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無論是犒勞自己還是餽贈親友,總是需要選購一些合適的禮品。選購禮品算是要求頗高的一項工作,除了要投其所好外還要選擇匹配的禮品。作為家電和數碼都懂一點的二狗,這一年來也體驗了不少出色的數碼家電產品,二狗就分享一些值得入手且產品單價相對較高的產品,小夥伴可以參考。
一加11手機

不少小夥伴選擇過年換手機,發了年終獎也算是很好的選擇,給自己給家人都是很不錯的新年禮物。選擇旗艦手機的小夥伴可以看過來,給大家推薦一款性價比、配置和體驗都十分出色的手機:一加11。價格方面,全線產品的定價都十分能打,12G+256G的配置只要3999元,頂配16G+512G也只要4899,相比同定位的其他手機產品優勢不小。

硬件堆料方面,一加11的堆料直接拉滿。芯片方面採用了全新的高通Snapdragon8 Gen 2芯片,發熱控製出色的同時,整體性能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硬件配置上搭載有LPDDR5X+UFS4.0,配合高通Snapdragon8 Gen 2芯片整機性能全面提升。大容量內存(12g/16G可選)搭配一加自研的內存基因重組技術,輕鬆解決困擾用戶的手機卡頓問題,同時後台運行更加穩定流暢。使用專業軟件安兔兔跑分可以輕鬆突破130萬分,應對大型遊戲和多後台程式都十分輕鬆。

外觀和屏幕配置方面,一加11採用了金屬中框+玻璃後蓋工藝的設計,外觀質感和握持體驗都十分優秀。機身配色支援一瞬青配和無盡黑兩種可選,材質工藝有所不同,但是都採用了不易沾染指紋的設計。機身重量208g,同時整體厚度僅為8.55mm,和其他旗艦手機相比更顯輕巧。屏幕配備了 6.7 英吋Samsung2K 120Hz高刷柔性屏,同時原生原生10bit色深、LTPO 3.0和杜比視界,整體的觀看體驗十分出色。

散熱與遊戲體驗方面,追求遊戲極致體驗的一加,這次在一加11的遊戲優化上依舊出色。一加11上採用了新一代超高性能石墨作為散熱材料,內部結構和線路都做了專門加強優化,散熱表現得到進一步提升。在2K+解像度下遊戲,王者榮耀可以穩定在120幀。在最高解像度下遊戲,原神平均幀率能穩定在近60幀。穩定的散熱和幀率表現,大型遊戲連續遊玩也能遊刃有餘。

影像系統方面,一加11採用了前置單攝+後置三攝的組合。後攝採用了5000 萬像素SonyIMX890主鏡頭+3200萬像素SonyIMX709人像鏡頭 + 4800萬像素SonyIMX581超廣角鏡頭的組合設計,可以應對日常各類場景的拍攝需求。同時Sony主攝IMX890支援OIS光學防抖,搭配哈蘇影像的調教,整體的畫質表現堪稱完美。另外一加11還支援專業相機才具備的RAW格式拍攝,可以提供加完整的拍攝素材,手機也能勝任專業的拍攝需求。

充電和續航方面,一加11內置了5000mAh長壽命電池,同時標配100W有長效超級閃充。大容量電池+超級快充的加持,輕鬆解決手機的續航焦慮,日常使用也更加安心從容。
文石BOOX Note 5+電紙書

文石BOOX Note 5+主打商務人群,硬件部分採用了10.3寸柔性軟屏,支援電容手觸和電磁筆手寫。全新8核2 GHz+6G+128G的配置,硬件堆料堪稱豪華。軟件上基於Android11系統優化而來,可以安裝部分AndroidAPP。全新的BOOX OS在UI和功能上的升級,更加簡潔符合國人使用習慣。機身正面採用了比較常見左右對稱設計,底部有比較明顯的邊框,10.3寸的大小很適合商務使用和漫畫閱讀。商務產品在使用體驗上會更加註重安全性,BOOX Note 5的電源按鍵就採用的帶指紋識別的設計,開關和指紋可同步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文石BOOX Note 5+在硬件堆料上可謂誠意十足。

