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設計師盧軍淺談果嶺改造(一)改造動因

2023年01月14日15:32

  從本期文章開始,新浪高爾夫將連載中國高爾夫球場設計師盧軍關於果嶺改造的文章。

  盧軍  

  高爾夫球場設計師。自1993年開始從事高爾夫球場設計工作,三十年來,球場設計作品逾40座,代表作有榆林沙漠高爾夫球場等。

  關於趨勢的思考

  2022年8月25日,我動身前往英國,目的很簡單,追根溯源,去看看那些古老的名場在當今是如何發展的。

  從出發前,到行程中,旅遊專家張宇、設計師張旭,動用了各種朋友資源提供協助,深表感謝。

  兩個月倏忽而過。從英格蘭到蘇格蘭,我一共探訪了35家球場,其中23座是世界百佳,在倫敦Europcar租車公司還車時才發覺,已經開了10315公里。

  回國後的兩個月裡,我一直在整理行程日記。而腦海中一直跳出一個問題:中國高爾夫球場的未來在哪裡?

  過去幾年,我的工作一直圍繞著球場改造,從南到北,時常與業主、球會管理者打交道,感觸頗深。藉著歲末年初的空閑之際,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淺見。

  過去三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世界的高爾夫球場客流量都大幅增高。良好的經營收益也促使名場、好場陸續升級。

  這幾年,從美國的球場設計師同行傳來的消息看,新建球場數量不多,大家幾乎都忙碌在球場改造當中。而值得關注的是,在球場改造項目中,果嶺改造發生的頻率最高。

  究其原因,是因為高爾夫球場的核心是果嶺,果嶺的品質決定著整個球場的品質。

  改造規模大的一些球場會將果嶺以及果嶺周邊區域全部拆掉,重新設計、重新建造。也有一些球場為了減少改造成本,只將果嶺部分重新設計建造。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球場對果嶺的局部做一些修改。

  歸根結底,改造正在發生。不論國內還是國外,無論私人球會還是渡假球場,追求進步的球場,都在結合自己的改造原因和目標,確定不同的改造範圍。

  果嶺改造動因

  每個球場的果嶺都存在著不同的問題。

  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地形條件、不同的客流量、不同的草種,等等因素,都要在改造前進行認真分析改造的原因、目標,經過專業技術人員的科學論證,製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常見的改造原因有以下幾點:

由於土地發生變化或道路拓寬導致果嶺移動位置,必須重建新的果嶺;

對於客流量大的球場,果嶺面積太小或者果嶺表面坡度太大,沒有足夠的洞杯位置保證草坪的恢復,影響球場的正常經營。小果嶺對於客流量較小的球場上尚不會帶來太大的問題,可動,亦可不動;

由於果嶺的基礎部分出現問題,比如,排水管道堵塞、砂層透水能力變差等原因,導致果嶺草坪生長不好,影響球場品質;

果嶺表面原設計洞杯位置缺乏足夠的戰略性和趣味性;

果嶺和周邊地形銜接不好,發生果嶺積水或通風不暢等情況,需要重新建造。

  我們國內的大多數高爾夫球場興建於1983~2012年之間,許多球場都進入了改造的需求高峰。但是,受國家政策的限制,球場不能進行大規模的改造。由於果嶺占地面積小,一般又不改變原有位置,所以,近幾年很多球場都選擇進行果嶺改造。

  那麼,果嶺改造的方案如何製定?果嶺改造對球會運營的影響有多大?果嶺改造的成本和收益如何權衡?

  南沙案例

  2021年,我和我的康多爾高爾夫球場設計公司承接了廣州南沙高爾夫球場山場的果嶺改造項目。由於這個項目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所以,結合這個項目談一些球場果嶺改造常見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希望可以對業界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南沙高爾夫球會是廣東的老牌球場之一,對球友來說,性價比高,對業主來說,效益好。1997年開業的南沙球會位於廣州市南沙區, 36洞公眾球場,山場18洞,湖場18洞。特別是虎門大橋通車後,深圳球員來球場的交通更加便利,球場客流量每年遞增。目前,年客流量已突破十萬輪次,令不少業界同仁羨慕。

  2010年,山場每個洞新增一個果嶺,原果嶺種植冷季型草本特草,新增的果嶺種植暖季型草——海浪草。當時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冬季和初春使用冷季型草果嶺,其它季使用暖季型草果嶺。不同季節兩個果嶺發揮各自的優勢,給客人提供良好的推杆體驗,提高市場競爭力。這一舉措在當時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隨著近些年勞動力和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雙果嶺的管理成本引起了管理層的重視。因此,球場為了順應大趨勢、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球場向生態、環保方向發展,決定將新增的果嶺取消,恢復到原有的一個果嶺。這是改造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場地空間狹小,新增果嶺勢必要影響原有果嶺的視覺美觀,同時也減少了球道長度,影響球員的體驗感。

