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飆升,罷工不斷……英國是否會重新淪為“歐洲病夫”

2023年02月08日22:10

  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文/宮若涵)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英國,近幾個月來正被陰鬱的社會經濟形勢所籠罩。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正在吞噬英國人的工資,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要求加薪以應對生活成本的上升,致使這個國家陷入一波又一波的罷工浪潮中。媒體普遍提到一個新的“不滿之冬”,讓人聯想到1970年代末最終導致戴卓爾夫人上台的罷工潮,甚至有人把英國是否重新淪為“歐洲病夫”的話題再次擺到桌面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預測,英國將是今年唯一收縮的主要經濟體。

  深陷生活成本危機

  根據市場調研企業凱度公司今年1月底公佈的最新數據,在1月份的四周里,英國食品通脹飆升至16.7%的新高,牛奶、雞蛋等基本必需品變得更貴。該公司說,食品雜貨價格漲幅達到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導致一般年度購物賬單增加了近800英鎊,迫使許多家庭改變購物習慣以節約開支。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稱,在這場生活成本危機中,很多英國人正首次前往食物賑濟處,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工薪階層為養活孩子而苦苦掙紮。報導稱,當倫敦學前班老師艾絲琳·科里的兩個兒子向她索要零食而她又買不起時,她會在地上鋪條毯子,跟他們玩“野餐遊戲”。她拿出從學前班的食物賑濟處得到的一個橘子或一個蘋果,把它切成三塊同孩子們分享。科里說,孩子們把這作為遊戲看待,不知道他們媽媽內心的掙紮。《紐約時報》網站還寫道,科里的晚餐經常縮減為只有麵食,她有時自己一口都不吃,以便孩子們能有更多食物。

1月23日,一名女子在英國考文垂的一家食品銀行挑選商品。(法新社)
1月23日,一名女子在英國考文垂的一家食品銀行挑選商品。(法新社)

  這種窘迫也體現在民調中。英國王子基金會1月30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英國近半數(45%)年齡在16歲至25歲的年輕人擔心隨著生活成本危機持續,他們再也賺不到足夠的錢來養家。而在家境較差的年輕人中,擔心無力養家者所占比例更是上升至53%。

  罷工浪潮難以平息

  由於加薪幅度跟不上通脹增幅,英國正在經曆從醫療到鐵路等各個部門的罷工潮,涉及郵政人員、律師、護士、教師、火車司機、零售業員工、邊防部隊官員等諸多群體,其中很多都屬於公共部門。這些此起彼伏的罷工也對英國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

  據法新社報導,50萬名英國人在2月1日舉行罷工,要求增加工資。這是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此類罷工,導致學校停課,交通中斷。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呼籲加薪應是“合理”和“負擔得起”的,並警告說大幅加薪將危及抑製通脹的努力。但工會指責作為富人的蘇納克與普通工薪階層面臨的挑戰脫節,後者正努力維持收支平衡。

  “工作量總是越來越大,通脹導致我們的工資越來越低。我們筋疲力盡。我們在付出代價,孩子們也在付出代價。”57歲的倫敦教師奈傑爾·亞當斯說。

  英國國民保健署的工作人員是罷工的主力,從去年12月開始,他們走上街頭要求提高薪酬。2月6日,數萬名護士和救護車服務人員手舉“病人在受罪、我們很疲憊”“員工短缺會付出生命的代價”等標語舉行罷工,且規模是國民保健署75年曆史上最大的,同時也讓英國醫療體系的運作承受更大壓力。

2月6日,英國護士手舉標語在倫敦參加罷工要求加薪。(路透社)
2月6日,英國護士手舉標語在倫敦參加罷工要求加薪。(路透社)

  據路透社報導,衛生行業工作人員要求與英國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相匹配的加薪。在倫敦市中心參加示威的護士艾絲娜·沃恩說:“政府需要傾聽和商討薪酬而不是只會說國民保健署沒錢。靠現有的收入我們無法生存。”

  英國皇家護理學會則表示,十年的低薪迫使數萬名護士離開這一行業,嚴重的人手短缺影響了對患者的照護。

  有專家認為,除了受俄烏衝突、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外,造成英國當前經濟頹勢的一個因素是脫歐。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導稱,席捲全國的“不滿之冬”的第一陣風早在6年前就隨著英國脫歐公投開始形成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斯瓦蒂·丁格拉表示,在公投後,英國出現了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其他經濟體未曾遭遇過的、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物價大幅上漲,工資急劇下降。也有評論說,雖然脫歐不是英國生活成本危機的起因,但它使這個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