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月20日電 題:浙江嘉興惠民送“福”
新華社記者俞菀、唐弢
城市驛站送“福”字,閱讀“福袋”品書香;一人一道拿手菜,“福”聲廣播齊唱響。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背景下,過去一年,浙江嘉興錨定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持續實施“精神富有·潤心在嘉”十大標誌性項目。年節將至,記者跟隨當地人的腳步,感受變化里的欣喜、共享中的幸福。
“福”字送暖意
16日早晨,嘉興市秀洲區環衛工人老李走進貼著“福”字窗花的新城街道城市驛站,準備歇一歇腳。驛站工作人員為他遞上煮好的薑棗茶,互道一聲新年快樂。老李一邊喝茶,一邊翻看桌上的健康小貼士、牙科義診單、反詐宣傳冊……“這裏我經常來,開門時間長,有暖氣,還可以看書。”
沒過多久,驛站越發熱鬧起來。嘉興市書法家協會的老師們現場寫福字、送祝福,附近工作、居住的市民全都聞風而來。驛站里墨香四溢,包括老李在內的許多老人,拿到“福”字後都高興地拍照發到朋友圈。
從最初致力於解決城市一線工作者“飲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問題,到現在擁有豐富的便民服務應用場景,嘉興113個城市驛站成為了市民出行在外的溫暖港灣。“驛站不會遺忘任何有需要的人,它提供了公共服務的更多可能性。”嘉興市中山路上的老建委城市驛站負責人張佳歡說。
“福袋”里品書香
17日,嘉興市圖書館公共閱覽區,不少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拆開新春閱讀“福袋”。“福袋”分為“自選福袋”和“主題福袋”兩種,其中,“自選福袋”里有致讀者的一封信和圖書館總、分館服務介紹等資料;“主題福袋”里有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兒童繪本、6種不同主題的推薦閱讀書目。
“每年春節的嘉圖‘福袋’都很搶手,今年我們還送出了2000多份定製‘福袋’,內有一款‘聽書機’,包含64兆存儲信息,包括戲曲、有聲書、廣播劇、電影、養生類節目等等,大部分送到了社區老人和農村居民手中。”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說。
“群眾的需求在哪裡,共同富裕的精神坐標就在哪裡。”嘉興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梁曉英說,項目激活基層文化陣地、豐富村民文化活動、提升村民文化素養,使更多資源向農村傾斜。
“福”聲里過大年
“過去一年我們一起經曆了很多,新春伊始,你有什麼願望,一起來曬曬吧”……春節期間,嘉興農村數萬個廣播站小喇叭格外忙碌。“瑞兔送福啟新春”主題廣播活動不間斷播報出行信息,播放優質嘉賓訪談,引領深化移風易俗。
“我有三年沒回家過年,一回來就是滿滿的年味。”15日,從上海返鄉的年輕人朱圭拉著行李往家走,剛到村口就聽到了廣播聲。接著往里走,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南梅村文化禮堂前鑼鼓喧天,一條金燦燦的“長龍”追逐著“龍珠”,時而摺疊盤旋,時而搖頭擺尾。
“這是蠡殼窗,省級非遺產品;這是我們本地特產的雪菜,味道可好啦!”嘉善縣天凝鎮文化禮堂“辣媽直播間”開啟“雲拜年”模式。辣媽主播團成員陳俐勤說,通過農村廣播站和文化禮堂“辣媽直播間”等平台載體,新春活動24小時“不重樣”。
“福”聲里過大年,少不了民俗傳承與文化熏陶。得益於近年來的“鄉村悅心”行動,嘉興的知名文藝家、青年藝術家、新文藝群體組成了一支支“文藝輕騎兵”,將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田間地頭、農家村舍。春節期間,他們的詩歌作品會通過農村廣播站家喻戶曉,書畫作品會在文化禮堂、鄉村美術館里巡迴展出。
三座小院,幾架書櫃,一片田園。18日,午後陽光正好。
嘉興市海鹽縣澉浦鎮六里村,村民們曬著太陽看書讀報,奔波了一年的歸客們聚在一起暢聊。中國作協會員、詩人白地捧出茶水零食,與鄉親們分享:“每一次嚐試,都有日常的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