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烏克蘭的西方三國坦克,就這麼神嗎?

2023年01月27日23:58

  轉眼之間,原本在殘酷的俄烏衝突中損耗殆盡的烏克蘭裝甲部隊似乎又要原地複活了。英國、德國和美國近日相繼宣佈將向烏克蘭援助多達150輛西方現役主戰坦克,更多的坦克還在路上,烏克蘭方面還連聲歡呼“我們將獲得這些鐵拳,突破敵人的防線並展開反攻”。

  西方提供的坦克,就這麼神奇嗎?

  或許有人會說,難道不是嗎?當年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西方主戰坦克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T-72、T-62等坦克進行了“點名式大屠殺”。在這兩場局部戰爭中,俄製坦克面對西方主戰坦克的拙劣表現,還讓俄羅斯由此丟掉了大筆軍售訂單。

  如今同樣的一幕會不會在烏克蘭再度上演?

  老司機想說,西方坦克還真沒有那麼神奇。目前確定的信息是,英國將提供14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美國將提供31輛M1A2主戰坦克,德國提供14輛“豹2A6”主戰坦克,再加上其他國家的援助,共計約100輛各型“豹2”坦克。

  在這批西方坦克中,“豹2A4”的性能相對最弱

  其中性能最先進的當屬“豹2A6”和M1A2,它們普遍配備了先進的觀測設備和“獵-殲”火控系統,能做到“先敵開火”,同時強大的55倍口徑滑膛炮足以挑戰俄軍主力坦克的正面裝甲,再加上厚重的裝甲,它們堪稱西方現役坦克中的最強者;而性能最弱的是波蘭等國有意提供的“豹2A4”,後者的火力和防護都相對薄弱,土耳其的同型坦克曾在敘利亞北部被庫爾德武裝打得狼狽不堪;而“挑戰者2”則劍走偏鋒,配備的第二代喬巴姆復合裝甲防護能力驚人,但貧弱的動力系統和落伍的120毫米線膛炮備受詬病。。2019年,時任英國國防大臣潘妮·莫達恩特認為,“挑戰者2”坦克服役20多年卻從未進行升級,已經成為“過時產品”,無法與俄軍新型坦克匹敵。

  平心而論,戰場另一邊的俄軍坦克性能總體上仍要稍遜一籌。俄烏衝突爆發初期,俄軍主力坦克是經過現代化改進的T-72B3和T-80系列。但遭遇一系列慘痛的戰場損失後,俄軍不得不啟封了較老的T-72和T-62等坦克作為補充。此外,少數更先進的T-90M主戰坦克也已抵達前線參戰。

  美國M1A2雖然性能好,但要等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年初才能交付

  雖然俄羅斯的T-72和T-80系列主戰坦克與西方的“豹2”、M1系列主戰坦克同屬第三代坦克,但雙方研製思路上的不同,使得充當大規模戰爭消耗品的T-72的確在單挑時難以對抗西方同時代的主戰坦克。不過冷戰結束都30多年了,這些坦克也幾經升級,具體性能如何,還要看改進能力如何。通常來說,就整體性能而言,“豹2A4”優於老式的T-72和T-62,但弱於深度改進後的T-72B3。俄軍T-90M主戰坦克則與“豹2A6”和M1A2基本相當,但數量太少。

  順路說一句,海灣戰爭中,伊拉克使用的蘇聯猴版(性能縮水的出口型號)T-72被認為是其戰場表現不佳的重要原因。但如今在俄烏戰場上,使用猴版坦克的換成了烏克蘭。美國“動力”網站稱,美國提供的M1A2坦克不會配備防護能力更好的貧鈾裝甲和穿甲能力更好的貧鈾穿甲彈。而且為防止這些西方坦克被俄軍俘虜後泄露機密信息,它們還需要在交付前拆掉信息化作戰系統,而後者正是西方坦克的主要優勢所在。

  不過美國陸軍退役少將多納霍表示,決定坦克戰勝負的因素很多,“我們必須明白,坦克本身並不是靈丹妙藥。”

  “挑戰者2”噸位過重,可能並不適合在烏克蘭作戰

  首先,烏軍想要掌握西方坦克的作戰要領,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多納霍表示,按照北約標準,需要22周的課時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坦克車組,但如此漫長的時間顯然是烏軍難以接受的。他強調說,“你不能跳上坦克就走;特別是最新型號。駕駛M1坦克以及真正的任何現代主戰坦克,如‘豹2’、‘勒克萊爾’和‘挑戰者2’,都必須在戰術、車輛操作、車輛識別、機動、車輛能力、維護程序、炮術等方面進行廣泛的訓練。”

  “你可以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但如果乘員得到的訓練、裝備和後勤支持不足,那麼所謂的‘高級坦克’就一文不值。”

  其次,由於西方提供的坦克和步兵戰車型號眾多,相關維護保養和後勤供應壓力非常大。“動力”網站稱,“只要發動機運轉,M1坦克的渦輪發動機就會消耗大量燃料。”報導稱,M1坦克的卓越戰力是建立在美國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上。但向前線提供這種高水平的燃料供應對烏克蘭來說將是一個嚴峻挑戰。同時,來自不同國家的坦克和裝甲車輛使用的彈藥也不通用。例如英國“挑戰者2”坦克就無法使用M1坦克的炮彈,這進一步增加了烏軍後勤供應的難度。

  此外,沉重的西方坦克還可能難以適應烏克蘭糟糕的野外環境。相比於重量在40-50噸的俄製主戰坦克,西方主戰坦克重量普遍高達60噸甚至70噸,很容易陷入泥坑。同時,一旦它們在戰場上出現故障或損壞,缺乏配套搶修車輛的烏軍就只能將其放棄。為避免這種情況,美國專門配備了8輛M88重型裝甲救援車,但相比於上百輛西方主戰坦克,這也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最後,老司機還要補充的是,俄烏衝突可能不會出現傳統的大規模坦克正面對決,這使得西方坦克的諸多性能優勢恐怕難以充分發揮。依託於先進的戰場情報偵察手段,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在坦克大規模集結準備進攻之前,對手就能提前發現,並動用遠程打擊火力進行集中摧毀——俄軍此前集結裝甲集群試圖強渡北頓涅茨河,就是遭到烏克蘭密集炮擊而失敗。據統計,當前俄烏坦克損毀主要來自反坦克導彈、無人機以及大口徑火炮使用精確製導炮彈的遠距離炮擊。

  從這個角度說,如果烏軍指望借助西方提供的150輛主戰坦克發動反攻,恐怕下場不會比早先俄軍坦克的遭遇更好——它們可能面對各種反坦克導彈、無人機以及掌握製空權的俄軍武裝直升機和強擊機的攻擊。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