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美媒:美國醫療體系之惡,令人難以忍受!

2023年02月08日16:5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2月8日電(黨超峰)近期,美國媒體相繼撰文揭露美國醫療體系之惡。

  《紐約時報》網站2月5日報導,美國越來越多醫生情緒消沉,原因是他們對美國病態的醫療系統感到沮喪.

  報導稱,美國是唯一一個不向公民提供全民醫療保健的高收入大國。相反,維持著一個利潤豐厚的營利性醫療系統。幾十年來,由於醫療服務非常昂貴,每年至少有數萬起可預防的死亡事件發生。

  一項研究估計,在2019新冠疫情期間,美國至少有33.8萬例新冠死亡病例可以通過全民醫保來避免。在這場災難之後,許多衛生保健工作者都受到了震動。

  “對我來說,在一個破碎的地方做醫生需要一個持續的信念,即這個地方會因為我的努力而變得不那麼破碎,”拉切爾-貝達德醫生寫道,她決定在疫情期間辭去在紐約市里克斯島監獄的工作。“我不能再維持這種信念了。”

  成千上萬的美國醫生現在似乎也有類似的感覺。一份報告估計,僅在2021年,就有大約11.7萬名醫生離開了工作崗位,而入職的醫生不到4萬人。這加劇了醫生的長期短缺,使許多醫院和診所陷入困境。情況還會變得更糟。五分之一的醫生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離開診所。

  為了試圖解釋這種現象,許多人依靠流行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來描述過度工作的後果:倦怠。近三分之二的醫生表示他們正經曆著這種症狀。

  讓醫護人員感到倦怠的是對自己工作的醫療系統日益減少的信心。

  報導稱,在這場疫情中,醫生們目睹了醫院由於公共衛生系統投資不足和醫療基礎設施分佈不均而幾近崩潰。隨著屍體堆積在空蕩蕩的病房和臨時停屍房中,美國富人和窮人在護理標準方面長期被忽視的不平等現象成為頭版新聞。許多醫護人員因試圖阻止反復出現的死亡浪潮而遭受創傷,近五分之一的醫生報告說,他們認識的同事僅在疫情的第一年就考慮過自殺。

  美國的醫療保健制度是失敗的,醫療機構存在結構性弊端。根據《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表面上的非營利性慈善醫院非法地讓原本可以免費獲得治療的貧困患者背上債務,並利用旨在促進貧困社區醫療服務的稅收優惠措施牟取暴利。醫院在坐擁數十億美元現金儲備的情況下,故意減少人手,削弱對病人的護理。

  長期以來,醫生們被告知,如果醫療服務成為一項公共服務,將失去專業自主權,並賺取更少的收入。如今,他們已經意識到醫療保健制度的“惡”,有責任利用集體力量推動變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31日刊文稱美國的醫療保健支出最高,效果卻最差。

  文章表示,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基金”日前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在醫療保健領域的開支高於其他任何高收入國家,但美國人的健康狀況卻是這些國家中最差的。

  該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經合組織(OECD)38個成員國的衛生系統數據,發現美國的醫療保健支出是這些國家中最高的。僅在2021年,美國醫療保健領域的支出幾乎是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甚至達到韓國、新西蘭和日本等部分國家的三到四倍。

  但高昂的醫療支出並沒有提高美國民眾的健康水平。數據顯示,美國人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比例和肥胖率是經合組織國家中最高的,新冠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也位居第一。

  報告的主要作者、“聯邦基金”國際衛生政策與實踐創新項目研究員穆尼拉·貢賈說:“美國人的壽命越來越短,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因為我們的衛生系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了趕上其他高收入國家,政府和國會必須擴大醫療保健的覆蓋面,採取積極行動控製成本,並投資於醫療公平和社會服務。”

  “聯邦基金”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道:“美國不僅是我們研究的唯一一個沒有全民醫保的國家,而且它的醫療體系似乎旨在阻止人們使用醫療服務。”“負擔能力仍然是一些美國人不參加醫療保險的首要原因,而高昂的自付費用導致近一半的勞工不參加或推遲獲得所需的醫療服務。”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執行董事喬治·本傑明表示,這份報告證明了一個事實,即美國“花的錢比任何人都多,卻得到了最糟糕的健康結果”。

  “我們仍然是僅有的沒有為所有公民提供醫療服務的國家。”本傑明說,“我們的公共衛生系統是支離破碎的,不像其他國家一樣有那麼多初級預防保健。與其他工業化國家相比,我們在社會方面的投資不足。他們把錢花在為公民提供前期支持上,我們把錢花在生病的護理上。”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