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社評#:國情谘文反映出的美國,令世界不安】當地時間2月7日晚,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會大廈發表了其任期內的第二次國情谘文演講。據悉拜登直到最後一刻還在與其顧問一起撰寫和修改演講稿,可見他的重視程度。這個“改了又改”的演講,在措辭和敘述上字斟句酌、頗為考究,但給人感覺“乾貨不多”,沒有多少新鮮的實際內容。 美國國內對它的評價呈現出壁壘分明的黨派兩極化差異,有共和黨議員甚至在拜登演講時發出噓聲,這直觀地說明美國的政治分裂沒有得到緩解,拜登追求的“團結”和“治癒”沒有實現。從國情谘文以及它在美國引起的反響中,我們看到的還是那個政治分化嚴重、敏感焦慮不自信的美國,這樣的美國讓世界感到隱隱不安,不能踏實。 在美國的政治議程中,國情谘文相當於總統在國會作年度工作彙報,爭取國會議員對其內外政策的支持,但實際上已成為一種美國總統面向全社會甚至全世界的工作總結,主要聚焦內政,也會提及重大外交政策。因此,國情谘文常常成為美國總統們的“年度自我表彰演講”,這次也不例外。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曆屆國情谘文,勾勒出美國從高度自信、樂觀和支持多元化,一步步走向今天的敏感、多疑及狹隘的清晰軌跡。不得不說,這是令人遺憾的。 在“美國瀰漫悲觀情緒之際”,拜登花了大量的篇幅描繪本屆政府過去一年所取得的經濟成就和社會成就,試圖向議員及選民傳遞“這個國家沒有衰落”的信號,但效果不盡如人意。拜登越是強調美國的強大,人們的眼光越是不自覺地看向脆弱的角落。演講前夕美國的最新民調顯示,62%的美國人認為拜登在兩年內取得的成績“不多”或者“幾乎沒有”,65%的人認為美國目前“正走向錯誤的道路”,拜登的公眾支持率也僅有41%,接近他就任總統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人對國家道路的信心跌到低穀。 縱觀最近幾年美國的國情谘文報告,它們無一例外都更加強調這個國家的非凡實力,並且在“團結”問題上著墨越來越多。這恰恰反襯出美國現在最缺失什麼:經濟發展的動能,以及政治團結的基礎。其實不僅是拜登,這幾年在國情谘文前夕的民調顯示,總統的支持率都很低,“美國人不滿意”,根本原因就在於,兩黨惡鬥已經嚴重拖累了這個國家,並讓它變得越發敏感、激進,只顧所謂“政治正確”而無視真正的國家利益。 對此窘境,白宮的主人其實是清楚的,但自上一屆美國政府起,就開出了極端錯誤的藥方,向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大幅度倒退。拜登在這次演講中說:“在我看來,美國的道路、橋樑和高速公路也將使用美國產品建造。”加上他提到的《芯片與科學法》和《削減通脹法》,都是美國心態從開放走向封閉的體現,它或許在兩黨的激烈爭執中能找到一席之地,但對美國的傷害卻是長遠的。這不僅不能回應美國民眾的真實需求,反而讓一個盲目奉行新孤立主義的超級大國變得更加危險。包括其歐洲盟友在內的國際社會已經對此感到不安,美國的相關行業也正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近年來,隨著中美關係變得緊張,美國總統在國情谘文中怎麼提中國受到輿論的特別關注。這次拜登一共提了6次“中國”,由於衡量標準不同,美國有人批評他對中國不夠強硬,太軟,有人則稱讚他顯示了克製和冷靜。在我們看來,“軟”或“硬”都是相對的,但拜登講話反映出他接受了在華盛頓流行的錯誤對華認知,將中美關係視為“你多輸我少輸”的負和博弈,在傷害中國的同時,也不惜割自己的肉。 雖然拜登表示美國尋求“對華競爭,而不是衝突”,但用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仍然是片面的。中方一直堅持認為,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不是挑戰,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坦率地說,論氣度和格局,這都不像是一個以世界領導者自居的大國總統發表的國情谘文。

-
大灣區9名專科醫生及70名廣東省護士下月來港
-
【熱門新盤】紅磡必嘉坊・迎匯更新價單,入場費低至399萬,方便往返港九及內地
-
金南佶舉辦2023全球巡迴粉絲見面會,走遍亞洲七大城市、香港&台北都有份!
-
里程碑!美斯攻入職業生涯第800粒入球
-
【追尋夢想】 90 後港男赴英參加電競世界盃 公司力撐贊助開支
-
雅達利簽署收購Nightdive Studios的交易,後者是System Shock Remake的開發商
-
用速度轉移視線|前香港房車賽冠軍女車手 楊嘉怡
-
酒店下午茶:【荃灣酒店春日下午茶買1送1!人均$101起!如置身歐陸花園!法式歌劇院蛋糕+燕窩奶凍 +鴨肝多士+鮑魚酥皮盒】-COZi Lou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