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一把小號吹動人心,也讓全國觀眾記住了“張建國”。
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中,男主角張建國曾是一名炊事員,因看春晚分了神,忘記吹小號通知戰友們吃飯。班長調侃他“電視裡面吹去唄”,他較真了,“班長讓我上春晚,一定完成任務。”退伍後的張建國修過車、養過牛、做過飯,還堅持給春晚寫了39年自薦信,終於圓夢,來到了央視春晚的錄製現場。

飾演張建國的是63歲的金長勇,他是河北張家口懷來縣的一位普通農民。留著花白的鬍子,說著河北口音的普通話,他在懷來天漠影視基地幹了二十多年,現在是門衛兼後勤,偶爾當群演。“金叔身上有那種飽經滄桑的感覺”,一次合作後,導演張大鵬決定邀請他當春晚微電影主演。第一次挑大樑,金長勇緊張到渾身冒汗,感覺總是前言不搭後語。後來,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他逐漸進入表演狀態,微電影也順利殺青。
除夕夜,金長勇也走進春晚現場,七分多鍾的微電影播放完畢,期盼的小號聲從鏡頭裡響到舞台上,坐在觀眾席里的金長勇摸了摸眼角的淚水——張建國的春晚夢圓了,他的夢也圓了。
以下是金長勇的自述:
“到了片場才知道是拍春晚微電影”
我不怎麼上網,但最近聽說很多網友都被這部微電影感動了,很開心。其實我覺得自己演得沒那麼好,是劇本和角色本身的故事好。

接到這個角色是去年11月初。我是在懷來天漠影視基地做門衛兼後勤的,主要是打掃衛生、整理屋子,有時候也當一下群演。當時,單位同事說讓我去北京拍個片,具體內容不知道。11月10日,我來到北京順義,進了劇組。11月23日,正式開拍,到了片場,導演張大鵬問我知道這次拍啥嗎,我說不知道。他說,“咱這部電影準備上春晚,你當主演。”我很激動,也感覺渾身不自在,怕演錯什麼。
我之前就認識張大鵬,他前幾年拍微電影《啥是佩奇》的時候,我在裡面出演一個放羊的老頭兒。他不停鼓勵我,讓我別緊張,還說找了幾個大明星助陣。我一聽更有壓力了,我就是一個沒有表演基礎的素人,應該是我給明星當配角才對。
之前演配角,導演跟我說了大概要求後,都是讓我自由發揮。這次不一樣,得按照劇本的框框來,要求也更嚴格了。那段時間里,我滿腦子都是怎麼把這個角色演好,才能對得起全國觀眾,給大家送上一份新春禮物。

這是我第一次當主演,開拍前會緊張到渾身冒汗。拍攝主要集中在2022年11月23至25日,大部分是在北京拍的,拍攝節奏也比較快。印象最深的是11月25日,在中央電視台拍最後一場戲,時間緊、任務重,我午飯都沒來得及吃,就趕緊上車換服裝,然後趕去現場。之前在電視里看過很多次中央電視台,第一次來到現場,特別激動,還見到了沈騰、馬麗等幾位演員,他們都挺照顧我的,鼓勵我“肯定沒問題”。當時還處於保密階段,相關的拍攝信息都不能泄露,我也沒在中央電視台留影,有點遺憾。
“春晚夢實現了”
片子殺青後,我心裡的石頭落地了,第二天就趕回老家。跟以前一樣,每天在影視基地打掃衛生。有時候晚上睡不著,總想著自己能不能再去一次中央電視台,合個影,能不能去現場看看春晚?
今年1月14日,我終於等到了春晚的正式邀請函,來到北京參加綵排。以前我在電視上看過很多次春晚,第一次在現場看,燈光、音樂和舞台效果,真的很棒。

除夕夜,春晚正式開始。我好像做了一場夢,沒想到自己能上春晚,沒想到能坐在嘉賓席上,沒想到能現場看自己的微電影。片子播出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微電影放完,現場的小號聲響起,我的眼淚嘩嘩直流,春晚夢圓了!
我之前就告訴親戚朋友,我要上春晚了。家人們知道後也很忐忑,怕我表現不好,對不起全國觀眾。但當最後一個鏡頭放完,他們在家裡也鼓起了掌。
除夕那晚10點多,我離開了春晚現場,連夜趕回家過年。回到家已經是淩晨了,春晚正準備播《難忘今宵》。家人們都在等我,一見面就誇我演得好,興奮地拉著我嘮家常。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候,也都在聊這部微電影,他們為我感到自豪。

“本色出演”
從三十多年前,沒有台詞的群演,到有台詞的配角,再到春晚微電影的主角,其實很多都是本色出演,我要麼演老農民,要麼演軍人。
張建國這個角色,跟我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他曾是部隊一名炊事員,因為看春晚、做飯分神,忘記吹小號通知大家吃飯。後來,他一直記得班長那句“電視裡面吹去唄”,堅持給春晚寫了39年的信,直至春晚夢圓。
我也是一名退伍軍人。1980年,20歲的我在瀋陽空軍某部地勤部隊當兵,做了兩年儀器測手,在炊事班又待了兩年。儀器測手是細緻活兒,需要測量火炮與飛機的距離,再將修正好的信息上報給指揮員。

在炊事班的時候,我們5名炊事員要給120名士兵做飯。有一次,有些戰士要去團里領獎,班長就把一百多人的午飯交給我一個人來做。當時還有一個副班長協助,我讓他幫忙看著火,他沒看好,差點把飯弄糊了。在部隊,做飯是件大事,不能讓戰士們餓肚子。這段經曆也讓我更好地理解張建國這個角色。
在部隊里,生活很規律,做什麼事都要認真。這些好習慣影響了我一生,退伍後無論做什麼,我都帶著一股較真的勁兒。張建國或許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堅持39年追夢,是他的故事感染了大夥兒。
春晚之後,在家休息了兩天,大年初三,我又回去上班了。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拍攝機會,去演熟悉的老農民,或者去挑戰新的角色,但未來我不會考慮往職業演員的方向發展,畢竟沒專業學過,沒那個底子,歲數也大了,能偶爾演點小角色,我已經很滿足了,需要我就上唄!
新京報記者 吳采倩
編輯 彭衝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