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月20日電 題:守護脆弱人群過好健康年——廣州社區醫院見聞
新華社記者周穎
臨近春節,“準二胎媽媽”代女士既高興又發愁。喜的是家裡即將迎來“兔寶寶”,憂的是如何持續做好健康防護。她決定向社區醫院自己的家庭醫生求助。
1月18日一早,代女士便來到廣州市海珠區江海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近春節,這裏就醫秩序井然,工作人員協助取號、引導就診。
不一會兒,代女士便見到她的家庭醫生、中心婦產科主任周燕。從懷孕到現在,周燕一直跟蹤、隨訪她和胎兒的健康,最熟悉情況。
“別太擔心,但要密切關注胎動。高燒缺氧有可能引發胎動過快,如果持續高燒,趕緊就醫。”從健康監測到就醫細節,周燕耐心叮囑,這讓代女士心裡踏實不少。
在廣州,社區醫院家庭醫生服務體系讓孕產婦可以及時獲得諮詢和救治。在周燕的手機中,微信通訊錄里有2000多名好友,都是曆年來簽約的孕產婦。不方便線下就診的,周燕就在線上解答疑問。為了服務精準,周燕還細緻地給她們的微信名備註了“準媽媽”的預產日期。
周燕說,自己也會在孕產婦的健康交流群裡有針對性地推一些科普文章、講座視頻,幫助解疑釋惑。
目前海珠區江海街道有在冊孕產婦近600人,這是周燕和婦產科同事守護的對象。還記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的第一週,他們第一時間給轄區內每位孕產婦打電話詢問情況。
“工作量很大,還好有大數據。”周燕說,依託廣州“穗好孕”信息平台以及海珠區衛生信息平台婦幼保健信息系統,每位孕產婦信息都分級分類記錄在冊,這樣做健康隨訪時才不會遺漏。
老年人、兒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脆弱人群也是基層醫療服務的重點。江海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門設立陽康後康複區和氧療區,對有呼吸困難伴指脈氧低於95%的患者進行氧療。記者在氧療區看到,幾位老人正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吸氧。
70歲的黎麗瓊老人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這次新冠病毒感染之後,感到乏力、咳嗽、胸悶、氣短。中心副主任、主任中醫師楊水清說,通過氧療,再加上針刺、艾灸、火罐、中藥等中醫療法,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江海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周誌昭說,中心服務人口12.4萬。春節期間,發熱門診“不打烊”,從年三十到正月初六都提供診療服務,同時還配備150台血氧儀,對有需要的重點人群提供血氧監測服務。
“春節期間,我們還將通過家庭醫生隨訪,繼續監測、服務好轄區內重點人群,及時跟進救治服務。當好群眾家門口的‘健康守門人’,讓群眾過個祥和、放心年!”周誌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