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滿意《施政報告》中的哪項措施?(最多可選16項)
【#著名翻譯家李文俊去世#,享年93歲】據報導,翻譯家李文俊先生2023年1月27日淩晨3點30分去世,享年93歲。 李文俊,廣東中山人,著名翻譯家,1952年畢業於複旦大學新聞系。曆任《譯文》及《世界文學》助理編輯、編輯、主編、副編審、編審;中國譯協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曾獲中美文學交流獎。 作為翻譯家,李文俊最具代表性的譯作是福克納的四部重要作品,《喧嘩與騷動》《押沙龍,押沙龍!》《我彌留之際》和《去吧,摩西》。此外,他還編譯了《福克納評論集》,其中收錄眾多名家對福克納作品的深刻解讀。 上世紀五十年代,時任《譯文》編輯的李文俊組織翻譯家翻譯了福克納的兩個短篇《勝利》和《拖死狗》,還寫了按語,對福克納的寫作主題與風格作了概括性介紹。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福克納的譯介工作才“真正開始”,在當時出版的《外國文學研究資料叢刊》《外國現代派作品選》《美國文學簡史》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內含《外國文學》卷)四部作品中,“承擔翻譯、介紹、註釋工作的人便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把福克納介紹給中國讀者的李文俊”。 如果說這些翻譯、介紹工作,包括1980年出版的《福克納評論集》還屬於前期鋪墊,1984年李文俊所譯《喧嘩與騷動》的出版則是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據說這本書第一版印數高達八萬七千五百冊,而且“馬上銷售一空”。在“文化熱”的大背景下,“福克納熱”也隨之到來。《喧嘩與騷動》的出版,終於使讀者可以一睹福克納這部早已在歐美獲得盛譽的意識流作品,也讓當時的一些寫作者找到了可資學習的文學樣本。之後福克納更多作品的譯介,乃至相關研究著作的出現,就像順水推舟,福克納的影響日益擴大,並持續至今。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