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寒,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冬季的第六個節氣。大寒正值“四九”期間,俗語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此時是南北方天氣最冷的時候。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醒,大寒時節除防風防凍外,更應規律飲食,保護脾胃。
“大寒時節氣溫較低,路面易結冰,人們外出時應注意預防滑倒跌傷。在室內活動則可以選擇品茶、讀書、練習書法、聽音樂等,以期心平氣和、心情舒暢,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李金輝指出,大寒之後宜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睡眠,睡前可用熱水洗腳,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入睡。
大寒時節的飲食應遵循“保陰潛陽宜溫潤,減鹹增苦養心腎”的原則,飲食以溫潤為主,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
“今年春節正值大寒,人們飲食豐盛,此時要注意合理搭配,規律飲食,限制肥甘厚味,避免暴飲暴食,損傷脾胃。”李金輝建議多食用白菜、蘿蔔、胡蘿蔔、油菜、菠菜等,既防乾燥傷陰,還能補充維生素。
大寒是一個由冬到春的過渡時期,飲食起居應隨之“轉軌”,可適量食用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食物,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堿、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也可多食用紅色蔬果和辛溫的食物,如紅辣椒、紅棗、胡蘿蔔、紅蘋果等,增加人體熱能;還可食用生薑、青蔥、洋蔥、花椒、紫蘇葉等辛溫食物,有一定溫中散寒的效果。
另外,李金輝還給大家推薦了幾個大寒養生保健食療、藥膳、代茶飲方。
蘿蔔排骨湯
製作方式:排骨、白蘿蔔、蔥、薑、香菜、料酒、鹽適量,排骨剁小段,焯水後洗淨;白蘿蔔去皮,洗淨,切塊;煮鍋中加適量水燒開,放入排骨、蔥、薑、料酒,改小火燉1小時;倒入蘿蔔,繼續煮15分鍾,放入鹽調味,盛入湯碗中,撒上香菜末即可。
功效:排骨肉軟爛可口,肥瘦適中,白蘿蔔可下氣消食、生津化痰、利尿通便,適合消化不良、飲食積滯、氣滯腹脹、嘔吐泛酸、咳嗽痰多、大小便不暢者食用。此湯葷素搭配,既能保證營養,又不會造成積滯,是冬季大寒時節養生保健的理想選擇。
蘇藿薑棗茶
製作方式:紫蘇葉、藿香、生薑、大棗、紅糖適量代茶飲。
功效:紫蘇葉性味溫、辛,入肺、脾經,有發汗、解表散寒、行氣寬中、和胃止嘔、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藿香性味微溫、辛,入脾、肺、腎經,有化濕、和中、止嘔、解暑的功效;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可祛風發汗、解表散寒、溫中、溫肺;大棗性味溫、甘,入心、脾胃經,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養心補脾、保護胃氣。此茶可解表散寒、行氣化濕、溫中和中,素體虛寒、脾胃虛弱、痰濕重者皆可適量飲用。
橘桂薑茶
製作方式:橘(陳)皮、桂皮、生薑、茶葉適量代茶飲。
功效:橘皮可行氣健脾、和胃止嘔、燥濕化痰;桂皮可溫腎壯陽、暖胃祛寒、疏通經絡;生薑可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此茶可溫中散寒,行氣健脾,尤宜於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痰濕內盛者飲用。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