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太重要了,直接影響到青年人的養育體驗和再生育決策。”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關於“一孩”的建議引發熱議,她建議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異,避免出現一孩不補、二孩少補、三孩多補的差異化遞進式支持政策。
2023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鼓勵生育、促進人口成為今年熱點話題之一,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與生育、婚姻相關建議和提案頻頻登上微博熱搜,體現了社會各界對人口、生育等民生問題的關注。
貝殼財經記者用數據為你解析,哪些地區最愛生孩子?為了讓青年“敢生”娃,哪些省份用真金白銀降生育成本?

一、免學費、延假期、減限制……
兩會代表和委員如何為“促生育”支招?
目前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主要是因為面臨生育成本過高等問題。對此,全國人大代表、編劇趙冬苓提出,為降低育兒成本,建議對2024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免除學費、課本費,直至大學階段。
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醫師甘華田也建議,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發放教育專項補貼,為第三孩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階段的免費教育。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出生率為6.7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6.77‰,創下曆史新低。出生率走低和少子化現象正在成為影響國內人口均衡發展的主要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今年她的提案是:建議全國以立法的形式,對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如果單身女性有能力和意願生育,進而組建單親家庭,法律並無理由對其予以歧視或禁止。
目前已有省份“邁出這一步”,為女性生育條件鬆綁:今年2月15日,《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施行,取消了對生育登記對像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來自上海的高女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相親市場上對女士年齡要求頗為苛刻,自己已經33歲,屢次相親失敗後放棄了結婚的念頭。高女士表示,“父母現在不再催我結婚了,他們更著急催我生個娃。如果政策逐步放寬,我願意單身生育。”
二、11省份公佈2022年人口情況
哪些省份“最能生娃”?
11省份出生率均下滑,河北出生人口近幾十年來首次跌破50萬人。
截至3月3日,已有11省份公佈了2022年人口最新數據。從人口出生率來看,各省人口出生率與去年相比均下跌。2022年,11省份中貴州人口出生率最高,達11.03‰;其次是青海,達10.60‰;浙江、河北、重慶的人口出生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6.77‰)。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11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變動情況發現,浙江、安徽、廣西等9省份實現常住人口正增長,河北、河南常住人口減少,合計減少39萬人。其中,浙江、安徽等省份人口規模的擴大得益於“流入人口”的拉動;而河北、河南是人口流出大省,2022年河北和河南自然增人口減少分別為12.7萬人和0.8萬人,常住人口比去年分別減少了28萬人和11萬人。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2021年部分省份出生人口構成占比發現,四川、陝西一孩比例較高,達56.6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4.10%),安徽、山東的生育主力軍主要是已育家庭,二孩比例較高,均超過一孩比例。

哪些省份養育幼兒壓力最大?
少年兒童撫養比,是指人口中少年兒童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反映了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少年兒童。貝殼財經記者梳理《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22》發現,貴州、西藏、廣西的少兒撫養比最高,占比分別為36.35%、35.60%和35.54%。

三、70、80後紮堆生多孩
90後父母平均生0.94個孩子
70後、80後是生二孩、三孩主力軍,90後卻望而卻步。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2021年中國城鄉居民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調查報告》發現,受訪的18歲-49歲育齡婦女平均親生子女數為1.37個。從孩次結構上看,二孩育齡婦女占比最高,達40.28%;其次是一孩育齡婦女,占比28.19%。80後父母的平均親生子女數相對較多,為1.76個;70後的平均親生子女數緊隨其後,為1.74個;而90後父母受婚育時間影響,平均親生子女數為0.94個。

數據顯示,中南地區與西北地區育齡婦女平均親生子女數最多,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較少。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2021年中國城鄉居民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調查報告》發現,分區域看,中南地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份)平均親生子女數最多,達1.56個,而東北地區最少,達1.1個。從孩次構成的區域差異來看,西北地區二孩占比最高,達48.68%;而中南地區三孩及以上占比在各地區中最高,達15.93%。

四、為了降低“生育成本”
多地推行生育專項補貼
近年來,全國多地出台支持生育政策,如增加育兒相關假期、住房保障支持和其他激勵政策,積極構建生育友好環境。2022年至今,浙江杭州、浙江溫州、山東濟南、遼寧瀋陽等地用真金白銀支持生育,發放現金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