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俄烏衝突推高了原材料、半成品、能源和物流的價格,因此大陸集團將逐步地、有計劃地退出俄羅斯市場。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導
3月8日,大陸集團發佈2022年財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2年大陸集團銷售額為394億歐元,同比增長16.7%;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為20億歐元,同比增長5.2%,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為5.0%;淨利潤為6700萬歐元,而上年同期為14億歐元,同比下降95.4%。
“2022 年對我們來說是特別挑戰的一年。俄烏衝突、新冠疫情帶來的限制、持續的半導體短缺以及原材料、半成品、能源和物流價格上漲導致的 33 億歐元的額外成本影響了2022財年的業績表現。”3月8日,大陸集團首席執行官司徒澈(Nikolai Setzer)於漢諾威舉行的年度新聞發佈會上說道。
作為大陸集團最大的營收組成部分——大陸汽車子集團2022年訂單量同比增加26%,訂單額超過230億歐元,其中汽車鏡頭、雷達和激光雷達等產品出貨量約為3500萬套,2022年後投產的前沿顯示屏解決方案的訂單額超70億歐元。
在科研投入方面,大陸集團2022財年的研發費用達28.71億歐元,同比增長11%。據司徒澈介紹,截至2022年年底,大陸集團在全球擁有約20萬名員工,與2021年年底相比增加了8000人,這一顯著增長主要體現在汽車子集團的生產和研發領域。軟件和IT專家的數量增加了約2000名員工,目前全球總人數為21000人。
但在淨利潤方面,大陸集團受到約10億歐元的特殊影響。司徒澈表示,受較高的利率和其他估值影響,汽車子集團錄入超過8.5億歐元的減值。此外,由於在俄羅斯的業務調整,大陸集團資產減值約8700萬歐元。因此,淨利潤為6700萬歐元。他也指出由於俄烏衝突推高了原材料、半成品、能源和物流的價格,因此大陸集團將逐步地、有計劃地退出俄羅斯市場。
據悉,為了應對諸多挑戰並增強韌性,大陸集團對其電子產品採購和物流鏈實施了更有針對性的成本控制和統籌管理,並擴大了供應商規模。此外,大陸集團還啟動了所有子集團部門的價格調整,以彌補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
對於2023財年,大陸集團預計銷售額和收益將增加,“這主要得益於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的上升以及持續的成本控制。”司徒澈表示。具體而言,大陸集團預計今年全球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將在2022年的基礎上增長2%至4%,2022 年產量同比增長了約 7%,達到約 8200 萬輛。預計集團銷售額約為420億歐元至450億歐元,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5.5%至6.5%。其中包括汽車子集團銷售額約為205億歐元至215億歐元,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2%至3%;輪胎子集團銷售額約為145億歐元至155億歐元,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12%至13%;康迪泰克子集團銷售額約68億歐元至72億歐元,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率約為6%至7%。
不過大陸集團首席財務官Katja Dürrfeld也指出,材料、工資和薪金以及能源和物流成本大幅上升(總計約17億歐元)預計將再次嚴重影響2023財年的盈利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大陸集團還將繼續推動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發展。為此,公司正在與邊緣人工智能半導體公司安霸(Ambarella)開展合作,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從L2級到高級自動化駕駛車輛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和自動化駕駛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此次戰略合作是大陸集團將安霸的高性能、低功耗SoC集成到其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後展開的,雙方的聯合解決方案計劃於2026年開始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