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中關村在線
歲末年初,在各大主流品牌都在推出頂級旗艦時,我們注意到iQOO與榮耀分別帶來了自己在中端價位的性價比產品iQOO Neo7 競速版和榮耀80 GT,受到了很多朋友的關注。作為起售價相近、性能配置上也基本屬於同一檔次的兩款產品,iQOO Neo7 競速版和榮耀80 GT到底應該怎麼選?今天就由我來帶大家一起通過實測來看一看。

在外形設計方面上,兩款機型在設計上基本延續了相應產品線的設計風格。
機身正面
iQOO Neo7 競速版搭載了一塊6.78英吋SamsungE5柔性大直屏,解像度為1080P,全局最高亮度1000nit、局部峰值亮度1500nit。支援30/60/90/120Hz四檔刷新率、高素質DC調光。

iQOO Neo7 競速版 機身正面
榮耀80 GT搭載了一塊6.67英吋AMOLED柔性直屏,解像度為1080P,全局最高亮度1000nit、局部峰值亮度1400nit。支援最高120Hz智能刷新率、2160Hz高頻PWM調光。

榮耀80 GT機身正面
機身背部
iQOO Neo7 競速版機身背部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影像模組部分,在沿用膠片雲階設計的前提下,iQOO Neo7 競速版將主攝與超廣角鏡頭的兩個小圓放在了一個相對更大的圓中,整體看上去更加和諧、統一。

iQOO Neo7 競速版機身背部
榮耀80 GT背部的鏡頭模組採用了矩形的設計,模組中間用一條金屬線隔開,形成了一個數字“8”的形狀,呼應了榮耀80的系列名稱,還是相當具有辨識度的。

榮耀80 GT機身背部
在機身配色上,iQOO Neo7 競速版提供了幾何黑、印象藍、波普橙三種配色;榮耀80 GT提供了星際黑、光雨流星、流光幻鏡三種配色。
在機身材質上,iQOO Neo7 競速版提供了素皮、AG玻璃後蓋兩種選擇,相對來說更加成熟穩重;榮耀80 GT則是在光雨流星、流光幻境配色使用了玻璃材質,星際黑使用了塑料材質,相對來說更具有活力,適合更加年輕的用戶群體。
性能配置方面,是兩款產品的核心賣點。
iQOO Neo7 競速版和榮耀80 GT搭載了同樣的第一代Snapdragon8+、增強版LPDDR5、超頻版UFS 3.1的性能組合。不同的是,iQOO Neo7 競速版強調了自己所搭載的是滿血版第一代Snapdragon8+。
iQOO Neo7 競速版的這顆滿血版第一代Snapdragon8+相較於榮耀80 GT上的這顆降頻版,主要區別在於Cortex-X2 大核的頻率,iQOO Neo7 競速版上的這顆可以達到3.2GHz,榮耀80 GT上的主頻頻率最高則是3.0GHz。這其中有怎樣的差距,我們通過安兔兔跑分測試來看一看:

通過跑分來看,iQOO Neo7 競速版相較於榮耀80 GT主要優勢集中於CPU部分,但榮耀80 GT也並不差,總體跑分也達到了102萬。
除了跑分以外,遊戲實測也是性能評測的重頭戲。由於iQOO Neo7 競速版搭載了滿血版第一代Snapdragon8+,因此我們直接跳過了壓力相對較低的《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的測試,直接來到最高畫質的《原神》進行15分鐘跑圖測試:

iQOO Neo7 競速版《原神》測試

榮耀80 GT《原神》測試
兩款產品在《原神》測試中的表現都很優秀,都可以算得上是滿幀的水平。iQOO Neo7 競速版的幀率曲線相對平滑,榮耀80 GT則略微波動,但在遊戲上的體驗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iQOO Neo7 競速版和榮耀80 GT這兩款機型還同時搭載了獨立顯示芯片(iQOO Neo7 競速版為自研獨立顯示芯片Pro+、榮耀80 GT為超幀獨顯芯片),同樣支援遊戲的插幀功能。


榮耀80 GT開啟“幀率增強”
同樣的,在《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遊戲中,iQOO Neo7 競速版和榮耀80 GT的獨立顯示芯片同樣支援利用獨立顯示芯片幫助GPU分擔渲染算力的“優化功耗”模式。
除了以上這些大同小異的參數外,iQOO憑藉著這些年在手機遊戲領域積攢下的經驗、技術,在iQOO Neo7 競速版上帶來了一些榮耀80 GT沒有的黑科技,舉個簡單的例子:iQOO Neo7 競速版支援屏下雙控壓感技術。
用戶可以通過在iQOO Neo7 競速版屏幕左右部分的按壓鍵位映射,以實現“雙指變四指”的操作效果,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非常實用。屏下雙控壓感相較於功能上類似的實體肩鍵,不僅更簡單也更容易上手,也避免了實體肩鍵帶來機身厚度增加的問題。

除了雙控壓感技術,在iQOO Neo7 競速版上還搭載了遊戲原畫模式、屏下雙控壓感功能、對稱式雙X軸線性馬達、體感操控、封閉式立體雙揚等遊戲黑科技。榮耀由於本身並沒有過多涉足手機遊戲領域,所以類似的黑科技功能比較少,在榮耀80 GT上僅搭載了4D遊戲震感、遊戲預加載、空間立體雙揚聲器這三項功能。
總的來說在硬件性能方面,iQOO Neo7 競速版和榮耀80 GT區別並不是很明顯,在實際遊戲中的表現也基本一致。在遊戲生態的黑科技功能方面,則是iQOO憑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略勝一籌。
影像方面,咱們先來聊聊兩款產品的硬件參數。
iQOO Neo7 競速版搭載了50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鏡頭的後置影像模組,其中主攝是Samsung的明星級傳感器GN5,傳感器面積1/1.57英吋,單位像素尺寸達到了1.0μm,支援OIS光學防抖。

