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Ink墨水屏不是新技術,訊飛將它跟自己的AI語音技術結合,讓原本以“看”為主的電子書產品多了“聽書”功能,具備了不同的閱讀體驗。
這是訊飛有聲書,訊飛的新品,今天看看它的體驗。
簡單輕快的主機
產品包裝非常清爽,拿出主機,最薄地方只有6.4毫米,並且155克的機身長時間拿著也沒什麼壓力。

雖說墨水屏產品通常不會太厚,但別忘了訊飛有聲書還有聽書功能,自帶外放揚聲器,還能連接藍牙音箱耳機等。如果加上後面這些功能,還能做到這個厚度和重量就比較難得了。

實際上,如果不提這點,多數用戶也看不出訊飛有聲書跟一般的電子書有什麼不同,這塊6英吋E Ink電子墨水屏在觀感和便攜性上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像素密度到了300PPI,加上材質本身特性,足夠帶來模擬紙質書籍的觀感。
開屏的溫柔感悟
這種感官首先就體現在鎖屏界面上,打開皮套,鎖屏界面是《單向曆》,日曆界的文藝青年。
展示的信息並不多,只是一本簡單的日曆,每日一句書籍摘抄,讓使用者每日有所感悟。

有人說,一本有靈魂的日曆,會給時光以生命。 如今它以更具有技術含量的方式,存在於墨水屏上。
看書和聽書
點亮訊飛有聲書的屏幕,色溫是支援用戶自定義的。冷暖兩色閱讀燈給屏幕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感受,喜歡暖色,冷色觀感的用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也能在不同光線環境下調整,跟紙質書在白熾燈和太陽光下色彩不同一個道理。


這款產品自帶保護套,並可作為支架使用;這是它區別其他同類最大特色。開頭我們也提到了,訊飛有聲書自帶揚聲器,當打開保護套,電子書屏幕放在桌上形成一個舒適的閱讀角度,頂部揚聲器也正好面對用戶。

這是一個既可以看書,也可以聽書的狀態。 朗讀是訊飛相關技術發揮特長的地方。

眾所周知,在語音與文字之間的轉換,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中文博大精深,加上前後文字,可能發音重點和意思完全不同。 而訊飛正是此中高手,訊飛有聲書這款硬件,則是這種技能的實物化承載。
在讀書方面,訊飛有聲書支援11種方言聽書、4種外語聽書、2種趣味童聲,幾乎匹配了所有人的喜好。

以中文跟讀為例,普通話這七名AI主播的聲音,演繹不同作品帶給用戶的體驗完全不同。有些聲音簡單乾淨,適合播報新聞;有些溫婉,適合愛情小說;有些則充滿滄桑感,讀歷史文學類代入感很強。
他們都是來自AI的合成的人類聲音,聽完之後會感歎,原來代碼世界能塑造出如此大的差異,訊飛技術的那一面展現在不同風格的人聲里,也在一篇篇文章中演繹不同的人生。
聽書可以解放雙手,做飯之類的場景下非常合適。雖然目前很多播客都有聽書資源,但偏門的書籍,訊飛閱讀是更萬能的方案。

而在地鐵之類公共場所,訊飛也考慮到了用戶需求,訊飛有聲書在鎖屏下依舊可以閱讀,主機可以接USB-C口有線耳機,也可以連接藍牙耳機。

至於書籍資源,訊飛有聲書本身支援USB,WiFi,微信,網盤,讀寫客(訊飛的App)等方式導入電子書資源;也可以通過內置訊飛和噹噹兩個電子書城,根據公開數據統計,正版書籍約百萬冊,免費書籍數萬冊。另外,因為這款產品的系統是Android,本身就內置了應用市場,所以微信讀書,喜馬拉雅之類的閱讀類App點擊一下就能安裝,也能給這款產品帶來更多不同體驗。
看書之外的拓展功能
除了聽書和閱讀之外,訊飛為這款產品延展出了更多功能,翻譯助手是其中典型。

這是原生系統的一個App,可以進行語音對話的翻譯,並把結果轉換成文字記錄保存下來。界面簡單,但功能齊全。用戶需要做的就是按下“開始翻譯”,支援中文與英/法/日/韓/俄/西班牙等六種外文、以及藏語,維吾爾語等兩種民族語音實時互譯,翻譯結果對應展示,並支援朗讀和導出文本。

這功能在訊飛有聲書上屬於錦上添花,在閱讀之外,這個記事本大小的物件也可以當作外語學習的工具。
總結
“閱讀”這件事,通常會理解為自己安靜的看書。但訊飛依託自己的智能語音技術,把“讀”交給機器去做,用戶只要聽書就好,很多場景下可以解放雙手雙眼,給人更輕鬆的體驗。
加上小巧的體積重量,訊飛有聲書可以隨身攜帶隨時讀書。墨水屏閱讀器,也在這個新技能的加持下,又了更多和更高頻的發揮空間。

- 關鍵字
-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