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吳為)“大家一定要警惕,再說一遍,這是騙子。”近日,針對有傳言稱“不認證就要停發養老金”一事,人社部在其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闢謠聲明稱,這一消息不真實。人社部還介紹了3種認證方式,即使沒有認證也不用著急,退休人員主動和人社部門聯繫並按要求完成認證後,就會恢復養老金髮放並進行補發。
據悉,近日有傳言稱“2023年養老金認證時間提前,退休人員必須在1月份完成待遇資格認證,否則養老金將會停發”。不少網友開始擔心,並關注我國養老金的可持續性問題。
對此,人社部官微發佈闢謠聲明——歲末年初,又有騙子蠢蠢欲動,盯上了大家的錢包。聲稱“退休人員不趕緊認證就要停發養老金”,甚至假冒人社部官網發放津貼,誘導填寫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大家一定要警惕。
人社部介紹,武漢、成都、哈爾濱、鄭州、呼和浩特、長沙、福州等多地人社部門已發佈公告予以澄清,不少地方的人社部門還在相關公告中提示了社保待遇資格認證方式。
記者從人社部瞭解到,所謂的養老金認證,是指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認證時間一般是一年一次。開展此認證是國際通行做法,主要是為了建立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的反欺詐機制,防止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被冒領,維護基金安全。
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介紹,可通過3種方式進行養老金認證。第一種是刷臉認證。人臉識別自助認證,通過登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網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機APP進行認證。第二種是社會化服務認證。高齡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提出上門認證的申請,人社部門工作人員上門協助認證。第三種是數據比對。人社部門通過和公安、民政、醫院、交通運輸等部門進行數據比對來獲取退休人員的情況。
即使退休人員或符合領取養老金的城鄉老年居民在認證期限內沒有辦理認證,發現養老金被暫停,也不用著急。人社部提示,退休人員主動和人力社保部門聯繫並按要求完成認證後,就會恢復養老金髮放並進行補發。
對於我國養老金的運行情況,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都是大於支出的。2022年,我國全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1萬億元,支出6.6萬億元,年底累計結餘7.4萬億元,基金運行平穩。我國各項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能夠實現基金長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能夠維護廣大參保人的合法權益,使其能依法享有養老保障。
-
大灣區9名專科醫生及70名廣東省護士下月來港
-
【熱門新盤】紅磡必嘉坊・迎匯更新價單,入場費低至399萬,方便往返港九及內地
-
金南佶舉辦2023全球巡迴粉絲見面會,走遍亞洲七大城市、香港&台北都有份!
-
里程碑!美斯攻入職業生涯第800粒入球
-
【追尋夢想】 90 後港男赴英參加電競世界盃 公司力撐贊助開支
-
雅達利簽署收購Nightdive Studios的交易,後者是System Shock Remake的開發商
-
用速度轉移視線|前香港房車賽冠軍女車手 楊嘉怡
-
酒店下午茶:【荃灣酒店春日下午茶買1送1!人均$101起!如置身歐陸花園!法式歌劇院蛋糕+燕窩奶凍 +鴨肝多士+鮑魚酥皮盒】-COZi Lou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