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睇新聞|內地「煙火氣」漸濃團年飯熱銷 餐飲業回暖可期上下游市場復甦

2023年01月22日17:22

廣州一酒店推出的團年宴。

橙訊】內地自今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放寬防疫措施,內地社會亦迅速開始復常,市面日漸熱鬧,而隨著農曆新年的到來,無數在外打拼的男男女女返鄉過年,更讓人們深切感受到久違的「煙火氣」。全國上下喜迎兔年,一家人一起享用團年飯(年夜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隨著市面復常,內地餐廳的團年飯預定變得十分火爆,而外賣亦極為緊俏。

三年新冠疫情,曾讓內地餐飲業遭受重創,然而隨著農曆新年到來,各地餐飲業正迎來復甦。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也提振了商戶的信心,許多店家加緊備貨補充人手,迎接假期的新一輪消費熱潮。

新華網引述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在外吃年夜飯(團年飯)」話題近期關注度最高,對團年飯餐廳的相關關鍵詞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57%,相關關鍵詞熱度周環比增長達1477%。

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金勇表示,2023年春節團年飯市場逐步進入復甦階段,餐飲消費意願正在大幅度提升,到店團年飯預訂增長較快。連日來一線城市的部分餐廳團年飯預訂緊俏,包間「一廂難求」。

雲南昆明市民購買米糕。

農曆新年前,三亞等旅遊熱門城市,熱門飯店團年飯基本訂滿。一些以往不做團年飯生意的新餐飲和網紅打卡餐廳,今年也加入團年飯預訂大軍。美團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年夜飯(團年飯)」主題的堂食套餐線上訂單量周環比增長118%。

上海市商務委透露,上海團年飯堂食預訂已達80%以上;廣州東方賓館、中國大酒店等廣州知名酒樓餐廳團年飯預訂接近九成;北京多家老字號和餐廳連鎖企業團年飯預訂恢復到2019年同期九成。

除了餐廳預定迅速回暖,今年團年飯一大突出特點是:外賣格外受歡迎。

美團外賣數據顯示,最近兩周,平台上提供團年飯菜品的商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0倍,「年夜飯外賣」「年夜飯外帶」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4倍。在餓了麼平台,臘月以來「家宴」外賣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長10倍。

山東一家連鎖餐廳工作人員接聽年夜飯預訂電話。

據悉,更多星級酒店和大牌餐飲推出團年飯外送到家,很多餐廳上線4人、6至8人或適合更多人數的靈活組合團年飯套餐。部分餐廳增加2倍人手專職負責外賣打包。

廣東的李樂樂今年決定團年飯叫外賣,他解釋說:「沒訂上餐廳,點一桌同款外賣也挺好。」在家吃沒有時間限制,大家聊天更盡興,小朋友也能在一旁玩樂。

遼寧大連市民王先生因為家里人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特意選擇外賣團年飯,「線上下單,送上門直接開吃,也不用洗碗,方便又省事」。

中國大酒店中餐營運經理寧玉光等多位業內人士看好團年飯外賣市場。山東新富佳悅大酒店的團年飯外賣訂單數量超過去年;潤園四季椰子雞火鍋外賣部門負責人林小姐預估,今年外賣團年飯銷量同比將增長30%至50%。

內地淘寶網上「年夜飯」銷售情況火熱。淘寶截圖

此外,團年飯上門代廚悄然興起,在今年成為不能忽略的去世。部分酒店和機構推出「大廚到家」業務。廚師根據顧客的口味、需求上門燒製團年飯,用餐結束後還提供餐具清洗、餐廳廚房區域保洁等服務。

湖南華天大酒店春節期間推出「星廚到家」品鑑套餐和尊享套餐,包含十二道菜品的品鑑套餐售價2000元,尊享套餐按300元每人起訂,可選用固定菜單,也可自點菜品。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些人發帖表示可接「上門團年飯」。一位私人「代廚」表示,擅長家常菜,按菜品數量和距離遠近收費,最低四菜一湯不到百元,提前3天預約,可以代買食材。

「每年都在為團年飯的事情操心,今年看到有上門代廚就想嘗試一下,『解放』大腦也『解放』雙手。」預約了相關服務的顧客徐女士說。

在團年飯菜品方面,「吉祥菜」依然佔據主位,鴻運有米豬、十全十美新年盆菜、招財進鮑,這些充滿喜氣的菜名極大帶動了銷售。除魚、鴨、扣肉等傳統年菜,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眾美食和兔子系列創意麵點備受青睞。各式火鍋和燒烤也躋身團年飯熱門選擇。

貴州丹寨,苗族民眾在製作年糕迎接農曆新年。

此外,在團年飯的消費中,精緻、健康的追求凸現。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金勇就指出,今年團年飯產品市場十分豐富,佛跳牆、盆菜等具有儀式感的菜品持續熱銷,適合老年人和孩子的營養健康菜餚增多,成為主力消費選擇。

「我們在市場調研中發現,消費者最喜歡的口味還是家鄉味,川菜、粵菜、江浙菜中的經典招牌菜也已普及化。」大潤發年菜研發大師傅蔡崢告訴記者,消費者更願意用混搭的方式做一頓口味豐富的團年飯。今年大潤發推出44款年菜,口味涵蓋川菜、魯菜、粵菜、徽菜等「八大菜系」,徽菜的符離集燒雞、雲貴菜的羊肚菌竹蓀燉雞湯、東北的參雞湯等已悉數上線。

此外,盒馬調研數據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主導」團年飯,好不好看、方不方便成為菜品選擇重點。也正因此,主打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的預製菜廣受歡迎。

美團買菜平台數據顯示,預製菜相關商品農曆新年前銷量同比增長400%。叮咚買菜推出主打家鄉味道的傳統宴席「八大碗」系列,上線半個月賣出超過10萬份;海鮮預製菜避風塘炒麵包蟹,一天被搶訂5000多份。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民眾選購商品。

其實,傳統「年味」回歸,得到「滋潤」的遠遠不止飲食業,一個個年俗產業帶也都被帶動了起來。京東數據顯示,2023年年貨節期間,春節傳統習俗的傳承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主流,除了82.2%的用戶表示會購買團年飯、傳統美食、土特產等,還有59.9%的用戶表示願意購買春聯、年畫、剪紙、裝飾等提升過年氣氛的產品。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指出,餐飲的恢復,代表的也是城市煙火氣的回歸,以及餐飲上下游相關市場的複蘇:「如果把整個餐飲業比作一根彈簧,過去三年這根彈簧幾乎被壓到了最底部,進入2023年,這根彈簧的反彈,將釋放出強大的動能。」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就表示,疫情三年,在「非必要不返鄉」 「倡導就地過年」的號召下,很多在外打拼的人兩三年都未回家過年,今年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的第一個春節,所以也是經濟恢復過程中的一個消費旺季。

他建議,政府在春節等重要節日聯合企業和商家對一些能夠拉動短期消費的商品進行較大幅度降價,政府則為參與降價的企業和商家減免相關環節稅收。一方面可以減輕商家和企業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直接綁定消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圖:中新社、新華社

更多推薦文章

周末睇新聞|極右翼掀巴西版「國會山騷亂」 國內政治兩極化挑戰左翼新政府

周末睇新聞|共和黨分裂美國眾議院議長「難產」 強硬保守派「綁架」全國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