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滿意《施政報告》中的哪項措施?(最多可選16項)
新京報訊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日前發佈春季預防食源性疾病提示,建議春季不採摘、不買賣、不食用野生蘑菇,預防毒蘑菇中毒。
提示顯示,春季毒蘑菇中毒多見於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南方地區,主要由自采或誤食野生蘑菇引起,多發生在家庭和街頭攤點。毒蘑菇中毒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幻視幻聽、譫妄、光敏性皮炎、肝脾腫大、呼吸困難、肝損害甚至死亡等。
預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食用野生蘑菇,各地應根據當地毒蘑菇中毒的特點、毒蘑菇種類、高發季節,結合氣溫、濕度、降雨量等因素,在野生蘑菇成熟期前進行預警預報,及時發佈風險警示或消費提示;在野生蘑菇采食期,產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習慣地區的有關單位,應通過各種形式告知廣大居民不採摘、不買賣、不食用野生蘑菇;在發生過誤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議豎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王心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