  第三,由於原果嶺在建造時缺乏專業指導,果嶺的有效面積較小,果嶺洞杯位置嚴重不足,高品質果嶺草坪自然就無法實現。

  第四,果嶺表面坡度偏大,許多客人抱怨果嶺坡度大、擊球不公平,缺乏必要的合理性。既影響了客人的體驗感,也減慢了打球速度,與大客流量的矛盾加劇。

南沙球會山場2號果嶺, 原基礎坡度太大,又沒有很多石頭。 一次性降低原場地坡度,使果嶺坡度一次到位。
南沙球會山場2號果嶺, 原基礎坡度太大,又沒有很多石頭。 一次性降低原場地坡度,使果嶺坡度一次到位。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2021年南沙球會將山場的果嶺改造提上了議事日程。

  南沙高爾夫球場的果嶺改造前期做了認真的論證,通過我和團隊認真細緻的踏勘現場,與草坪管理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做詳細的溝通和調查,在開工前四個月完成了果嶺改造施工圖的設計,為下一步果嶺改造施工做好了技術準備。

  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它決定著改造的方法、改造的成本和改造的效果,有很多球場對前期的技術準備重視不夠,用一些老舊的經驗代替了新技術、新材料,對果嶺的技術發展過程缺乏全面的瞭解,用一些道聽途說的信息代替了專業、權威的論證,從而喪失了一次提升球場果嶺品質的好機會。

  改造進行 不失經營

  與改造方案同步進行的,是改造期間球場的經營方案,這也是很多球場管理者面對改造與否的阻礙與負擔。

  事實上,果嶺改造施工一般情況不需要球場停止營業。解決辦法之一,可以在果嶺前的球道上修剪一個臨時果嶺,維持球場正常經營。

  南沙球場改造的是冷季型草果嶺,用暖季型草果嶺保持球場正常經營。通過年底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果嶺改造不但沒有影響球場的正常經營,而且,客流量還略有增加。

  當然有條件停業封場改造,對果嶺改造施工最為方便。

  細化改造範圍

  如果資金充足,最好將果嶺及果嶺周圍的區域全部重新改造,包括果嶺周邊的沙坑、凹地、斜坡等區域;如果資金量不足或者工期不足,也可以只改果嶺部分,其周圍的沙坑等區域都不做修改。南沙球場就屬於後者。

南沙球會山場11號果嶺, 為節省投資,僅改造原果嶺區域,周邊的沙坑、邊坡都不做修改。
南沙球會山場11號果嶺, 為節省投資,僅改造原果嶺區域,周邊的沙坑、邊坡都不做修改。

  不論改造的範圍多大,凡改造區域地下所有構造物全部要清除。比如,原果嶺的草坪、根系砂層、碎石層、排水管道,全部都要清理乾淨。

南沙球會山場18號果嶺, 原果嶺基礎坡度合理,但也要將原有碎石和排水管清理乾淨。
南沙球會山場18號果嶺, 原果嶺基礎坡度合理,但也要將原有碎石和排水管清理乾淨。

  如果有一些舊材料,可以二次利用,如碎石、果嶺砂,必須將他們收集堆放、運到指定位置、清洗過篩之後再使用。從環保的角度考慮,應該鼓勵材料二次利用。但根據現在的勞動力成本和運輸成本,舊材料的二次利用成本高於購買新材料。

  這次南沙球場的果嶺改造,最終選擇全部採用新材料。我們將原來的舊果嶺砂取出後用在發球檯的改造中。清理果嶺地下所有雜物的目的是給新果嶺創造均勻的基礎層,使其任何區域的結構均勻性一致,這樣才能保證果嶺每一處排水速度一致,草坪的顏色一致。

  也有一些球場在改造果嶺時,為了簡單、省事、節約成本,便將原有果嶺的草皮移開之後,用砂子在原果嶺表面重新造型,地下結構不做任何改動。這樣的改造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改造後的品質不能得到保證,即果嶺結構缺乏一致性。而且,成本還會更高。

  南沙球場在果嶺改造前也曾提出過這種簡單方案,經過測算分析,要讓果嶺表面的坡度達到理想狀態,需要購買大量的果嶺砂。由於果嶺砂的價格很高,買砂的成本超過了重新做果嶺的成本。所以,還是放棄了這種簡單改造的想法,採用了徹底將原果嶺拆除,重新建造新果嶺的方案,避免因小失大。

  這裏有必要再提一下果嶺面積的問題。如果果嶺面積太小,無法滿足21個洞杯位置的需要。但是,果嶺面積太大又會增加建造成本和管理成本,特別是草坪管理成本是一個長期的、無法逆轉的、可能遞增的成本。從現在全世界的發展趨勢來看,果嶺面積在500到600平米之間較為合理。

  每個方案細節的製定,都可能影響未來的經營。成本、時間、收益,需要管理者不停權衡。畢竟,改造果嶺的機會對於任何球場來說都非常珍貴。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