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

2023年01月21日09:17

前言

隨著私有雲越來越流行,我也一直心癢癢想要入手一個Nas,然而傳統的Nas品牌體驗過的朋友們都說對新手不夠友好,就忍住一直沒有下手。

想要入手一台Nas的原因也很簡單,需求不外乎幾點:

1、需要給全家安排一個方便存放照片和視頻的雲空間。

2、希望有個地方可以直接存放自己喜歡的經典電影和紀錄片。

3、之前用電腦下載電影,需要用U盤轉移到電視機上才能看,非常麻煩。如果下載完成之後,能直接像手機投屏一樣簡單就好了。

4、想要對Mac電腦進行備份,畢竟Mac現在穩定性大不如前。

直到最近有人跟我推薦極空間這個品牌,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簡單易用。趁著農曆新年到來之際,我給家裡添置了一個入門級的Nas,Z2S加兩個希捷酷鷹的4T硬盤,合計到手兩千出頭,剛好在預算內。過年之前架設好,過年一家人能夠在家享用大電視看大片,真是美滋滋!

開箱與細節

Z2S的外箱很簡潔,以產品原型圖和系列名稱都印在外盒上,一目瞭然。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全家福:極空間主機、保修卡、說明書、緩衝墊、電源適配器、一條六類網線、一包固定硬盤的減震墊和螺絲釘。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極空間Z2S有多種顏色,我選擇了簡潔的白色,放在電視櫃和HomePod、Linksys路由器一個色系,搭配起來很好看。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主機表面採用親膚材質,摸上去質感不錯。側面大大的Z字形很有辨識度,代表著極空間產品的家族式設計語言。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正面有一個可彈開的蓋子,開蓋之後可以掃碼綁定設備、蓋子上還有客服電話、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等。下方是電源和硬盤狀態指示燈、開關鍵按鍵、一個USB2.0和一個USB3.0的接口。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這種封閉式設計我挺喜歡,不用擔心小朋友誤觸開工,也不用擔心USB接口時間久了進灰或者被小孩搞破壞。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背面是散熱風扇和電源線、網線、HDMI的接口,Z2S增配的HDMI接口讓極空間實現家庭影院變得更加容易。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拆開上蓋,給硬盤安上緩震膠墊,對好接口插入硬盤即可完成安裝。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極空間Z2S內置雙盤位,單盤最大支援20T。出於成本的考慮,我先入的兩個4T,後麵價格合適了有需要再換大硬盤。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組裝完成之後插上電源線,網線,把HDMI線另外一頭直連電視機。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狀態指示燈亮起,接下來就可以通過手機APP來進行極空間的配置了。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軟件配置

開機之後,打開極空間APP首先會收到系統升級的提示,等待一段時間之後即可完成系統升級。跟著指示點擊幾次下一步即可輕鬆完成配置。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選擇完備份方式,然後對硬盤進行格式化,就可以進到極空間的操作界面。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作為一款定位為入門級的NAS產品,極空間的使用菜單非常的簡明。許多常用功能都在操作界面首頁,通過手機APP即可完成全部的設置和部署。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整個部署和配置過程,沒有繁瑣的流程,全過程只需在手機APP上點擊下一步即可。對於我這樣的小白用戶來說,非常友好和方便。

極空間賬號直接使用手機號進行註冊,不管是在內網還是外網都可以直接使用手機號進行登錄。主賬號可以為家庭其他成員添加註冊賬號,每個賬號的數據和內容都是完全私密的,任何賬號都無法觀看其他賬號的內容。家庭成員之間可以選擇共享數據,也完全擁有自己獨立的私人空間。

使用場景

1、 極影視

極影視是極空間我最期待也最喜歡的一個功能,有了它極大程度的提升了我用家裡大電視看電影的慾望。通過簡單幾步操作即可輕鬆的構建一個私人電影庫,極影視還能自動識別和匹配電源封面。所有視頻的海報,簡介等信息一目瞭然。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設置的步驟非常的簡單,只需要將儲存電源的文件添加到極影視的目錄即可,一鍵完成影視文件管理和份量。而且極空間還能自動區分電源和電視劇,無需額外設置,簡直不要太方便。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通過極影視自帶的播放器可以在線進行流媒體播放,支援手機、電腦、智能電視多端在線播放。預設的播放器支援自動加載字幕、音軌切換、聲道切換、碼流設置等功能,使用體驗非常流暢,無需安裝第三方影視軟件。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Z2S放置在電視櫃上,我用HDMI直連電視機,直接可以通過HDMI播放電影,畫質和流暢度更有保障。極空間成了我的高清播放器,觀影過程中完全不受網速或者WiFi信號的影響。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2、 極相冊

照片的存儲、備份對於現在的許多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也是許多用戶考慮選購NAS的一個重要原因。極空間提供了不錯的相冊體驗,同步、整理、識別、備份一步到位。UI界面簡潔明了,在電腦端和手機端都非常方便實用。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使用手機外網瀏覽也非常方便和快速,相冊支援縮略圖預覽,原圖查看,下載到手機等功能。相冊還支援AI人臉識別,通過場景分類,通過照片拍攝地點分類。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之前想要共享照片要先從手機把相片傳到電腦,然後再用U盤拷貝照片插到電視機上才開查看。電視APP裝好,我就帶上娃娃們一起回顧了上個月一起爬山的視頻,倆娃樂得哈哈大笑。可以說,極空間讓我們家庭一同回看美好時光變得更加容易了。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3、Mac備份

雖然是十年的Mac老用戶,但是我並沒有用過時間機器。一來沒有大容量的存儲空間,二來之前的Mac系統一直相對比較穩定,也沒怎麼出過差錯。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近年隨著Mac芯片的更新,系統的bug也不斷的增多,使用起來總是有些怯怯不安。有了極空間之後,我終於可以嚐試著擁有我的第一個Mac備份。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備份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在Mac的“時間機器”里選擇Z2S的盤符作為目標點,即可開始備份。可以手動指定電腦上的文件定期備份至Z2S,防止重要文件丟失。也可以按需配置,選擇單向或者雙向同步備份,真的是太方便了!

4、內容下載

擁有NAS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載,把之前因為空間不足而沒有下下來的內容都搬到自己的私有雲上來。

極空間內置了僅有下載功能的迅雷下載器,非常清爽,沒有任何廣告植入。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可以選擇複製鏈接進行下載,也可以從雲盤取回的方式下載到極空間。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過年在家看大片,極空間Z2S帶我入門NAS_新浪眾測

手機端也是可以實現下載任務提交的,在極空間小程式複製鏈接同樣可以開啟下載任務。白天忙時安排的下載任務,晚上到家打開電視就可以坐在沙發里慢慢欣賞,真的不要太安逸。

小結

作為一個新入坑NAS的小白用戶,極空間Z2S給我帶來了非常不錯的體驗。雖然我沒有體驗過其他廠家的NAS產品,但是我可以非常篤定極空間的操作便利性在第一時間征服了我。

極空間的設置簡單化,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非常友好,在保留NAS核心基礎功能的同時,將用戶操作體驗感提升到了第一位。入手沒幾天,我就開始朝跟身邊的人說:這貨是真香!

如果你和我一樣,不太願意花太多時間去折騰,又想要獲得私人云盤,多設備內網穿透,照片自動同步,家庭文件共享等功能,那麼極空間Z2S絕對是你的菜!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