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熱門
焦點推薦
即時新聞
港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趣聞
圖集
把握區內發展機遇 一起走進大灣區
警方在西九龍打擊違泊 發出逾2200張告票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東航客機或人為蓄意撞毀
【好榜樣】為鼓勵兒子減肥 80後父以身作則勁減 60 斤
視頻
熱門
微博美食
带着微博去旅行
微博Vlog
一直播
貨車司機在抗疫物資上貼滿女兒畫的大白 #Shorts
五一假期早餐安排明白了!
韓國人第一次逛山東早市
新疆晚上11點還沒有天黑,你們知道新疆幾點上班嗎? #Shorts
財經
熱門
今日重點
即時新聞
星島財經
中國股市
美國股市
國際股市
地產新聞
Media Outreach
GlobeNewswire
資本財經
由拒婚變迫婚丨Twitter:會要求馬斯克以440億美元完成收購
匡湖居呎價3.2萬新高
利奧坊.壹隅加推發售 入場費550萬
首批零售綠債明掛牌 暗盤價先升後回
娛樂
熱門
焦點娛聞
娛樂新聞
韓星追蹤
外娛新聞
專訪
現正上映電影
即將上映電影
【太美了】姚子羚大騷S型激凸身材 大帽山開心睇日落
【相隔11年】馬浚偉郭羨妮再次合作拍劇 外貌凍齡無變過
【自認宅女】何依婷直認想拍拖 鼓勵男士主動力追
【一歲生日】沈卓盈被囝囝性感濕吻融化 余香凝記得與囡囡第一次對望
體育
熱門
焦點報導
足球消息
籃球
賽車
羽毛球
排球
桌球
單車
賽馬
網球
其他
曼城利物浦最後一輪決出冠軍 或要附加賽
2022年18輪英超不敗!紅軍創英超14年來紀錄
利物浦再傷一人!近期已有4球員遭遇傷患
麥巴比加盟皇馬或影響巴塞 利雲丹比利都得不到...
數碼遊戲
熱門
Editor's Pick
手機
Apple 專區
攝影
數碼產品
科技新聞
潮玩
電玩情報
攝影圖集
新浪遊戲香港站
新專利顯示Apple正致力於提高iPhone防水和抗壓能力
2022國產手機影像怎麼樣?4款旗艦值得推薦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換新手機?
Apple Music推出新演唱會直播系列:首場表演Harry Styles造勢
Beauty
熱門
Editor's Pick
Fashion
Beauty tips
Love & Sex
Fitness
Astrology
Column
Miuccia Prada設計的經典尼龍袋 背後是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5大奇招,令男仔「立即想追你」
2022崇光感謝祭掃貨攻略!抵買護膚套裝推介
【中小型婚宴場地】編輯嚴選8間中式摩登時尚婚宴、特色西式餐廳、輕婚禮場地
Lifestyle
熱門
Editor's Pick
飲食
潮流
旅遊
家居
汽車
健康
親子
星座
寵物
【癌症故事】癌症末期BBC女主持 為癌友籌款獲英女王封爵
銅鑼灣英國菜:【銅鑼灣正宗英國美食!必試經典名菜威靈頓牛柳】- The Leah
打卡好去處:【中環些利街薄荷綠色清真寺!逾百年法定古蹟!香港首座清真寺!】
「Seen It All」Nike 50周年主題影片發佈 超過40位傳奇及現役運動員出鏡
大灣區
微博
24°C
19/05/2022
首頁
搜尋結果
新聞
兩長者打針後14日內死亡 三青少年接種疫苗後疑現心肌炎
衞生署過去一星期共接獲兩宗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資料圖片 【橙訊】衞生署今日公布最新疫苗接種監測更新,截至5月15日,過去一星期共接獲兩宗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涉及兩名分別71歲及92歲女子,沒有臨床證據顯示個案由疫苗引起。另有3宗涉及3至15歲青少
2022-05-18
19:24
橙新聞
港大
醫管局
新聞
綠燈結束行人還未通過馬路 香港運輸署擬改良計時器
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香港文彙網報導,香港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今日(18日)回應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時表示,運輸署一直留意“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的應用及相關技術發展的情況,署方正改良試驗計時器的操作,明年測試成效。陳帆表示,署方在2006年和2018年曾經委託香港城市大學和香
港大
學探討倒數計時器的成
2022-05-18
15:39
新浪網
香港大學
港大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新聞
運輸署明年測試行人交通燈計時器 轉綠燈開始倒數
運輸署曾於2018年試驗「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資料圖片 【橙訊】內地有不少城市,在行人過路燈安裝了倒數計時器,促進行人安全及提升道路使用效率。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表示,運輸署一直留意「行人交通燈號倒數計時器」的應用及相關技術發展的情況,署方正改良試驗計時器的操作,明年測試成效。 陳帆回應立法會
2022-05-18
14:01
橙新聞
城大
港大
意外
新聞
專家稱接種第三針是重中之重 聶德權呼籲盡快接種
港大
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表示,即使全港市民打齊三劑疫苗,但單靠疫苗接種,不能阻截下一波疫情發生;
