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救市頻頻凸顯美經濟體系脆弱性

2023年03月30日19:20

【美媒:#救市頻頻凸顯美經濟體系脆弱性#】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3月26日發表題為《打擊美國經濟的最新危機表明了自滿的代價》的文章,作者是戴維·林奇。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最近四任總統都遭遇了嚴重到需要政府出手對自由市場運作實施特別幹預的經濟危機。這種引人注目的救市行動曾經很少見,如今則司空見慣。 據一些經濟學家說,從美國當局本月對矽谷銀行倒閉事件迅速作出的反應,可以看出沉迷於官方所提供支持的整個系統的脆弱性。 如今,新經濟風險近在眼前,包括基本不受監管的私募市場,這一市場提供了美國一半以上的消費與商業信貸。 近年來,經濟災難接二連三爆發。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發生3年前,新冠疫情引發了失業和供應鏈中斷,而這距離2008年金融危機僅過去了10年多一點的時間。 一些經濟學家說,近幾十年來,美國不時遭受更大規模、更加頻繁的經濟風暴衝擊,這並非偶然。二戰結束後的幾十年里,對全球資本流動實施的限制和對國內金融行業的嚴格監管遏製了市場動盪的風險。但是這些規則最終被削弱,而且隨著冷戰結束後國家間壁壘降低,跨境金融與生產方面的聯繫蓬勃發展。在美國,資金變得唾手可得,考慮通脹因素後的長期利率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高於4%跌至2003年的不足1%。 美國一些地區性銀行面臨困境,這給經濟帶來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在矽谷銀行倒閉之前,銀行已經開始收緊放貸標準。 曾任比爾·克林頓總統首席經濟顧問及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約瑟夫·施蒂格利茨說:“經濟體系本身在遭受各種衝擊的狂轟濫炸時,並不能自我糾錯。我們造就的經濟體系更加脆弱,因此更有可能遭受各種衝擊的狂轟濫炸。而且我們經曆的衝擊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 事實上,進入本世紀後,總統和央行行長們覺察到啟動大規模經濟救助行動的必要性,這讓當局具備了遠超正常情況的權力。 喬治·W·布殊總統2008年12月用政府貸款維持了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公司的運轉。 隨後,貝拉克·奧巴馬總統延長了汽車製造商的融資期限,並保護它們擺脫破產危險,同時釋放了高達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 新冠疫情暴發時,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利用《國防生產法》賦予的戰時權力,指示私營企業生產像醫用口罩和呼吸機這樣的商品,並簽署2.2萬億美元的救助法案。 在這幾次救市過程中,美聯儲將基準貸款利率降為零,並將這樣的利率保持了多年時間,同時購買了價值數以萬億美元計的政府債券和其他證券。隨之而來的是,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2008年的不到1萬億美元,激增到去年春天高峰期的近9萬億美元。 從美聯儲對矽谷銀行倒閉作出的反應可以看出解除緊急救助的難度之大。在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美聯儲一直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取消在疫情期間為經濟提供的一些特別支持。然而,它針對銀行新推出的貸款計劃正在逆轉這方面的進展,讓央行的賬本上又多了近4億美元。 利率大幅上升讓矽谷銀行資產負債表出現了漏洞,據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說,這樣的利率也給其他銀行帶來了6200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因為在低利率情況下發行的債券失去了價值。持有這些債券不是問題——除非其他銀行也像矽谷銀行一樣,需要迅速籌集現金來支付儲戶提取的款項,因而被迫低價售出這些資產。但是較高的利率可能會給金融系統其他方面帶來問題,並最終反噬銀行。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