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開車8小時後癱瘓小便失禁”事件引發關注。據悉,廣東深圳的程先生因長時間開車引發了腰痛、腿麻、小便失禁等症狀,前往醫院檢查CT後被診斷為馬尾綜合徵,醫生稱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嚴重的情況。
“人體脊柱中間有椎管,椎管中有脊髓,脊髓末端是脊髓圓錐。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脊髓圓錐位於第1腰椎和第2腰椎之間,圓錐再往下就沒有脊髓了,從脊髓末端發出許多根神經,神經一根一根有點像馬的尾巴,因此被稱為馬尾神經。”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王逢賢介紹,當各種原因如腰椎間盤脫出、造成椎管內容積驟然減小等,導致多個神經根受壓會引發馬尾綜合徵。
“程先生本身椎管偏窄,加之久坐開車,間盤受到擠壓形成一個巨大突出髓核。” 王逢賢指出,馬尾神經受到損傷,會造成肌肉力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現雙下肢的疼痛、麻木、力量下降,甚至發生弛緩性癱瘓以及會陰區感覺異常等症狀。此外,由於神經包括腰神經和骶神經,骶神經日常負責支配膀胱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因此患者可能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影響性功能等。
巨大的中央型間盤突出,間盤脫垂遊離,椎管內硬膜外的膿腫、血腫,腰椎的爆裂骨折等都是造成馬尾綜合徵的常見原因。王逢賢提醒,一旦確診為馬尾綜合徵,建議患者在24小時內應盡快進行手術,進行充分的椎管減壓,將壓迫神經的因素去除,越早解除對神經的壓迫,恢復效果越好,如果置之不理,可能發生永久性的下肢癱瘓。
預防方面,建議避免久坐,日常工作生活中,每坐90分鍾起身活動活動;腰部不適的人應避免彎腰負重;此外,應加強腰背肌鍛鍊。“俗話說,坐以待病。久坐會使間盤長時間受力勞損退變,間盤本身就有問題的人久坐,則可能導致間盤被擠出,從而引發馬尾綜合徵。”王逢賢推薦大家日常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腰背肌鍛鍊。
五點支撐
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掌、雙肘、肩部當支點,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關節一條直線,然後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連續20-30個。
飛燕點水
俯臥位,以腹部為支點,雙臂夾緊,後展,雙腿併攏繃腿、繃腳尖稍微向上翹起,頭頸胸部上仰;持續5秒鍾,放鬆5秒鍾為一次,一天60次(分2~3組)。
站姿小燕飛
雙手置於臀部後方,頭頸部後仰,挺腰背伸,雙手向後上方儘量抬高,感受到雙手與頸腰的後仰是對抗的,保持5秒。
平板支撐
俯臥,雙肘彎曲支撐在地面上,肩膀和肘關節垂直於地面,雙腳踩地,身體離開地面,軀幹伸直,頭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緊,盆底肌收緊,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勻呼吸。每組保持60秒,每次訓練4組,組與組之間間歇不超過20秒。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