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出行,這十類藥物可能會影響安全駕駛

2023年01月20日16:02

大家都知道喝酒不能開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服用某些藥物時也應謹慎駕車。有的藥物可能會致使駕駛員出現頭暈、眩暈、視覺模糊、視力下降、乏力、嗜睡,有的藥物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或降低、血糖降低等。過年自駕回家,服用以下藥物應謹慎駕駛。

國家衛健委曾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提示中總結十大類可能會影響駕駛的常用藥物: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布洛芬、氨酚偽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等。

鎮靜催眠類藥:阿普唑侖、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侖、唑吡坦、佐匹複製等。

抗組胺藥:氯苯那敏(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以及含有抗組胺成分的感冒藥(複方感冒靈、維C銀翹片)等。

抗高血壓藥:氫氯噻嗪、可樂定、利血平、雷米克林和硝苯地平等。

心臟病用藥:各類心臟病治療藥物。

降血糖類藥:易導致低血糖的藥物,如含格列本脲成分的降糖藥、胰島素和磺酰脲類藥物。

抗抑鬱和焦慮類藥:鹽酸氯丙嗪、奮乃靜、氟呱噻噸等。

抗癲癇藥:卡馬西平、奧卡西平、苯妥英鈉等。

抗病毒藥:金剛烷胺等。

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等。

大家在用藥前詳細閱讀說明書,特別是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部分,並且嚴格按說明書用藥,不宜擅自調整劑量;服用了有可能影響駕駛能力的藥物後,儘量避免開車。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盧茜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