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週報:國內成品油價上調 銀保監會嚴查高息攬存

2023年02月06日11:20

國家發改委2月3日24時起按機制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央行發佈2022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銀保監會深入整頓地方中小銀行互聯網存款和異地存款業務,債券做市業務將於2月6日正式啟動……1月30日-2月5日有哪些最新監管動態,又有什麼重磅消息?新的一週開啟,上週財經要聞速遞。

一、監管動態:

1.國家發改委:2月3日24時起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上調

2月1日,為充分發揮以工代賑中“賑”的作用,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新形勢下以工代賑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對2014年頒布實施的《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進行全面修訂,日前已正式頒布,將於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2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3年2月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10元和200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業要組織好成品油生產和調運,確保市場穩定供應,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大市場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不執行國家價格政策的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

2.央行: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提升

2月1日,央行數據顯示,2023年1月,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7790億元,期限1年,利率為2.75%,較上月持平。期末中期借貸便利餘額為46290億元。此外,2023年1月,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淨歸還抵押補充貸款142億元。期末抵押補充貸款餘額為31386億元。

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2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據人民銀行統計,202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13.9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其中,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53.16萬億元,同比增長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個百分點;全年增加7213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4%。2022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2.69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個百分點。

3.銀保監會:深入整頓地方中小銀行互聯網存款和異地存款業務

1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發佈《關於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財險業開展風險減量服務要求。

1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日發佈《關於2022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關於2022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接收銀行業投訴約7.56萬件,其中,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占50.3%。

2月3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22年銀行保險業資產負債及業務穩步增長,風險抵禦能力整體充足。目前,“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銀保監會將繼續深入整頓地方中小銀行互聯網存款和異地存款業務,嚴肅查處高息攬存、違法違規吸收異地存款等行為。銀保監會將高度關注中小銀行存款業務變化,加大監管檢查力度,採取強有力措施,堅決糾正地方中小銀行存款業務中的違規行為,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4.證監會:債券做市業務將於2月6日正式啟動

2月2日,證監會召開2023年系統工作會議,會議要求統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端改革。深入實施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推動權益類基金高質量發展,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2月3日,證監會表示,交易所債券市場正式啟動債券做市業務。為推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提升市場活力,完善價格發現機制,近年來,證監會持續指導滬深交易所加強二級市場建設有關工作。目前,債券做市業務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將於2月6日正式啟動,首批共有12家證券公司參與做市。

5.美聯儲2月利率決議加息25bp,符合市場預期

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佈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bp)到4.50%至4.75%之間,加息幅度符合市場預期。

這是美聯儲自去年3月開啟本輪加息週期以來連續第八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為450個基點。本次加息後,美國基準利率水平再次刷新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峰值。

二、機構動態:

1.銀行:渣打銀行獲批在北京設立證券公司 錦州銀行發佈重大財務重組公告

2月3日,渣打銀行表示,已獲中國證監會(CSRC)批準在內地設立一家證券公司。該行表示,該公司將獲得人民幣10.5億元的初始注資,注資範圍包括承銷、僅限資產支持證券的資產管理、自有賬戶交易和經紀業務。

2月2日,錦州銀行發佈重大財務重組公告稱,中國境內主要股東擬對該行實施一攬子財務重組交易,為確保相關方案能夠有序實施,同時維護投資者利益及該行經營穩定,保證公平信息披露,避免該行股價異常波動,該行H股已由1月20日上午九時整起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停止買賣,直至重大財務重組的細節均已落實。

2.基金:公募四季度加倉券商股,非銀板塊整體持倉仍欠配

國泰君安數據顯示,2022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持倉券商股比例由2.58%增至2.75%。

據Wind數據梳理,截至4季度末,公募基金重倉股涉及38只券商股,其中東方財富被10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31只基金產品重倉,中信證券被7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68只基金產品重倉,廣發證券位列第三,被5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29只基金產品重倉。

整體來看,重倉券商股的基金公司家數和基金產品數量均得到上升。具體從個股變動來看,東方財富、東方證券、國聯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21只券商股獲得加倉,華泰證券、興業證券等A股以及中信證券、廣發證券等港股被賣出。

3.保險:個人養老金保險新增5款

1月30日,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已從此前的7款增加至12款,新增的5款產品分別來自新華保險、太平人壽、陽光人壽及工銀安盛人壽,其中,工銀安盛人壽有2款產品入圍。

4.券商財務顧問評價結果出爐,A類數量顯著減少

2月3日,中證協發佈2022年證券公司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質量評價結果。本評價期(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內,從事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財務顧問業務並出具獨立財務顧問報告的39家證券公司全部參與評價,評價結果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8家、B類23家、C類8家。

2月3日,證監會官網披露,證監會於1月30日核準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華融投資”)成為恒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恒泰證券”)主要股東,核準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金融街集團”)成為恒泰證券、恒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恒泰長財證券”)、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華基金”)實際控製人。對華融投資依法受讓恒泰證券約5.7億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21.8806%)無異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雨晨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