畢竟是電紙書,首先說說閱讀體驗吧。文石BOOX Note 5+作為一款10.3英吋墨水屏產品,解像度為1404*1872,PPI則是達到了227,從堆料看還是很頂的。閱讀文字實際顯示效果來看清晰細膩,閱讀觀感出色。即使是最大字號,字跡體驗依舊清晰細膩,也沒有明顯的鋸齒情況,可以說閱讀體驗是相當的舒服。

手寫是商務功能的重要體現之一,文石BOOX Note 5+這次的體驗十分不錯。10.3寸柔性屏+4096級壓感電磁筆的組合,整個使用體驗越發接近真實手寫,可以說是目前電紙書手寫的頂級體驗咯。書寫流暢順滑,文字顯示速度比較快,可以說整個體驗中延遲表現控制得很棒。強大的系統筆記功能,日常的使用還是很方便的。自定義化程度可選,配合手寫筆使用,極大地優化了使用體驗。簡單的文檔記錄、創意手繪、思維導圖等都可以通過文檔完成。
極空間Z4S NAS

傳統NAS功能齊備,但是偏向工業化的設計思路,各類操作較為極客,上手的門檻不低。市面上不少輕NAS,操作較為簡單,但是功能支援偏少,同時不少產品硬件配置上要不夠給力,想要玩玩Docker這類操作基本也不容易。其實兼顧操作簡單和性能擴展,可以考慮下極空間的Z4S,易用性高同時擴展性能也十分出色,還能實現Docker這類進階用戶的玩法需求。

Z4S整體的配置不俗,外形設計簡約時尚,金屬外殼散熱和質感表現俱佳。配置上採用了4盤位設計,同時支援2個M2接口SSD擴展,基本算是家用NAS的頂配咯。CPU方面有N5105和N6005兩款高性能英特爾CPU可選,內置4G/8G DDR4,額外帶一個DDR4內存擴展插槽,硬件無論是堆料還是後期擴展上都做得很到位。除了滿足基礎需求外,還能滿足Docker這類進階需求。接口方面較為豐富,支援2組2.5G網線接口,一組USB-A 2.0接口,一組電源接口,一組eSATA接口和一組HDMI2.0接口,此外正面還有一組USB 3.2接口和一組TYPE-C接口。eSATA接口可連接極空間專屬拓展設備,HDMI口可以直接輸出解碼影像,整體的配置較為齊全。

Z4S延續了極空間簡單易用的設計理念,使用無需像傳統NAS那樣在電腦端進行複雜設置,配合手機APP就能輕鬆完成設定。整個操作界面和使用方式上更加符合用戶化思維,沒有複雜的流程,交互體驗也更加人性化,很多操作都有相應的提示和教程。Z4S支援的平台端真的很完善,常規的PC、平板、手機、TV都輕鬆兼容。從使用場景來說,手機備份、PC備份、數據共享、遠程訪問、電視娛樂等功能都可以輕鬆搞定。單單是一個外網訪問,之前的NAS往往需要複雜的設定,比如開通公網或者做內網穿透都是相對有些門檻的操作。極空間就特別簡單,註冊好賬戶就預設可以使用外網訪問功能,遠程訪問資料、聽聽音樂、看看電影什麼的都是可以的,速度表現也比較不錯。

NAS遠程下載不影響使用本地電腦的速度,同時NAS硬件設計上也比普通PC更加節能。下載體驗的優劣會直接影響使用體驗,極空間內置的下載和迅雷兩種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各類下載任務。內置下載和迅雷,都可以通過PC、手機APP等實現快速下載操作。支援多端操作就很方便,隨時隨地有相應的下載鏈接就可以添加到NAS中直接進行下載。

