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疾控發佈提醒:新冠防控警惕輸入性瘧疾

2023年01月20日15:04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近日,江蘇省揚州市疾控中心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如果是從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瘧疾高流行區返回的人員,一旦出現週期性的發冷、發熱和大汗等瘧疾典型症狀,請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主動告知醫生國外旅居史,“瘧疾如果治療不及時,不但節日過不好,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不完全統計發現,山東青島、山東淄博、安徽合肥等多地疾控部門也發文,提醒在開展新冠防控的同時警惕輸入性瘧疾。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一類主要由蚊蟲(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的寄生蟲病,在我國屬於乙類傳染病,分為間日瘧、卵形瘧、三日瘧、惡性瘧和諾氏瘧,其中惡性瘧危害最大。”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曾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瘧疾病例都來自境外輸入,主要輸入來源地是非洲和東南亞。

  據世衛組織發佈的《2022年世界瘧疾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瘧疾病例總數為2.47億,死亡病例為61.9萬例。非洲地區仍然是瘧疾負擔最重的地區。到2021年,非洲地區承受全球約95%的瘧疾病例和96%的瘧疾死亡人數。

  李侗曾介紹,瘧疾的主要症狀為發冷、發熱和出汗等一系列週期性的症狀。與新冠病毒早期症狀相似,僅從症狀區分兩者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從流行病學史入手,可以根據是否有瘧疾流行區旅行史來判斷感染瘧疾的風險。此外,鑒別最準確的方法還是實驗室檢測,瘧疾主要通過采血進行顯微鏡鏡檢和免疫學檢測進行確診。

  是否會出現新冠病毒和瘧疾大規模合併感染呢?李侗曾表示,“瘧疾流行地區發生新冠流行,可能出現新冠合併瘧疾的病例,但是在國出現大規模合併感染可能性非常小,因為本土這個很少有瘧疾病例,基本上都是輸入病例,所以不具備瘧疾流行環境。”

  李侗曾提醒,如果有近期從非洲、東南亞等瘧疾高發地區回國的人員,並出現發冷、發熱、腹瀉、噁心等不適症狀,在懷疑感染新冠肺炎的同時,警惕輸入性瘧疾。一定要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就診,並主動告知出國旅行工作史。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