榮耀80 GT搭載了54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鏡頭的後置影像模組,其中主攝是來自Sony的IMX800,傳感器面積1/1.49英吋。

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從主攝硬件角度來看,榮耀80 GT顯然是更具優勢的,不過榮耀80 GT的這顆主攝並不支援OIS光學防抖,所以在手持視頻拍攝以及暗光環境下手持拍照的體驗,可能並不如iQOO Neo7 競速版,下面我們用實測來具體看看。
首先是一組白天自然光環境下兩款產品的主攝樣張:

從實拍樣張來看,兩款產品的主攝在畫面細節、動態範圍等方面的表現相近,主要差距在於畫面的色彩表現上。iQOO Neo7 競速版的畫面飽和度更高,相對來說更討喜一些;榮耀80 GT相對有些寡淡,更接近寫實風格。

在這組白天自然光環境下的超廣角樣張中,兩款產品的表現與主攝類似,iQOO Neo7 競速版的畫面色彩更加討喜,榮耀80 GT更接近寫實風格。在超廣角畸變的問題上,二者旗鼓相當,都屬於正常表現。除此之外在畫面銳化程度上,iQOO Neo7 競速版則是有些過銳;榮耀80 GT的銳化表現偏弱一些,建築中心部分出現了一些塗抹的情況。
下面是一組暗光環境下兩款產品的主攝樣張:

在這組樣張中兩款產品的表現截然不同,iQOO Neo7 競速版的畫面色調相對偏暗,在明暗細節上都有不錯的表現;榮耀80 GT畫面相對較亮,更接近真實環境的狀態。

通過放大觀察木板上的細節,iQOO Neo7 競速版對於細節的記錄相對詳細,一些做舊的痕跡都能看到;反觀榮耀80 GT,可能是算法對於木板做舊破損的部分有所優化,很多細節處都出現了塗抹的情況。
總體來說,兩款產品在影像方面的體驗都只能算得上是一般,但也是同價位產品中合格的水平。iQOO Neo7 競速版憑藉著藍廠最近幾年在計算攝影領域的積累,雖然硬件不占優勢,但卻通過軟件算法上的優勢得到了不錯的影像體驗;反觀榮耀80 GT雖然有著不錯的硬件基礎,但在軟件層級仍有進步的空間。
續航方面,這兩款產品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iQOO Neo7 競速版搭載了雙電芯120W超快閃充和等效5000mAh電池的續航配置;榮耀80 GT則是搭載了66W超級快充和等效4800mAh電池配置。當然,硬件配置可能並不能和實際體驗畫等號,這裏我們還是通過實測來看看兩款產品的續航性能表現。
續航方面,我們使用中關村在線5小時重度續航測試模型,對兩款產品進行續航測試:
觀看愛奇藝視頻:全屏播放45分鐘的1080P解像度的視頻;
刷抖音短視頻:在視頻界面滑動視頻瀏覽,共計50分鐘;
QQ聊天:20分鐘文字聊天;15分鐘語音聊天以及15分鐘視頻聊天,合計50分鐘;
刷微博:進入榜單頁面滑動45分鐘;
相機錄製:錄製1080P 30幀視頻,錄製15分鐘;預設主攝拍照15分鐘,合計30分鐘;
玩王者榮耀:對戰模式“實戰對抗”、地圖王者峽穀5V5,測試60分鐘;
刷手機淘寶:進入淘寶首頁滑動,共計20分鐘。
結果如下:

經過5小時重度續航測試後,iQOO Neo7 競速版賸餘電量52%,榮耀80 GT賸餘電量47%,這與榮耀80 GT相對更小的電池榮耀應該有關係。
接下來是兩款產品30分鐘的快充測試:

在30分鐘的快充測試中,雖然榮耀80 GT僅僅搭載了66W超級快充,但在前10分鐘的快速回血能力上並不遜色於搭載了雙電芯120W超快閃充的iQOO Neo7 競速版。不過10分鐘後,榮耀80 GT的充電速度開始放緩。最終iQOO Neo7 競速版充滿耗時23分鐘,榮耀80 GT充滿耗時41分鐘。
通過設計、性能、影像、續航四方面的實測對比,相信大家對於這兩款產品的表現已經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了,最後咱們再來看看價格部分。
這裏我們還是直接列個表格,iQOO Neo7 競速版提供了4個內存版本,起售版本為8GB+256GB,價格為2799元;榮耀80 GT則是提供了兩個比較實用的大內存版本,起售版本為12GB+256GB,價格為3299元。

在兩款產品相同內存版本的售價上,iQOO Neo7 競速版均比榮耀80 GT低了300元。這麼來看的話,iQOO Neo7 競速版不僅比榮耀80 GT多了兩個版本可供選擇,在售價上也更加親民。
總的來說,兩款產品在體驗上的差別並不是很大,綜合體驗上iQOO Neo7 競速版更具優勢一些,而榮耀80 GT感覺似乎並沒有完全釋放出其硬件的全部實力,或許在後續的OTA升級中,榮耀80 GT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