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經濟複蘇“溢出效應”惠及亞洲

2023年02月08日12:58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6日報導,中國的重新開放正幫助有韌性的亞洲避免全面衰退。

  據報導,經濟學家說,在中國重新開放、旅遊業複蘇和全球加息速度放緩的背景下,亞洲的經濟增長預計將保持彈性,因此對亞洲今年全面衰退的擔憂仍然較為溫和。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週上調對中國以及亞洲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預測後,一些經濟學家調整了對該地區的展望。

  大體上,現在他們認為亞洲的表現優於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美國和歐盟今年都可能陷入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它們的GDP增長預期分別為1.4%和0.7%。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在中國預計5.2%增長率的助推下,預計亞洲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5.3%。

  報導稱,經濟學家說,中國在今年年初重新開放,其對亞洲其他地方的溢出效應——以旅遊業為主——可能會在全球不利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支撐該地區的經濟。

  但是也存在弱點。發達經濟體的需求放緩將轉變為出口疲軟,這對該地區的製造業中心構成重大威脅。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阿利西婭·加西亞-埃雷羅說:“總體而言,亞洲2023年的經濟增長應該仍然富有韌性,中國經濟將大幅改善,亞洲其他地方的經濟將減速,但不會太多。”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伊爾凡·庫雷希說,隨著中國的重新開放預計將使與它貿易聯繫緊密的周邊國家受益,亞洲開發銀行也將調高對亞洲的增長預測。

  他說:“亞洲將繼續是全球增長的引擎。”亞洲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會在4.2%。他說:“我們需要密切注意的一件事是,中國迅速重新開放是否會給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帶來上行壓力,這可能會阻礙地區央行降低通脹的努力。”

  據報導,經濟學人智庫也預計,中國經濟複蘇對今年亞洲經濟增長將產生“輕度到中等程度”的積極影響。

  它預測該地區的增長率為3.7%——高於去年12月預測的3.5%,而對東盟10國的增長率預期則從4.1%升至4.2%。

  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師賽塔恩·漢薩庫爾說:“中國重新開放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對於準備好從中國內地出境遊客的反彈中獲益的亞洲經濟體來說將更加明顯。”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