相冊是管理照片的重要工具,極空間的極相冊功能延續了簡單易用的設計,導入圖片後可以自行進行分類。同時配合功能需求,可以自定義設定寶寶相冊、家庭相冊、個人相冊等需求。配合AI還能進行人臉設別等功能。多端可以輕鬆快捷的管理和使用這些相冊資源,比如家裡有親友來訪,可以在登錄電視端極相冊,通過大屏幕電視輕鬆展示家庭照片。同時極相冊還支援手機端相冊自動備份,通過簡單的設定,手機、平板等設備上的相冊內容就可以輕鬆進行備份。相冊備份的位置、內容、處理方式和備份時機都可以自定義,輕鬆匹配不同用戶的備份需求。無需額外費用,自己也能輕鬆擁有一個更加私有的專業雲盤。

除了上面提及的遠程訪問、相冊、下載、備份等功能,搭配極空間Z4S還能實現音樂播放、影視資源管理、記事本、團隊分享、電紙書等功能。搭配Docker組件還能實現更多高階有趣的玩法,可玩性可謂相當的高。不管你是小白用戶,還是進階玩家,極空間Z4S都能滿足你對NAS的需求,很是適合需求較高的家庭用戶選擇。
石頭掃拖機器人G10S

G10S這次最大的突破主要是在基站的設計上。G10S可以實現自動抑菌(清水箱帶銀離子模塊)、自動集塵(2.5L大容量塵袋60天月拋)、自動烘乾(需要單獨購買模塊)、自動上下水(需要單獨購買模塊),功能上可謂十分豐富。從體型上看,G10S延續了黑白的撞色搭配,整體來看個頭也並不算大,下面介紹下這款功能豐富的底座。石頭G10S自動集塵採用了集塵袋的設計,使用大約60天后,可以選擇直接扔掉集塵袋。這裏還有個小細節,集塵袋的卡扣是塑料材質,相比於一般的紙質材質,插拔的體驗感更佳。

G10S在主機設計上延續了之前G10的設計,底部可以看到明顯的拖地組件和紅色膠刷。紅色膠刷頭是延續了石頭之前T7S、G10等型號的設計,可以更好的解決毛髮纏繞問題,對長髮用戶和養寵家庭更加友好。同時刷頭的兩端支援手動拆卸設計,相比不少掃地機無法拆卸的設計在清理操作上更加方便。清潔組件採用了全向浮動設計,可以更好地貼合地面進行清潔。邊刷採用了單邊刷組件設計,可以有效規避雙刷頭結構容易打飛垃圾的情況產生。

日常我們面臨的清潔場景可能會更複雜一些,混合物也是很常見的。普通顆粒、凝固液體組成的混合物,對石頭G10S來說清潔起來十分輕鬆。固裝顆粒可以很輕鬆被吸附,凝固液體和殘留的小顆粒也能在拖地功能下被輕鬆打掃。一般的家居的場景清潔,石頭G10S處理起來顯得十分得心應手。

G10S針對避障表現也做了不少優化,最大的優化就是採用了AI智能避障模塊,結構光的加入讓避障表現更加精準。實測AI智能避障模塊在RR Mason 9.0算法的加持下,可以輕鬆躲避到放置在房間的箱子、水桶、鞋子、電子秤、飲料瓶等物件,識別的精度和效率都十分不錯。

智能化一直都是石頭的強項,這次G10S依舊可選擇接入米家 APP和自家的Roborock APP。詳細的APP操作就不多做介紹了,這裏說說二狗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功能操作。拖布在回洗間隔和清潔模式上可以自行調節,增加了拖布操作的自由度。地圖支援更加多元,除了常規的2D地圖外,還支援3D地圖、matrix地圖,房間、家居等都可以實現自定義命名。支援多地圖功能,可以更好地識別多樓層地圖。G10S的避障功能不俗,在APP中也會使用ICON的形式標識出障礙物。多元的語音包也讓發出的指令更加好玩接地氣,比如我試了試四川話的版本。豐富的地毯模式,可以選擇規避、無視或者自適應,滿足不同場景清潔。
小米即熱淨水器Q600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家裡都開始開始安裝淨水器,從通量提升到支援即熱使用,功能和使用體驗變得更好。二狗家中目前使用的淨水器是來自小米的即熱淨水器Q600,目前使用下來體驗十分不錯。和傳統的熱罐加熱淨水器不同,小米即熱淨水器Q600採用的厚膜加熱。結構上的不同造成了使用體驗的差異,相較於傳統的熱罐加熱,厚膜加熱優勢更加明顯。獨立的冷熱水管道設計,可以精確到1°C的溫度調節,無需冷熱水混合也輕鬆告別了陰陽水,連續使用也無需等待。同時減少了熱罐結構,淨水器的體積也可以變得更加小巧。隨著使用體驗提升和技術的成熟,目前市面上採用厚膜加熱設計的淨水器產品也在逐漸增多。

