊自己,要想『我怎樣才可以做到』。」
很多時人們對追夢會卻步,原因是衡量過「現實情況」,認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打消念頭。而橋Sir憶述當初看見沙漠跑的運動員,覺得很有型,他第一時間沒有打擊自己,卻是思考什麼方法可以幫助自己達到眼前的目標:「一定有方法,只是還未找到。然後我一直做,逐步鍛煉,終於找到我的成功方程式。」他補充,開展追夢之旅,不會如理想中立刻變得「有型」;但是能堅持做下去的,才能稱作「型」。
「能堅持到最尾,贏的永遠是自己。」
在追夢的過程中,會屢受挫敗、打擊,橋Sir自言在日本跑都遇過體能上的考驗,他推著車仔(行裝),平均每日跑約16小時,身心疲累,也曾遇過受傷等狀況。
不過他從未想過放棄,因為他有一句座右銘:「每一次面對的問題,就是我升level的機會。」他以打遊戲機去比喻人生,克苦的挑戰和困難就如遊戲每一關難關,可能要輸幾遍才能「儲經驗」,從而了解和改善自己,這亦是他玩這場「人生遊戲」的樂趣。

追夢者為著夢想奮鬥,難免會有感到孤獨的時候。(圖:橙新聞)
「哪些說沒有夢想的,只是還未找到他的夢想而已。」
現時橋Sir已經成功跑了美、日、台3地,無疑是追夢者的成功例子。夢想在他而言十分重要:「夢想雖然虛無飄渺,但是如同晚上的北極星,當我向前踏出每一步,我都會以它為目標,我向著它走,就是正確的人生方向。」
他又寄語一些未找到夢想的朋友,不妨找一些仰慕的學習對象去模仿,跟著他們所經歷過的一步步努力,便會發現哪些不適合自己,哪個是自己真正想朝向的目標。
「我有一個信念,就是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與橋Sir傾談,會發現他是一位充滿正能量的人,而這種光芒在於他的思考模式。他的信念十分堅定,他確信自己作為人類的能力無限,因此不會受限。「環球跑」每一次計劃跑步的距離都會比上一段長,他未來的目標是長達18000公里的澳洲跑步旅程,另外更想由香港起步,以雙腳環繞世界跑一圈。

橋Sir打算在2030年前達成澳洲跑的目標,預計要跑足一年!(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受訪者提供
文:駱煥琳
拍攝:李家明、鍾嘉穎
剪接:鍾嘉穎
製圖:Terry
責編:Ava
更多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