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導
1月31日,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下稱“LCA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CAA)已達成最終併購協議(下稱“併購協議”)。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隸屬於全球領先的消費投資公司 L Catterton。 目前,本次交易已分別獲得路特斯科技和LCAA董事會的一致批準,預計將於 2023 年下半年完成合併。
據瞭解,併購協議規定的交易完成之後,公司將保留路特斯科技作為公司名稱。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LOT"。此次交易意味著路特斯科技的企業估值約為54億美元,該估值已考慮到LCAA信託賬戶中至多約2.88億美元現金(假設 LCAA 股東均放棄行使其贖回股份的權利)。
路特斯方面稱,這筆合併交易募集到的款項將被用於加速產品創新、開發新一代汽車技術、拓寬全球分銷網絡,以及企業日常經營。
時勢所迫
路特斯(Lotus)品牌於1948年在英國創立,曾與保時捷、法拉利齊名,被稱為世界三大跑車品牌。2017年,吉利集團完成對路特斯的收購。2018年,路特斯發佈了“Vision 80”戰略,宣佈並踐行全面電動化和智能化。而路特斯科技作為 Lotus 品牌旗下的技術、銷售和市場營銷業務分部,致力於在2028年暨品牌創立80週年之際成為領先的可持續發展豪華純電智能出行提供者。
在吉利集團的商業版圖中,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沃爾沃、極星、億咖通相繼上市。吉利旗下子公司上市動作頻頻也讓路特斯上市計劃早早成為坊間傳聞。直至2021年8月,路特斯正式發佈了“中英雙引擎”戰略,路特斯首席財務官李坤龍在發佈會上表示,路特斯科技在接受最新一輪外部投資者的融資後,估值可能會達到50億至60億美元,計劃最早於2023年在紐約或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2022年2月,路特斯科技新聞發言人James Andrew也公開稱,公司正在為路特斯品牌開發電動汽車,並考慮在英國、美國或中國上市,但具體的融資規模及估值還有待確定。在同年8月的成都車展上,路特斯CEO馮擎峰亦明確指出,公司將在2023年完成完整交付年度後考慮啟動IPO。
究其積極推動路特斯上市的原因,一方面來源於路特斯發展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或許是受到了保時捷上市的鼓舞。
儘管與保時捷、法拉利齊名,但在全球範圍內,路特斯的品牌影響力都尚不能與前兩者相提並論,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路特斯總銷量為1710輛,遠不及同期保時捷和法拉利的銷量。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走小眾路線的路特斯就已風光不再,公司控制權幾經轉手。2017年6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收購路特斯51%的股份。
但早在吉利收購路特斯以前,路特斯面臨了多年嚴重的財務危機。有數據顯示,2012-2013財年,路特斯公司經營面臨1.6億英鎊(約2.07億美元)的巨額虧損;2015-2016財年,路特斯的息稅前虧損高達1630萬英鎊(約2110萬美元)。直至2016-2017年財年,路特斯品牌息稅前利潤達到200萬英鎊,實現了40年以來的首次扭虧為盈,但該財年路特斯的淨利潤仍然虧損。擺在新控股方吉利集團面前的最關鍵發展問題便是如何使路特斯盈利,而當務之急是為其輸血,幫其造血。
在收購路特斯之時,吉利集團曾表示“將盡快讓路特斯回到超豪華品牌陣營”,同時明確提及將保時捷確定為發展目標。目前法拉利和保時捷都已經成功上市,靠著驚人的盈利能力,法拉利自2015年從菲亞特集團獨立上市以來已經上漲了403%。而去年9月底,保時捷在法蘭克福的上市創下歐洲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IPO,母公司大眾集團因此套現195億歐元,為其電池技術和車載軟件的研發提供了充足資金。如此看來,路特斯迫切尋求上市也有章可循。
借殼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路特斯科技將採用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的方式來實現IPO。
據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權益合夥人、民商事業務委員會主任邱琳介紹,SPAC也稱空白支票公司,是一種無實際業務或資產的上市主體,其唯一目的是透過首次公開發售集資,於上市後一段時間內收購標的公司或與其合併。她指出,此種方式於標的公司而言具有確定性高、成本低、耗時少等顯著優點。具言之,在併購交易完成前,SPAC已經為上市公司,標的公司只要與SPAC殼公司達成併購意向,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併購交易即可實現上市,大大減少了傳統IPO上市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風險;且因為通過SPAC上市的整個過程中,不需要支付IPO的承銷費,同時也無需支付掛牌上市的費用,故具備成本低之特點;同時一般IPO上市至少要準備一年,SPAC併購上市快的話4個月就可以完成,具備明顯的時間優勢。
“汽車行業,尤其是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行業,通常存在因長期產品開發需求導致的資金短缺問題,相較於傳統IPO上市,SPAC上市可在目標公司需要大量資金時,以儘可能為原股東保留更高的份額或所有權的方式進行接管。因此通過SPAC上市在汽車行業並不罕見,背靠沃爾沃的電動汽車品牌Polestar、自動駕駛汽車軟件平台領先者Aurora Innovation、自動駕駛卡車公司Plus.ai均是通過SPAC上市。”邱琳補充道。
LCAA是由美國消費品私募投資公司L Catterton、LVMH和現世界首富阿爾諾的家族公司在2016年共同出資成立的投資公司,並在2021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LCAA 聯席首席執行官、L Catterton 亞洲基金管理合夥人 Chinta Bhagat 表示:“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在快速擴張,豪華電動車市場規模增速迅猛。在當地政府政策的支援下,中國、歐洲和美國很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增長市場。作為豪華車市場減碳的領路人,公司的管理和研發團隊有能力帶領路特斯科技在豪華電動車領域和其目標市場引領能源轉型。”
據悉,吉利控股、Etika和蔚來資本等所有路特斯科技現有股東預計會將各自持有的股權悉數轉入合併後公司,並在交易結束後持有合併後公司約 89.7%的已發行和流通股本(基於 LCAA 股東均放棄行使其贖回股份的權利等假設)。由路特斯科技首席執行官馮擎峰領導的現任管理團隊將負責管理合併後公司。
對於此次併購,馮擎峰也表示期待,“雙方的合作將為路特斯的全球發展提供重要支援,也將在全球範圍內帶來巨大的品牌合作和戰略合作潛力。我們相信雙方的本次合作和上市將助力路特斯科技成為全球領先的豪華電動車品牌,推動業務發展戰略落地,實現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是,這也將促使我們肩負使命,加速實現為全球消費者生產降碳環保豪華純電動車願景。”
去年10月,路特斯首款純電智能Hyper SUV Eletre正式上市,預計將於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國交付,隨後在英國和歐盟市場交付。據瞭解,借助路特斯跨核心地域的全球平台,Eletre於美國以及全球其他地區交付也在有序規劃中。按照規劃,路特斯科技在未來4年內還將推出3款純電新款車型。有業內投資分析師指出,儘管路特斯並非主流車企,但海外投資者更喜歡這種看起來高大上的品牌,通過SPAC上市必然有利於路特斯造血,進而推進其電動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