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滿意《施政報告》中的哪項措施?(最多可選16項)
【今日數字報導讀 |“這次土耳其地震為何如此致命?”】打開手機聽報紙,天下風雲掌中看。 2023年《參考消息》數字報繼續為您提供最權威、最全面的全球資訊,今日五大看點不容錯過。 1.“根據科學,這次土耳其地震為何如此致命” 土耳其為何地震頻發?本次土耳其地震為何如此致命?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了原因。(詳見第4版) 2.國民黨代表團開啟十天訪陸之旅 台灣聯合新聞網說,“年前出現一些蛛絲馬跡後,國民黨終於正式宣佈將在8日由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對岸”。有島內媒體說,國民黨此番是“頂住壓力”登陸。相較於去年的出訪,國民黨此訪有何變化?島內媒體都有哪些評論?(詳見第14版) 3.“中國追趕型增長仍有空間” 法國經濟專家認為,雖然經濟兩位數增長的年代已成過去,但中國追趕型增長仍有空間。在他看來,中國追趕型增長有哪些掣肘因素?又有哪些發展動力?(詳見第13版) 4.今年科技流行語將會是什麼? 2022年,業內人士常常把非同質化代幣(NFT)、相關市場、技術行業裁員、抑或是埃隆·馬斯克掛在嘴邊。2023年,技術和媒體界將談論什麼?多個詞彙預計會來到或者重返前台。法國《回聲報》嚐試預測了2023年的科技流行語。(詳見第8版) 5.“對中國氣球的歇斯底裡是危險和不合理的”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稱,美國F-22“猛禽”戰鬥機日前擊落了中國一個在此前一週內橫穿了美國的氣球。為什麼美國人對這個氣球的行程表現出的“歇斯底裡般的過度反應”讓人感到不安和驚恐?(詳見第16版)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