小米Q600這次採用了兩組大容量的濾芯組成,一組RO反滲透濾芯,一組PPC復合濾芯更換較為方便。大容量的濾芯結構設計,也減少了更換濾芯的操作頻次。RO濾芯支援最長5年使用時間,PPC濾芯支援最長2年的使用時間,耗材成本上控制得還是很不錯的。相較於早期不少淨水器採用的RO濾芯、PP濾芯、活性炭濾芯全分體獨立式設計,大容量復合濾芯在更換體驗和使用成本上明顯更有優勢。

Q600得整體設計風格簡約,龍頭設計上也延續了這一設計特點。整體材質和用料上比較紮實,一體化得設計搭配簡約的外觀,整體設計感表現不錯。操作面板設計在機身頂部,採用的是觸壓式設計。黑底白字的顯示屏設計,顯示信息一目瞭然。顯示數據方面支援出水量、出水溫度和TDS值顯示,使用前可以很直觀瞭解當前淨水器的工作狀態。溫度方面預設25°C(即未加熱溫度)、35°C、45°C和95°C四個檔位,杯量方面預設300ml、500ml和999ml(即為無限容量)可選。配合切換按鈕可快速進行檔位調節,滿足不同的溫度、容量使用需求。配合米家APP還能更加精確的控制容量和溫度的設定,實現更加個性化的定製調節需求,這一點相較於市面上只能固定擋位使用的淨水器產品來說實用性還是很強的。

厚膜加熱採用的是瞬時加熱的設計,不少小夥伴可能會擔心出水速度。實際體驗來看,按下工作按鈕後基本無需等待就可以接水咯。小夥伴們可以參考下上面的GIF動圖,動圖未做加速處理。
高度可定製化的溫度與容量設計,可以輕鬆滿足泡茶、衝奶粉、喝麥片、溫水等諸多不同需求的使用。無需複雜的多台設備,一台Q600輕鬆搞定。
AIRFLY高速吹風機

airfly的設計源於經典的保時捷設計工作室,大量採用了超跑的設計理念,上手第一感覺就是設計感特別強。外殼採用了航天器鋁材+超跑風格的金屬拉絲工藝,金屬機身獨特的質感處理到位。看上去很有檔次感,觸碰手感也十分舒適,外觀無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十分優秀,家人都比較喜歡。金屬材質的話也比較讓人安心,畢竟耐用性更有保障。裸機僅有380g,產品重量在吹風機產品中屬於偏輕量級的產品。吹風機採用了一體平衡設計,配合舒適的握持手把,長時間連續使用也較為輕鬆,不會造成手臂負重過大。

airfly內置中溫柔風/冷熱中風/一鍵冷風/高溫高風四大模式,可以方便的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切換,智能又方便。

實測體驗吹乾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妹子的頭髮不算短最近這天氣吹乾也只要三分鐘,相比之前的老吹風吹乾要近十分鐘的體驗好了不少。10w轉/分的轉速的風力確實十分給力,操作過程也不會感覺到明顯過熱,整體的體驗還是比較舒適的,整個過程可以明顯感覺頭髮是被吹乾而不是被烘乾的。簡單做了一個普通吹風和airfly的對比圖,大家可以看出效果還是有明顯差別的。
希望小夥伴都能選到合適的禮品,新年快樂,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