港大
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說,要預防疫情爆發,接種第三針是重中之重。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隨著社交距離措施放寬,感染風險增加,呼籲市民盡快打第三針,又說要走出疫境,接種三針
2022-05-18
12:09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傳染病
新聞
病毒即時繁殖率升穿1 明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疫情恐再爆發
林鄭月娥昨日表示,政府會如期於周四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橙訊】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昨日新增328宗個案,失守連續十日300宗以下水平,更較前日回升近100宗。香
港大
學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更升穿1水平,代表一名感染者能傳染多於一人,顯示本港有再爆發疫情風險。 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最新已
2022-05-18
11:57
橙新聞
衞生防護中心
懶人包
香港大學
懶人
港大
新聞
何栢良稱推動新冠疫苗接種屬於國策 第三針是重中之重
港大
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形容,推動新冠疫苗接種屬於國策,現時本港要預防疫情爆發,始終要靠接種疫苗,第三針的接種更是重中之重。 何栢良在一個電台節目說,60歲以下人士是否不需要打第三針,涉及複雜問題,不能只單看死亡數字,感染新冠病毒對所有年齡層人士都有很大影響,例如帶來長新冠問題。他說,根據國際
2022-05-18
11:32
香港電台
港大
傳染病
美國
肥
新聞
陳德光指能否遏疫情除疫苗功效亦視乎病毒繁殖及接種率
港大
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接種疫苗是否有效阻止第六或第七波疫情爆發,除了視乎疫苗功效,亦要視乎病毒株繁殖數字及接種率。他說,由於疫苗預防感染非常有限,而變種病毒的繁殖數字非常高,他認為即使全港市民都打齊三劑疫苗,甚至全部都是接種復必泰,但單靠疫苗接種,如不推行內防
2022-05-18
11:30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港大
統計顯示新冠病毒繁殖率升至1.0159
本港昨日新增的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回升至328宗,較前日增加94宗,多個食肆及處所感染群組擴大,另外再有新增食肆群組。 根據香
港大
學的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統計,截至本月10日的最新數字,升至1.0159,即一名感染者能傳染多於一人。有關數值上一次突破1是在今年3月4日,當時數值為1.1767。 行政長
2022-05-18
10:43
香港電台
香港大學
港大
香港
新聞
ADM Capital Foundation 發表「野生、受威脅、人工飼養: 香港的隱形寵物」報告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5月18日 - 最新報告發現,2015至2019年間,多達四百萬隻珍禽異獸動物從世界各地進口來港,增加物種滅絕的風險。 Photographs by Paul Hilton for Earth Tree Images. 按此到傳媒
2022-05-18
10:30
Media OutReach
香港
財經
調查發現本港每10名中學生 4人曾遭虚擬性騷擾
香港救助兒童會及
港大
的調查發現,本港每10名中學生就有4名遭受虚擬性騷擾;每5名香港兒童,就有1人遭受網絡欺凌。 救助兒童會建議,當局設立兒童網絡安全專員和機構,為相關兒童提供求助及投訴機制。
2022-05-17
17:51
香港電台
港大
香港
新聞
調查推算全港有13萬名中學生曾遭受網絡性騷擾
香港救助兒童會及
港大
的調查發現,過去1年本港每10名中學生就有4名遭受至少一次虚擬性騷擾,包括非情願地收到網上性裸露內容、性誘惑等,即相等於全港有13萬名中學生曾遭受網絡性騷擾。 調查指出,每20名青少年就有1人收到無理要求提供自己的色情照片;每10名青少年就有1人收到要求提供自己的性裸露內容;每2
2022-05-17
12:20
香港電台
港大
香港
訪問
新聞
許樹昌:年紀大或有免疫力問題人士康復後1個月可打針
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說與
港大
聯合的研究發現,已接種新冠疫苗而感染 Omicron 病毒所產生的抗體,比未打疫苗而受感染人士高出 6倍,因此建議這些患者康復後3個月應去打針。如果年紀大或有免疫力問題人士,康復後 1個月亦可接種疫苗,以提升抗體。 許樹昌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研究比較了
2022-05-17
11:00
香港電台
港大
中大
醫學
中大醫學院
新聞
