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冷門”的泉州何以走紅?|新京智庫

2023年01月28日20:36

1月23日,一名市民展示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陶瓷廠生產的陶瓷版兔年吉祥物“兔寶(右)和兔墩”。圖/新華社

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疫情防控優化之後的首個黃金週長假,旅遊市場交出了三年來最亮眼的成績單。一些“冷門”的小眾旅遊目的地,也因此迎來了華麗轉身。

泉州成新的“網紅打卡地”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泉州曾是宋元朝時期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作為突然爆紅的小眾景點,泉州是這個春節假期不少人心心唸唸的“網紅打卡地”。

《2023年春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截至1月5日春節期間旅遊產品預訂量同比去年上漲45%。其中,小眾旅遊地備受青睞。某平台搜索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開始後,“小眾景點”“景點推薦”等關鍵詞搜索有增無減,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0倍。

在視頻平台上,不少人將泉州形容為“今年最驚喜的城市”“最值得去的小眾旅遊城市”。自2022年11月起,“安利”泉州的帖子更是呈井噴態勢。這種熱情很快就轉化為了數據——據測算,今年春節假期,泉州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275.9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0.43億元。

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也是為數不多的城市型世界文化遺產。此後,泉州開始打造“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品牌IP,並開啟了節假日瘋狂攬客模式。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數據顯示,2022年國慶假期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415.22萬人次,同比增長193.8%;實現旅遊收入35.24億元,增長438.2%。在此基礎上,今年春節假期,泉州全市有開放的21個世遺點共接待77.40萬人次,同比增長179.6%;其中德濟門遺址和天后宮、府文廟、清淨寺等古城世遺點分別接待11.37萬人次、4.50萬人次和2.09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均有較大增長。

持續豐富“世遺遊”產品體系,加大“古城遊”產品供給,增強遊客休閑渡假體驗,獨特的曆史文化魅力使古城泉州成為新晉網紅。

旅遊黃金期也是招商“關鍵期”

對於泉州來說,春節假期不僅是觀光旅遊的黃金期,同時也是招商引資的關鍵期。春節期間,泉州多地不等閑、不停歇,策劃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招商、安商、親商活動,為泉州開春拚經濟蓄勢發力。

正月初一,晉江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走訪了安踏、恒安、361度、百宏、中喬、七匹狼、利郎、潯興、柒牌、盼盼、興業皮革、國源皮業、舒華、力誠食品、信泰、勁霸、晉工、貴人鳥、九牧王等企業的負責人,與他們共話發展、共謀未來,希望他們把握新的經濟形勢,全力拚經濟,再上新台階,實現大發展。

正月初三,永春縣舉行2023年新春茶話會,邀請永春各異地商會、青年企業家和返鄉僑親代表300多人歡聚一堂,當地主要領導表示:“熱切期盼商會、鄉賢、僑親朋友們,多為家鄉發展‘穿針引線’,推進永春與各所在地的經貿往來和經濟合作。”

正月初四,石獅市舉辦海內外鄉賢新春座談會暨招商推介項目簽約儀式。當天,石獅市現場簽約總投資83.7億元的10個項目,包括中科光芯器件研發中心、恒藝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冠豪體育產業園、石獅海洋牧場等。另有4個總投資10.2億元的項目將擇日簽約。

正月初五,“雙招雙引·聚商彙智”2023年惠安縣招商項目簽約活動暨第二屆“博士菁英彙”啟動儀式舉辦。其中,中化硫化氫酸性氣資源化製酸項目、焙之味食品總部基地項目、建築機械研發製造物流園等12個代表性項目參加招商簽約,總投資152.56億元;6位博士被聘為“招才引智大使”,五位泉州籍雕藝文化大師、省內旅遊高校專家擔任惠安縣“文旅經濟顧問”;現場還舉行融資授信儀式。

新春佳節,在外打拚的海內外僑親、鄉賢紛紛返鄉。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拿出優勢資源和項目,與廣大僑親、鄉賢謀合作、圖發展,是泉州的良好傳統。泉州在文旅市場取得的驕人成績,不僅擦亮了城市品牌,而且放大了集聚效應,使春節成了“招商節”。

小眾旅遊帶來的大眾思考

疫情防控優化之後的首個黃金週長假,2023年春節期間,有更多人選擇跨省長線出遊。從春節文旅業態火熱情況來看,消費者更青睞品質化、特色化、主題性、場景性強的產品與內容。其中的顯著特徵是:“冷門”不冷,“熱門”更熱。

某旅遊平台數據顯示,雲南、海南及上海、廣東、廣西目的地方向的跨省出遊人次尤其火爆,同比增長近300%。哈爾濱、長春、瀋陽、遼陽、白山、張家口等擁有優質冰雪資源和滑雪場備受青睞,出遊人次同比增長超2倍。

與此同時,冬季平均氣溫在20度以上的“小眾旅遊目的地”城市同樣增長明顯。在某出行平台上,湛江、揭陽、惠州、泉州、南寧等小眾目的地春節期間機票預訂量均已超過2019年同期,其中,揭陽增長近五成,南寧增長超過兩成。

廣州毫無懸念地衝進熱門城市榜單前五,隨著旅遊目的地溢出效應的放大,順德、佛山、汕頭同樣是年輕人新年“尋味”的首選,“順德夜市”近一週熱度漲幅高達250%。

作為典型的引擎經濟、流量型經濟,文旅產業的快速複蘇不僅能夠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帶動綜合消費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其中的關鍵在於,能否創新文旅體驗、謀劃全域發展,將旅遊資源轉化為“理由”經濟。

泉州市的成功經驗表明,趁著旅遊業強勁複蘇的春風,任何一種旅遊新業態,都有可能成為一個網紅新IP,進而帶動其他業態發展和區域經濟的騰飛。盤點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泉州小眾旅遊的走紅,不失為一種大啟發。

撰稿 趙誌疆

編輯 查誌遠

校對 盧茜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