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日報

2019年2月1日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祝賀他的新書出版,感謝他把人生30年的寶貴時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期待他見證更加繁榮進步、幸福美好的中國,祝他全家“福安”一生“長樂”。多年來,“不見外”教授潘維廉牢記總書記的親切話語,努力書寫更多精彩的中國故事——
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各地基層幹部群眾視頻連線,看望慰問防疫一線的醫務人員、福利院的老年朋友、能源保供企業的員工、高鐵站的幹部職工、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商戶和群眾、鄉村基層的幹部群眾,給大家送去黨中央的關心和慰問。
在廈門,通過新聞看到總書記對各個群體的慰問,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和許許多多中國人一樣感動不已。“總書記就是這樣關心普通百姓,這點我早就有體會。”潘維廉記憶猶新,1999年,得知他正和癌症鬥爭,習近平特地託人帶上鮮花到香港醫院探望他,祝福他能早日戰勝病魔回家,回到福建。
2018年,潘維廉教授整理了在中國30年間與家人的往來通信,出版了《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一書,以一個長期在華生活的外國人的視角,記錄和展現了中國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曆史性成就。新書首發後,潘維廉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並寄送了這本書。在2019年春節前夕,潘維廉收到總書記回信。

“總書記祝我全家‘福安’一生‘長樂’。收到總書記的回信,是我這一生中最幸福的記憶。這是我與中國人民深厚情誼的最好見證!”再憶起這封回信,潘維廉仍然很激動。多年來,在這份溫暖的鼓勵下,潘維廉教授融入中國、感受中國,也積極傳遞著廈門、福建和中國發展的好聲音。
喜樂融融感受中國年
廈門街頭,兩側綠化樹高高掛起喜慶的紅燈籠串,“福”文化特色主題標識和海報隨處可見,放眼望去,滿是亮麗的“中國紅”;轉角處,色彩豔麗、層次豐富的節日花卉景觀佈置令人耳目一新,吸引遊客紛紛駐足留影;各個菜市場和商場里,人頭攢動,“煙火氣”十足;鼓浪嶼等景點排起長龍,朋友圈里,“熟悉的廈門又回來了”的感歎比比皆是……

“這可能是我從1988年到廈門後,感受到的最喜慶的春節了!”今年,潘維廉依舊選擇在廈門過年,帶著喜氣的笑容,他告訴記者,尤其是在和新冠疫情抗爭三年後,他真切感受到了人們久違的放鬆和喜悅。
今年,原本沒有特別安排的潘維廉在幾位廈大同事和畢業生的熱情邀請下,走出家門,穿越街頭喜氣洋洋的人潮,一起吃了餐豐盛又有特色的中國年夜飯。舉著“福”字,在“吾心安處是吾家 只生歡喜不生愁”的對聯下,潘維廉和朋友們喜氣洋洋地合了影。“這樣的氣氛真是太棒了!這再度提醒我,在中國,我有一個非常大、非常溫暖的家。”說到這裏,帶著熟悉的調皮笑容,潘維廉說,對於部分外媒所傳播的中國在調整防疫措施後人們不敢出門的傳言,他的感覺是:“哈!他們談論的應該是‘另一個國家’,又或者是‘另一個星球’。”

“街頭擁擠熱鬧的場景讓我驚喜。人們在門上貼對聯,老老少少都在慶祝——都在感激經過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的堅持和付出,抗擊了疫情,國家繼續邁步前行。”在潘維廉看來,中國是唯一一個很好地遏製疫情並快速恢復元氣的國家,“只有中國能做到”。
沉浸式感受中國的濃濃年味,今年,潘維廉還參加了由省科技廳主辦,廈門市科技局、思明區政府等聯合承辦的“外國專家迎新春茶話會”福建分會場暨福建省外國專家春節團拜會活動。外籍人才紛紛上台送上才藝表演、共同拍攝拜年視頻、錄下雙語祝福……和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菲律賓等15個國家的30名外國專家友人及留學生代表一起,潘維廉今年春節留下了許多迎接中國兔年的美好記憶。

筆耕不輟講述中國故事
書桌上,滿滿堆著各種有關中國曆史、文化的書籍和四處蒐羅來的材料——最近,潘維廉教授又繼續研究中國曆史文化和現代發展情況。

“2001年,習近平在福州給我頒發‘福建省榮譽公民’證書時對我說,中國已經向世界敞開了大門,但世界對中國還不太瞭解,他鼓勵我多寫有關中國的書。”潘維廉說,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他的回信中,也期待他筆下寫出更多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我要更多地向世界介紹中國,不負囑託。”潘維廉說,總書記的叮囑為他用心感受、觀察中國增添了動力,繼此前的《魅力廈門》《魅力福建》等圖書後,在過去兩年間,他又出版了6本以“中國夢”“泉州”等為主題的書,其中3本在英國發行。

在廈門定居30餘年,潘維廉對廈門的變化感受更是深刻。潘維廉說,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給廈門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廈門工作期間,他領導製定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特別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牽頭加強筼簹湖綜合治理,深入同安軍營、白交祠等貧困村調研,為高山村脫貧致富指明方向……
春節前,曆經3年建設的廈門翔安大橋正式通車,這是廈門跨島發展、完善“兩環八射”快速路網的重大舉措;今年,軍營村家家戶戶按照人口數喜提年終分紅,受益於鄉村振興發展,這已經是村民們第四年拿到分紅;前不久,廈門市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正式開放,成為假期市民遊客的熱門打卡地之一,人民群眾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共賞廈門生態宜居之美……透過一個個生動的微觀鏡頭,潘維廉感受到了更有魅力、更加幸福的廈門。
當前,廈門正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週年賀信重要精神,牢記殷殷囑託,著力搶機遇、強優勢、挖潛力,加快推動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探索試驗、探路先行的奮進姿態,在新時代新徵程上作出廈門經濟特區新的更大貢獻。
“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廈門是戰略支點城市,我對廈門的發展充滿信心,對中國的發展充滿希望!”“不見外”的老潘說,“我要繼續寫書,講好中國故事,也讓世界瞭解我們的‘福’文化,把我們的‘福’傳遞到世界的每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