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黨政機關、縮減編製,山西5個人口小縣披露機構改革數據

2023年01月18日15:23

近年來,山西前後兩批共計6個試點縣探索“人口小縣”機構改革,澎湃新聞注意到,目前已有5個試點縣透露了黨政機構、事業單位精簡比例以及領導職數的核減情況。

黎城
黎城

近日,長治市黎城縣融媒體中心公佈的《2022年黎城十大新聞》披露,根據省市委統一部署,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構重組整合。改革後,黨政機構減少31%,事業單位減少76%,全縣科級領導職數核減134名。通過人口小縣改革,實現精編簡政、瘦身強體、固本強基,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幹部保障。

黎城是山西人口小縣機構改革的第二批4個試點縣之一。除晉中市榆社縣以外,第二批試點縣中的太原市婁煩縣、呂梁市石樓縣也公佈了改革有關數據。

婁煩縣改革後共設置黨政機構22個,較原來減少13個;按照重塑性事業單位改革要求,整合設置事業單位40個,較原來減少22個。

石樓縣改革後,設置黨政機構22個,均為正科級建製,其中黨委序列6個,縣政府組成部門由26個精簡為16個。目前,全縣黨政機構減少了37.1%,事業單位減少了31.1%,行政事業單位科級職數減少11.8%。據初步測算,改革後單位運行成本可降低5000餘萬元,人員經費可減少2200餘萬元。

在第一批試點縣中,忻州市河曲縣、臨汾市浮山縣的黨政部門均分別由改革前的36個、35個整合為22個,平均精簡38%;黨政群機關科級領導職數總量則分別由改革前的151名、154名均精簡為128名,平均精簡16%。

除學校、醫院外,這兩個試點縣縣直事業機構實行限額管理,由179個、186個分別減為40個,平均精簡78%;事業編製分別由1944名、1964名精簡為970名、659名,平均精簡58%。

山西省委編辦去年發文介紹,山西省15 萬人口以下的人口小縣數量較多,且普遍存在財政供養人員比例失衡、人浮於事等突出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山西省委選擇忻州市河曲縣、臨汾市浮山縣開展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按照重塑性改革思路,一體推進黨政部門、事業單位、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和鄉鎮機構改革,努力構建簡約高效的小縣行政管理體制。

從山西省委編辦的總結來看,此次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加大職能相近的黨政機構重組整合力度,變“單兵作戰”為“兵團攻堅”;簡化黨政部門中間層次,精幹設置內設機構,改善上下溝通和政出多門現象;大幅精簡壓縮事業單位機構和人員編製,縣直事業機構實行限額管理,推進編製資源下沉等。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