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儲能行業將強勁增長

2023年02月07日13:00

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5日報導,隨著電動汽車和新能源項目市場的不斷增長,中國的儲能行業將在2023年實現強勁增長。

在一些領軍企業在電動汽車的需求激增下預測實現強勁盈利,以及中國推出更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之際,分析人士說2023年中國的儲能行業將不斷壯大。

據估計,2023年中國對先進儲能的需求可能激增至30吉瓦時。

在深圳上市的中國主要儲能企業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月底估計,公司2022年淨利潤可能達到32億至38億元人民幣,是前一年的兩倍多。

其他主要公司,包括在上海上市的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固德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發佈了強勁的預測。派能公司估計,2022年其年度淨利潤可能達到11.8億至13.1億元,同比增長近300%。

據報導,在這一強勁的利潤預測公佈之前,2022年中國的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迅速增加。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介紹,2022年國內投運新型儲能總裝機規模達到6.21吉瓦/14.32吉瓦時,同比增長近兩倍。

分析人士預計,隨著中國上馬更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儲能行業將在2023年保持增長勢頭。

平安證券的分析師皮秀在上週的一份報告中說:“整體來看,考慮2022年招標規模的放量、後續風光大基地項目落地對儲能需求的拉動,我們對2023年國內新型需求較為樂觀,預計有望達到30吉瓦時。”

報導稱,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打算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體系,以支持本國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政府希望到2060年能源總量的80%以上來自非化石燃料,並計劃到2030年太陽能和風能總裝機容量達到1200吉瓦。中國目前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裝機容量的35%以上。

據報導,由於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時斷時續,且隨著天氣條件的變化而波動,儲能將成為國家新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市場估計,中國五大電力公司——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大唐集團——的儲能能力已擴展到總計12.4吉瓦/25吉瓦時。

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市場也推動了對鋰離子電池等清潔能源存儲技術的需求。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的目標是到2030年售出的汽車中至少有40%是新能源汽車。

據《經濟日報》報導,據估計,到2025年中國製造商將生產約3000吉瓦時的電動汽車電池。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說,預計在2021年到2025年的5年里,儲能行業將保持55%至70%的年增長率。

北京的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董海軍在上週的一份報告中說:“2022年末,國內光伏搶裝帶動配儲需求的高增長……同時,鋰電池材料產業鏈的趨勢性降價也壓低了儲能系統成本,刺激儲能需求。”

他說:“我們預期2023年全球儲能超過100吉瓦時,增長100%左右。”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