聶德權:香港特區政府首長級公務員部分或可公開招聘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特區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16日舉行會議,討論公務員高層職位選拔聘任機制及公務員表現管理。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香港公務員亦要有“愛國者治港”精神,局方聽取意見及諮詢後,決定維持大部分首長級職位由內部晉陞,而著重專業能力或接班有困難的
2022-05-17
10:52
新浪網
新聞
香港
新聞
學者稱年輕成人是否打齊針未必對醫療系統帶來好大壓力
港大
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表示,從本港第5波疫情可見,現時用的兩款疫苗,對建立保護屏障方面未能發揮功效,單靠疫苗不能阻止另一次疫情出現,第5波疫情消減主要是因有大量自然感染。他說,以疫苗產生有效免疫屏障而推動疫苗通行證是否可行,需要看數據及實況,尤其是年輕成人,因他們患上重症及死亡的
2022-05-17
10:31
香港電台
港大
醫學
港大醫學院
新聞
許樹昌不認同轄免60歲以下疫苗通行證 香港非採與病毒共存策略
許樹昌說,不認同年輕患者感染後重症風險低,對醫療系統影響有限的說法。資料圖片 【橙訊】香
港大
學兩名學者建議政府放寬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使用「疫苗通行證」進入指定處所。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今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指,60歲以下人士毋須使用疫苗通行證的說法,相信政府及多數人都不會同意
2022-05-17
10:15
橙新聞
香港大學
港大
中大
新加坡
美國
新聞
美媒:常態化核酸檢測成為中國“抗疫新武器”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15日報導,中國正在加強大規模核酸檢測的力度,將其作為抗擊新冠疫情的重要武器。報導稱,大規模檢測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與許多西方人不得不出示疫苗通行證才能外出就餐、進入辦公室或登上飛機類似,在中國,出門必須要帶的是新冠檢測陰性證明。據報
2022-05-17
09:44
新浪網
香港大學
華爾街
港大
美國
香港
新聞
多個群組蔓延 兩食肆增6人染疫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近日疫情維持在二百多宗,昨新增二百三十四宗確診個案,多個群組再有新增個案,觀塘「御善私房菜」再多二人確診,上環「星月樓」新增四人染疫,而紅磡「新旺會」桌球室亦多一人中招,第六波爆發風險引人關注。有專家指出,個案上升屬預期之內,不應讓零星個案影響本港復常,預料秋冬
2022-05-17
03:00
星島日報
衞生防護中心
港大
中大
醫學
數學
新聞
楊明停工兩年 身形發福
(星島日報報道)楊明前年發生交通意外,被控3項罪名,經審判後兩項控罪罪成,去年11月被判監18日、停牌兩年、自費接受駕駛改進課程及罰款3,000元。判決後楊明提出上訴及獲准保釋,自此便鮮有公開露面,早前本報於跑馬地發現楊明蹤影,與女友莊思明(Lisa)帶同愛犬睇醫生,並由女方充當「柴
2022-05-17
03:00
星島日報
姚子羚
TVB
香港
訪問
莊思明
娛樂
法官用社媒慎給Like加朋友
(星島日報報道)司法機構相隔十八年首次修訂《法官行為指引》,新加內容涵蓋法官的評論、社交媒體使用、法庭外的專業活動,取消法官聆訊資格等亦有修改。當中特別指出法官若對社交媒體缺乏基本認識或會令人覺得法官與現代社會脫節,故提醒法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社交媒體必須謹慎行事,「給Like(讚好
2022-05-17
03:00
星島日報
基本法
香港大學
梁美芬
港大
新聞
新聞
染Omicron而無打針 潘烈文稱未能產生更好抗體
港大
及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在感染新冠病毒Omicron後,對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產生更強烈和更廣泛的中和病毒抗體反應;相比未接種疫苗人士,即使曾經感染新冠病毒,抗體反應較弱。 有份負責研究的
港大
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解釋,各種變異病毒株的抗原不同,以致即使接種疫苗都未必
2022-05-16
18:31
香港電台
港大
中大
醫學
中大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新聞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浪香港
即時新聞
23:03
部分處所午夜可重開 當局籲負責人嚴格遵守防疫規例
23:02
黃洋達稱國安處上門要求刪除敏感內容 警方不評論
22:43
政府將40個地點納入強檢公告
19:44
屯門東涌及北區污水樣本呈陽性 當局派逾27萬快測包
18:46
三宗報告涉青少年打針後現懷疑心肌或心包炎 情況穩定
更多內容
【好榜樣】為鼓勵兒子減肥 80後父以身作則勁減 60 斤
一個烏龍,一個未解:美國53年來首場UFO聽證會說了啥
【相隔11年】馬浚偉郭羨妮再次合作拍劇 外貌凍齡無變過
2022年18輪英超不敗!紅軍創英超14年來紀錄
新專利顯示Apple正致力於提高iPhone防水和抗壓能力
BLUE BOTTLE COFFEE x MO / MaskOn 期間限定咖啡店 5.20登陸K11 Art Mall 為無家者籌款
【癌症故事】癌症末期BBC女主持 為癌友籌款獲英女王封爵